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雞健康評估關鍵點
摘要:種雞健康不僅直接影響種雞生產效能的發揮,而且會對下游商品代客戶雞群的健康造成影響。加強種雞生產過程的關鍵點控制,並對關鍵點進行評價,形成持續資料,進而加強種雞群的日常健康監測,及早預警並採取相應措施,因此做好種雞群的健康管理,最終能夠保證下游客戶雞苗產品質量的穩定與提高。
建立高產、健康、穩定的種雞群是所有種禽養殖企業普遍關心的問題,對種雞養殖過程關鍵點的評估是建立優質種雞群的關鍵,也是為下游養殖客戶提供優質雞苗產品的保證。本文從以下4個方面對影響種雞健康的關鍵點進行論述,加強種雞群的飼養管理,以全面提升種雞健康水平。
1、種雞群呼吸道的評估及發病原因
呼吸道評價標準 健康的雞群呼吸道:雞群呼吸均勻,無雜音;異常的呼吸道表現描述:喘氣、溼咳音、乾咳音、囉音、蛙叫音。異常的呼吸道輕重描述:①零星的呼吸道症狀表現:能夠清晰地辨別呼吸道的聲音、位置,5s內不超過1次;②輕微的呼吸道症狀表現:能夠辨別呼吸道聲音、位置,5s內不超過3次;③中等呼吸道症狀表現:能聽到較多的異常的呼吸道聲音;④較重的呼吸道症狀表現:能夠聽到很多的異常的呼吸道聲音。
呼吸道疾病的發病原因
病原性因素 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副嗜血桿菌、大腸桿菌、巴氏桿菌、支原體、麴黴菌以及某些寄生蟲等。
活苗免疫 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鼻炎等疫苗免疫後容易出現呼吸道反應,免疫後4d左右時應多注意觀察。輕微呼吸道症狀4~5d後可以恢復,呼吸道反應比較嚴重時,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可能會引起混合感染,導致雞群死淘增加、產蛋率下降等後果。
不利環境因素 ①雞舍通風不良,尤其在冬季,由於氣溫較低、氣候乾燥,場區出於保溫而忽視通風;②墊料管理不當,發酵產生的硫化氫、氨氣等有害氣體濃度上升,氧氣濃度下降,雞長期處於這種不良的環境中,對其呼吸系統造成嚴重損害,可使雞的眼結膜、氣管粘膜發炎,使病原體容易侵入呼吸系統而引起發病;③舍內墊料溼度低造成舍內粉塵大,粉塵帶有大量的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濃度高時易引發大腸桿菌病;④使用了發黴的墊料,大量的黴菌孢子散佈在空氣中,被雞吸入後會引起雞的麴黴菌病;⑤飼養密度過高,雞舍內溼度和溫度偏高或偏低等環境因素都能成為呼吸道發病的誘因,控制不當可能引起呼吸道疾病或加重呼吸道症狀;⑥雞舍通風不均,密封不嚴,長期有區域性賊風,前後末端溫差較大容易出現呼吸道病(籠養場應特別關注)。
2、種雞群腸道的評估及發病原因
腸道評價標準 ①健康的雞群糞便和腸道解剖:小腸雞糞成形,乾燥;盲腸雞糞為黑褐色;腸壁絨毛完整;腸管張力強,剪開即翻轉;腸道內容物十二指腸至迴腸為乳白色稀乳糜,至盲腸以後水分逐漸吸收,形成深綠色糞便,盲腸內容物為黑褐色糞便;②異常的糞便:飼料便,稀便,血便,西紅柿樣便,帶泡沫的糞便,淺色盲腸便,氣泡盲腸便;③異常的腸道解剖:腸道出血,腸道剪開後翻轉無力,腸粘膜脫落,由輕到重至透明,腸道鼓氣,盲腸有氣泡,盲腸出血。
影響腸道健康的因素 臨床診斷常根據雞群糞便變化情況來評估腸道發病是什麼因素導致的。
球蟲 紅色糞便是雞群發生球蟲病的最主要標誌。根據糞便中血液含量多少,雞紅色糞便分為血便、血絲便、肉色便等;球蟲病對雞群的危害因球蟲類型不同而異。球蟲反應期糞便變化趨勢:水樣便→淡黃色便→桔黃色便→血便。
壞死性腸炎 黑色糞便的出現主要是個別雞慢性腸道疾病所致,常見壞死性腸炎。
營養和藥物因素 白色糞便:一是石粉或骨粉新增量過多,雞群吸收不了後通過糞便以尿酸鹽形式排出;二是蛋白質飼料新增過多,雞群吸收不了未經消化排出;三是某些藥物中毒症,如磺胺類藥物使用過量排出牛奶色糞便;四是一些疾病導致的白色糞便出現,如傳染性法氏囊病早期、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早期等。
疾病因素 黃色糞便是雞群患有嚴重的肝功能障礙後排出的一種糞便。最常見於盲腸肝炎,在馬立克病、新城疫發生後也常見。通常情況下,有黃色糞便的雞群情況應當是較為嚴重的,黃色糞便的雞大多愈後不良。
腸道菌群失調 醬黃色稀便:最常見於溫度變化劇烈的雞群也就是說冷熱不勻的雞群,它是由雞群受涼後腸道消化機能紊亂、腸道有益菌群失衡引起。因此採取腸道吸收能力差的藥物進行治療是最好的選擇。
非疾病因素 水樣糞便是非疾病因素引發,這就是籠養雞特有的現象,此種雞採食正常,生產效能正常,僅僅排水樣糞便,也稱為「習慣性拉稀」。
3、種禽場生產過程質量控制關鍵點評價體系
加強生產過程的關鍵點控制,並對關鍵點進行評價,形成持續資料,對種禽生產過程的管理情況進行評價對比。
育雛期的關鍵點評估包括:接雞前雞舍溫度、墊料溫度、甲醛餘味、溼度、1週末成活率、均勻度、合格率等。
育成期的關鍵點評估:包括早期傳染性支氣管炎控制、球蟲控制、雞群分群、均勻度、體重合格率、周增重成活率、環境控制、盲腸肝炎、腸炎等。
產蛋期的關鍵點評估包括:水質監測、種蛋帶菌率監測、呼吸道健康、腸道健康、受精率、種蛋合格率、生物安全管理、死淘率、出雛率等。
4、重點疫病的淨化
禽白血病(ALV)的淨化 引進種源時,需進行嚴格評估、隔離飼養,監測評估陰性後,才可引進使用。需對進口種源進行跟蹤監測:對ALV-J和ALV-B抗體監測,對種雞群種蛋ALV-p27抗原監測,對抗凝血、精液等樣品進行ALV病原分離監測,送檢樣品均可追溯。
禽支原體的淨化 對引進種源監測MG和MS的母源抗體,確保進口種源陰性。需對進口種源進行跟蹤監測:MG和MS抗體檢測、咽喉拭子病原檢測、30周後啄殼毛蛋氣囊渾濁度評估與病原檢測、種禽場日常剖檢雞隻的MG或MS病原檢測。
禽沙門菌的淨化 對引進種源進行沙門菌的檢測與分離,確保進口種源陰性。需對進口種源進行跟蹤監測:血清樣品平板凝集檢測;洩殖腔拭子與環境樣本的病原檢測;毛蛋和雛雞的沙門菌與其他病原菌的分離鑑定;種禽場日常剖檢雞隻的沙門菌病原的分離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