養雞達人

青年雞飼養技術關鍵點!

  1、脛長

脛長:龍骨長和脛長是15周齡之後體型發育狀況的重要指標,對產蛋效能、蛋殼質量的持續性有重要影響,對啄癖也有直接影響。青年雞在8周齡完成骨骼發育的85%,12周完成骨骼發育的95%,脛長每增加1毫米,終生多產3枚雞蛋。

  2、體重

體重:確保均恆的周增重是青年雞培育的重點之一,任何時間增重不達標,都會殃及以後的生產。第一週的體重提高1克,到第六週末體重可增加5.6克左右。5周齡體重與內臟器官(心、肝、脾、胃、腎、法氏囊和骨髓等 )、脛骨長度發育同步;與開產日齡、產蛋率、高峰期維持時間和蛋殼質量成正相關;與死淘率成負相關。但是體重也並非越大越好,產蛋量相同的母雞,體重每多250g,每年約多耗料3 kg,還存在死淘高的隱患。

  3、均勻度

均勻度:均勻度是指雞群整體、個體生長髮育的整齊度,它包括體重、體型、性成熟等。雞群的均勻度是蛋雞育雛、育成前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影響蛋雞生產效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3.1 均勻度與開產日齡有關;

3.2 均勻度與產蛋高峰維持時間有關;

3.3 均勻度與全期產蛋量有關;

合格雞群80-85% ,高峰維持期4個月以上;良好雞群 86-90% ,高峰維持期6個月以上;優秀雞群90%以上 ,高峰維持期8個月9以上;這樣良種的效能才得以展現,150日齡產蛋率才能達到90%。

  4、龍骨和龍骨胸肌發育指數達標

龍骨和龍骨胸肌發育指數達標:龍骨發育是個容易忽視和不引起注意的指標,它同脛長一樣對產蛋效能、蛋殼質量的持續性有重要影響。所以我們更要養成摸龍骨的習慣,這也是早期發現滑液囊支原體的一種簡便方法。龍骨肌肉發育良好的雞群可以維持較高生產效能,並且能降低啄癖發生的概率。理想的胸肌指數標誌著良好的體能儲備,是蛋雞高產、穩產的基礎。

  5、羽毛髮育

羽毛髮育:羽毛髮育與開產日齡有關,一般發育良好的母雞,主翼羽還有1.5-2.5根未脫換時,母雞即達到性成熟開始產蛋。羽毛髮育更換的規律:37-42天開始更換第一根主翼羽,以後每週換一根,隨後14天長齊,全部長齊後,應該下蛋了,主翼羽的更換時間是相對不變的,關鍵在於如何加強6周齡前的飼養管理,促使雛雞在42日齡前完成絨羽的退換,每早換完一天預示著早開產一天,即多產近一枚雞蛋。羽毛髮育與飼料消耗有關,頸羽脫落後採食量增加2%,胸羽脫落後採食量增3%,二者都脫落了採食量則增加10%,需要多消耗的飼料用於保持體溫恆定 。所以老齡雞採食量增加和蛋重增加的情況也屬必然。

青年雞飼養技術關鍵點!

1、脛長脛長:龍骨長和脛長是15周齡之後體型發育狀況的重要指標,對產蛋效能、蛋殼質量的持續性有重要影響,對啄癖也有直接影響。青年雞在8周齡完成骨骼發育的85%,12周完成骨骼發育的

蛋雞青年雞質量評價指標及飼餵關鍵點

1、前沿走訪蛋雞市場發現,高效益的蛋雞養殖場,都離不開對優質青年雞的培育,一批批青年雞場也應運而生。多數獲得成功的青年雞場,基本上具有以下幾個共同點:1)選購國內知名大型種

雛雞飼養關鍵技術

育雛是養好雞的關鍵,雛雞飼養管理的好壞,是養雞生產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不僅影響雛雞的生長髮育和成活率,還影響生產效能,從而影響經濟效益,因此,必須針對雛雞的生理特點,採取

雛雞飼養關鍵技術的五大要點!

一、雞苗體重的選擇蛋重的70%約等於孵化出雛雞的重量,隨著種雞日齡的增加,蛋重增大,雞苗體重增大,由此通過雛雞體重回溯種雞周齡,並且通過後期跟蹤判斷所出現的問題。下表資料是

肉種雞飼養的關鍵技術

一溫度和溼度控制雛雞進舍前要提前24-48小時進行預熱,地面墊料溫度要隸達到32℃。1~7日齡雞舍溫度控制在29~32℃,保溫傘下溫度為40.5℃;8~14日齡舍溫在28~29℃;15天以後可以降到26.7℃;從15日齡開始,雞舍溫度控制指的是雞體感溫度的控制,主要包括氣溫、風

肉用種雞飼養管理的幾項關鍵技術

肉用種雞生長迅速,採食量大,脂肪沉積能力較強,容易過肥超重而導致繁殖機能衰退,產蛋減少,腿部疾病多,配種不靈活,受精率低。因而要求飼養的肉用種雞既要具有優良的遺傳效能,

蛋雞要高產,五大關鍵事項不能忽略!

蛋雞飼養過程中有幾項關鍵技術是養殖戶必須掌握的,如果不能熟悉這些技術會對雞有危害。現簡述如下,供業者參考。一、孵雞助產1.孵雞助產的適宜時間孵雞助產是指孵雞出雛時對出殼

肉雞育雛的關鍵技術

雛雞出生後的保管、運輸和育雛管理非常重要。特別是雛雞出生後的前48小時,管理環節中任何失誤都會影響雞隻遺傳潛力的正常發揮。在實際生產中,這些環節的管理很容易被忽視。因此,為

蛋雞健康養殖關鍵技術講座(四)

蛋雞健康養殖關鍵技術講座(四)□河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鄭長山河北農業大學黃仁錄(六)雞群產蛋量突降原因與預防措施一般雞群產蛋都有一定的規律,即開產後幾周即可達到產蛋高峰,持續一段時間後,則開始緩慢下降,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產蛋結束。若產蛋雞改變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