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產蛋效能的關鍵措施
影響蛋雞生產效能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來主要包含如下四個方面:品種品質、疫病防控、工藝環境、飼養管理。
一 品種品質
種苗承載品種遺傳的物質基礎,品種的優劣由種苗的質量體現,種苗的質量通常用品質純正性與健康純潔性評測,品質純正指的是品種血統純正非雜交,健康純潔指的是健壯不帶有害細菌病毒,實際經營中往往只注重價格不注重品質,只關注體重不注重驗血。
選擇好的品種的關鍵:一是選擇大品牌,二要做好前期調研考察,三是進行指標量化檢驗檢測。
二 環境
飼養工藝決定了雞隻的生產環境。由於科技進步與技術突破,全國各地自然環境對蛋雞生產效能的影響已經不大,我國商品蛋雞飼養工藝正從簡單原始的低密度全階梯向高密度疊層籠養轉型,開放式籠養正被人工調控環境舍養替代,雞舍內環境直接影響雞隻生產效能的發揮。
將溫溼度調控在適宜範圍,光照強變為5~100Lux,滿足最小通風量的要求,做好雞舍內有害氣體與粉塵的管控工作。
三 飼養
飼養管理影響雞隻生產效能的各個方面,飼養管理水平是軟實力,需要時間與實踐去積累,人是飼養管理的執行者,制度、經驗、激勵與情緒影響人的飼養行為,飼養標準是飼養管理的操作指南,體重、喂料、雞隻三均勻是飼養管理的基本要求。
雞隻體重均勻度嚴重影響雞群產蛋效能,青年雞培育過程應以均勻度為導向,產蛋過程也應持續關注群體均勻度。
飼料營養水平要符合飼養標準,而飼餵均勻更重要,後備期飼餵均勻才能保證體重均勻,產蛋期飼餵均勻才能保證產蛋率平穩,飼餵均勻才能發揮飼料的最大功效,確保喂料均勻是減少飼料隱性浪費的唯一方法。
讓每個小籠內裝的雞隻數量一致,保證青年雞體重發育一致,保證產蛋雞採飼量一致,通過每一次的免疫來調整雞群,通過巡查及時挑選出病殘弱雞。
比如德青源,其後備雞場總面積138畝,雞舍13棟,飼養量78萬隻,4層重疊式育雛育成一貫制籠養。產蛋雞場蛋雞區佔地266畝,雞舍19棟,總飼養量209萬隻,全部採用8層疊層式籠養,全部機械化自動化裝置,人工調節舍內環境。
四 疾病防控
防住群發病是確保蛋雞生產效能發揮的前提,而細菌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等都不容忽視。疫病防控的措施是,建立體系、綜合防控,死苗與活苗兼用、重複免疫,選對毒型、交叉保護,重點季節、封閉飼養。
蛋雞生產效能受品種、環境、疫病與飼養管理等的影響。品質純正、環境適宜、防住疫病並做到體重、喂料與雞隻分佈均勻,一定會取得優良的生產成績。國內部分企業正在按工業化的思維迴圈經濟產業模式進行大規模現代化高密度飼養蛋雞有益的探索與嘗試,並取得了初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