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青年雞質量評價指標及飼餵關鍵點
1、前沿
走訪蛋雞市場發現,高效益的蛋雞養殖場,都離不開對優質青年雞的培育,一批批青年雞場也應運而生。多數獲得成功的青年雞場,基本上具有以下幾個共同點:
1)選購國內知名大型種雞場雛雞作為源頭保障;
2)配備優秀管理人才和責任心強的員工作為軟體保障;
3)選購大廠裝置、優質疫苗、高質飼料等作為硬體支撐。然而,有很大佔比的青年雞場在健康發展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蛋雞青年雞質量評價標準亂象,導致蛋雞場與青年雞場之間相互缺乏必要的信任,阻礙了蛋雞業的發展。為此,本文對蛋雞青年雞質量評價指標和飼養過程中的重要關注點進行總結,以期為廣大蛋雞養殖戶提供幫助。
2、蛋雞青年雞的質量評價指標
目前市場上用於評價蛋雞青年雞質量的核心指標主要有體重、脛長、均勻度和抗體水平,另外蛋雞階段的開產日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雞的培育質量。
2.1 體重
體重是機體各器官重量的總和,是反映雞群生長髮育情況的綜合性指標。體重達標是雞群健康和高產穩產的基礎,從資料上來說,就是雞群合格率,即個體體重超過對應品種標準體重90%的雞隻數量佔該雞群群體總數的比例。一般來說,合格率95%以上的雞群為合格雞群;合格率為98%以上的,為優秀雞群。
2.2 脛長
蛋雞生產效能的高低,除了與其體重有關,還與體型發育直接相關。因此,在青年雞培育過程中,保證體增重的同時,還要保證骨架的生長,以使雞隻體型發育良好,生產中則以脛長作為具體指標。骨骼與體重的生長規律不同,體重在整個青年雞培育過程中逐漸增加,而骨架在最初的10周內快速生長,一般情況下,在8周齡左右已完成骨骼發育的85%~90%,例如京紅1號在第8周齡脛長長度可達84~86mm。脛長達標,預示著個體足以支撐其足夠的營養儲備,在開產時,恥骨開合適度,可減少產蛋初期因脫肛造成的死亡,故青年雞脛長指標尤為重要。
2.3 均勻度
均勻度是體重落在平均體重±10%以內的雞隻數佔整個取樣雞群數的百分比。均勻度是現代蛋雞飼養的關鍵指標之一,能夠很好地反映青年雞的培育質量,其高低直接影響產蛋高峰和高峰的永續性。養殖資料表明,雞群均勻度越高,產蛋整齊度越好,尖峰值越高,產蛋維持時間越長。一般情況下,優質青年雞要求在體重週週達標和骨架發育良好的基礎上,均勻度達到85%以上。
2.4 抗體值滴度
一個好的蛋雞群體,必定有一個高水平的抗體值支撐。高抗體雞隻來自完整的免疫程式、規範的操作、大廠家合適的毒株疫苗。青年雞育雛育成階段屬於抗體啟動階段,基礎免疫多,所以免疫前後必須關注疫苗質量、流行毒株、免疫時機、毒株之間的層次遞進、疫苗之間的免疫干擾規避、不同疫苗免後抗體上升規律、不同免疫後免疫應激處理等。抗體水平高,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雞群體重好、疾病少、死淘率低。
2.5 開產日齡
開產日齡,即一個雞群群體產蛋率達到50%時的日齡。青年雞開產日齡是衡量其性成熟早晚的標誌。不同蛋雞品種根據其機體生理規律,體重達標後,在適宜光照刺激下適時見蛋。見蛋是良好的開端,適時開產則是雞群上高峰的基礎。開產日齡過晚,雞群產蛋週期縮短,也容易導致雞體過肥,產蛋率降低,影響飼養期產蛋量;開產日齡過早,雞體未發育成熟,將導致產蛋持續性差,產蛋率低,蛋重小,也會使飼養期產蛋量減少。雞群適時開產,其產蛋大小均勻,產蛋率高,可能很快達到產蛋標準曲線。例如京紅1號,見蛋日齡常在115~120d,開產日齡141±2d,可參照開產日齡來評估青年雞性成熟的早晚。
3、蛋雞青年雞飼餵的關鍵點
從市場現存蛋雞青年雞質量評價指標上看,各項指標發揮均指向機體體重體型培育。雞的體重大小是吃出來的,體重、抵抗力、脛長、均勻度,均離不開飼餵管理。體重週週達標,骨架發育良好,均勻度達到85%以上是青年雞培育的終極追求。因此,要獲得一個體重體型適宜、抗體保護值高、開產適時、產蛋尖峰值高的雞群,就要從飼餵管理上重點關注以下3個方面。
3.1 飼料營養
青年雞階段,雞隻生長髮育比較迅速,也是骨骼生長髮育的主要階段,需要高品質飼料營養,包含高質量預混合飼料,配合高品質豆粕、優選玉米(東北烘乾玉米:黴粒少、容重高、能量蛋白足等)、優質石粉(含鈣量36%以上)等,配成營養均衡的飼料,為獲得良好體重和體型打下基礎。
營養均衡的飼料在使用時,還需關注成品料新鮮度、混合均勻度,減少養分分層。現存喂料裝置多為料罐車、料塔、絞龍或撥片或刮板、行車等混合組成,加之疊層籠高落差,均容易造成打料和走料過程中飼料分層,造成雞隻營養採食不均,出現個體體重差異。飼料混合均勻度標準值(CV值)≤10%為宜,表明傳輸過程中養分分層少。
3.2 密度管理
均勻度高低,取決於個體體重之間差異大小。體重管理最基礎的工作就是密度管理。密度適宜,即足夠的佔籠面積,休息舒適;足夠的採食面積,採食營養均衡,發育好;足夠的飲水面積,營養代謝好。
所以適時分群,隨時調整,是減少個體體重差異的基礎管理;具體的分群時間,依據雞隻福利需求,例如:京紅1號蛋雞1日齡佔籠面積不低於120c㎡/只,60日齡佔籠面積不低於330c㎡/只。
3.3 飼餵程式
飼餵過程中,需關注飼餵時間、飼餵頻率、飼餵方式,重點結合採食高峰節點、腸道吸收轉化率、糞便成型等綜合狀態調整。
飼餵時間要匹配雞隻日齡和光照程式,初期關注開食率、中期關注飼養密度,後期關注個體體重。飼餵方式主要是:「少喂勤添 間歇式喂料 頓喂」三者完美結合。飼餵過程中,不斷料、不缺料,保證飼料厚度均勻。巡視時,觀察雞糞形態、含水率狀態;剖檢時,觀察肌胃大小,腸道黏膜厚薄等,關注營養吸收情況和疾病狀態,確保無腸道疾病。
4、總結
追求「低成本、高質量、合格多」後備雞隻,是青年雞場的最終訴求。高質量雛雞、優秀管理人員、成熟飼養裝置條件是實現飼養戰略方向的基礎。飼養過程中各項優異指標的展現,是優質青年雞的標誌。若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品種效能,就要確保合格率、均勻度、脛長三大核心指標的成功,而這最終要回歸到體重管理上來。只有以營養為基礎,分群及時做,飼餵有方法,才能實現體重週週達標,為蛋雞機體成熟打下良好基礎,才能獲得良好的生產效益。
來源:山東峪口禽業,作者:張鑫、牛召珊、宋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