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蛋重的關鍵原來是這些!
蛋重是蛋雞養殖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指標,與體重,產蛋率,蛋殼質量和後期羽毛完整度等密切相關。在當下生產過程中,很多養殖者強調產蛋率,高峰期等忽略了蛋重的管理,導致生產效益由於蛋重偏小無形中流失。
遺傳,體重,營養,光照程式和管理等是決定雞蛋大小的關鍵因素,也是根據市場因素進行調整的主要工具。
雞蛋大小遺傳佔40%,其他部分與非遺傳因素有關,例如營養,管理等等。
一、遺傳
蛋雞不同品種之間,遺傳決定了雞蛋大小的差異,同一品系之間,環境影響了雞蛋不同的表現。隨著商品蛋雞不斷髮育成熟,雞蛋個頭不斷變大,蛋殼,蛋白,蛋黃的絕對重量也不斷增加,且蛋黃佔整個蛋重的比例也隨之增加,蛋白則相反。
產蛋率和蛋殼強度與產蛋後期蛋重負相關。如果想持續改善產蛋高峰維持時間和後期蛋殼強度,就要對雞蛋的大小進行控制。
育種公司通常傾向於提高初產蛋重,穩定高峰期蛋重,降低產蛋後期蛋重,在市場需求和蛋雞生產潛力之間不斷尋求突破。
二、體重
後備雞體重管理是有效控制蛋重和大小的工具。正確的後備雞飼養策略可以使開產體重達到或超越標準體重,有一個理想的開產體重。
後備雞的體重和骨架發育情況決定了後期能否高產穩產,後備雞的開產體重直接影響蛋的大小。後備雞開產體重越大,蛋越大。性成熟越早則蛋越小。
蛋雞一旦開產,則只能通過調整採食到體內的營養素來調控蛋重,而且日齡越大,通過營養調控的範圍就越有限。
三、營養
▶ 蛋白質和氨基酸
蛋白質和氨基酸影響蛋重。
通常認為蛋白質含量增加1%,蛋重增加1.65%。日糧氨基酸不足時,蛋重減小且產蛋率下降。日糧中各種氨基酸應保持平衡,以確保氨基酸的高效利用。需要注意的是,通過降低氨基酸含量來調控蛋重並不是最優解,含硫氨基酸不足時,蛋重降低的同時產蛋率也會降低,還會導致蛋雞掉毛,嚴重時影響淘汰雞的收入。
▶ 能量
日糧能量水平影響蛋重。
如果日糧能量缺乏,蛋雞會利用蛋白質和氨基酸來維持生長和產蛋,導致產蛋的氨基酸缺乏而影響雞蛋的大小。能量不足造成的小蛋很常見。能量過高也同樣會產生小蛋,因為能量過高會降低採食量。通過在日糧中額外新增植物油來提高能量更有效且脂肪肝風險較低。
▶ 其他因素
除了日糧營養水平,飼料粒度,採食量,飲水量和飼餵程式,疾病等均會影響日採食量,進而影響蛋重和大小。
水是重要的營養物質,飲水量和採食量相關聯。當蛋雞飲水量降低時採食量也會減少,蛋重和大小都會受到影響。
熱應激常見蛋重較小。當蛋雞因為熱應激導致採食量減少時,應對日糧配方進行調整,提高飼料營養,使之與採食量匹配,緩解熱應激的負面影響。
提高亞油酸含量可以改善蛋重。使用富含亞油酸的原料,例如豆油會提高蛋重。
四、光照程度
光照時間影響後備雞的體重,從而影響蛋重及大小。開始光照刺激的日齡和體重影響開產時間和雞蛋的大小。要根據體重和均勻度決定開始光照刺激的時間。當後備雞體重較輕時就過早的開始光照刺激,會加速性成熟而產小蛋,反之,則可獲得大蛋。
總結
根據合適目標選擇合適蛋雞品種。通過營養調控雞蛋的大小比較複雜,與增加蛋重相比,見效相對緩慢。
後備雞一旦開產則大局已定,蛋重和大小的調整就非常有限,且日齡越大效果越不明顯。30周之前是通過營養調控蛋重的黃金時期,因為在此之前每週蛋重都在增加。
來源:芯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