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雞隻安全度夏的關鍵點
一 有效降低雞舍溫度是關鍵
1 高溫高溼天氣,增加通風量,利用風冷效應降溫。
密閉式雞舍採用縱向通風,即在雞舍前門設定進風口,後門設定排風口,根據舍內空間大小合理、均勻地設定一定數量的大功率排風扇,通風時將兩側窗戶關閉,防止熱空氣流入。從而增強對流散熱效果,加快渾濁空氣排出及室外新鮮空氣快速流入。當風速為O.5~1米/秒時,使環境溫度下降2℃~3℃。開放式雞舍應開啟所有門窗,促進空氣流通。
2 高溫乾燥天氣,通過溼簾和水霧蒸發降溫
(1)溼簾降溫。在進風口處設定水簾,使外界熱空氣經過水簾冷卻之後再進入雞舍;從而達到降溫效果,雞舍的另一端裝有風機(排氣扇)使用水簾時,可在溫度升高之前(28℃以上時)開啟,下午降溫後關閉,可使雞舍溫度降低3℃~8℃左右。
(2)水霧蒸發降溫。用高壓旋轉式噴霧器向雞舍頂部或用一般手壓式噴霧器向雞體直接噴灑涼水。應選擇在氣溫高(在氣溫超討32℃時)而相對溼度低的乾燥天氣進行,一般可降低氣溫5℃左右。
二 科學調整飼餵管理是基礎
1更換飼料配方,提高日糧營養濃度
(1)提高飼料營養濃度。夏季炎熱,雞群食慾差,採食量減少,營養物質的攝取量也相應減少,這就需要用含較高營養濃度的日糧予以補償。因此,高溫環境中,當雞的採食量降低時,適當減少穀物類飼料如玉米的用量,同時適量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或新增1%左右植物油來解決),將更有助於增加雞隻的體重,從而維持雞群生產水平的穩定。
(2)合理新增維生素。飼料中定期新增維生素,特別要提高維生素c(0.02%~0.04%J及維生素AD,粉的用量,可起到緩解熱應激、提高採食量、提高生長速度的作用。但維生素c的抗熱應激作用並不是無限的,當環境溫度超過34℃時,維生素c就沒有作用。
2改善飼餵方法,增加雞隻採食量
(1)飼餵新鮮飼料。確保給雞隻每天都能飼餵新鮮飼料,一般飼料庫存不得超過3天,並且來料後要確保良好的貯備環境(如料塔或料間防雨防潮),防止飼料發黴變質,每次喂料前認真檢查飼料質量。另外,每次喂料後1~2小時要勻料,每天要讓雞吃淨料槽,防止飼料在料槽中堆積,影響雞隻採食。
(2)採取早晚兩頭涼爽多喂料法。高溫季節,雞隻白天採食量較少,而夜間和凌晨採食量相對較多,因此可採用以下方法:①早上提前多喂料。把第一次喂料時間提前到早上6:00,也可開始進行光照的時候就喂料,由於雞隻從睡覺中醒來,比較興奮,前一天吃的飼料也已消耗,飢餓感較強,再加上此時是一天中天氣最涼爽的時候,所以此時可增加雞隻採食量。②下午停止喂料,熄燈前黴喂足飼料。下午高溫時為了減少熱應激,在每天溫度蕞高的13:00~15:00時停止喂料,以減少雞隻的採食活動。但根據蛋雞一目採食量分配(上午為日採食總量的1/3左右,下午為日採食總量的2/3左右),又結合熄燈前雞隻採食高峰,因此,熄燈前喂料要採取多喂,這樣才能滿足雞隻採食需要。③夜間再增加1次喂料,這樣有利於緩解熱應激而造成體重不達標的現象,例如:育成雞到120日齡以後,採取在雞群光照程式的黑暗期增加1h光照的措施,以此增加雞群的採食時間。但增加夜I司採食時,原有的光照計劃不做調整。注意,增加採食時,必須確保是在熄燈3h後進行。採食後,從再次熄燈到開燈的這段時間,必須長於增加採食之前的熄燈時間。一般大約在晚上11:00~12:00點增加1小時飼餵時間,可以彌補白天採食不足造成的影響。
三 堅持做好綜合防疫工作是保障
1 把握免疫時機,減少免疫和高溫的雙重應激
免疫是養雞成功的首要關鍵,在夏季免疫前,應重點考慮免疫時溫度,儘量選擇清晨、上午或氣溫低時進行,避免雞隻在熱應激時進行免疫,減少雞群雙重應激。如:飲水免疫時要考慮停水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為2~3小時;噴霧免疫時應考慮噴霧後舍內溫度會上升到多少度,最好是在清晨氣溫低時操作;注射(刺種、點眼)免疫時,應考慮在上午高溫未到時進行,儘量避免下午高溫時(如遇到舍內溫度超過35℃時,應該停止(推遲)免疫)。
2保持良好環境衛生,定期對飲水系統清洗消毒
(1)帶雞噴霧消毒。夏季帶雞噴霧消毒不但具有殺滅病原菌、淨化舍內空氣的作用,而且還能降低舍溫(4℃~6℃左右),噴霧消毒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消毒降溫措施(宜在上午10點和下午3點進行)。但要注意噴霧速度,高度要適宜,霧滴直徑大小要適中,所用的消毒劑一定要高效、無毒副作用,且粘著力強、刺激性氣味小,以免引發呼吸道疾病。
(2)勤清理雞糞。夏季糞便較稀,溼度大,雞糞極易發酵產生氨、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或其他異味,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因此,舍內糞便和墊料等應及時清理(至少1天1次),防止汙染,保持舍內清潔衛生,乾燥衛生。也可用吸水性強的墊料如鋸末、幹煤灰等先撒在雞糞上再清除,這樣,既降低了溫度,保持地面乾燥,又便於清掃。
(3)定期飲水消毒。夏季飲水管(水槽)易滋生細菌,發生細菌性疾病,尤其消化道疾病,因此對飲水每週消毒至少1次以上,消黴藥可選以下幾種:漂白粉(每噸飲水中新增6~10克,攪勻,30分鐘後即可讓雞飲用);高錳酸鉀(配成0.01%的溶液讓雞飲用,隨配隨飲,每週飲2二3次);百毒殺(用50%的百毒殺以1:1000至1:2000的比例稀釋後讓雞飲用);過氧乙酸(選用20%的過氧乙酸,在每1000毫升飲水中加1毫升,消毒30分鐘後讓雞飲用)。
在實際生產中,密切關注以上三個關鍵控制點,便可確保雞隻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