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後備雞均勻度的幾個關鍵點
均勻度是指雞群中所有雞隻體重的整齊程度。是評估後備雞群的一個重要指標,均勻度的高低既檢驗育成期的飼養水平,同時又決定雞群未來的高峰尖值和高峰期維持時間。
建議養殖朋友們通過嚴格的防疫衛生制度、科學的免疫程式,落實適宜的飼養密度及合理的採食飲水,對雞群體重定期進行抽樣監測,以及通過監測資料來調整飼餵,保障雞群均勻度達標,提升蛋雞養殖效益。
一、嚴格的防疫衛生制度、科學的免疫程式
建立健全科學的生物安全體系,健全的免疫程式,一旦雞群發病就會造成體質下降,均勻度分化。因此雛雞一到場就進行嚴格的隔離飼養,即封閉式育雛,以使雞群不發病或少發病。如果沒有這一措施,或者措施不嚴,雞群一旦感染疾病,即使沒有死亡,也會帶來個體大小不一。所以說,實行嚴格的衛生防疫措施是提高雞群均勻度的前提與保證。
二、適宜的飼養密度、合理的採食飲水
雞群飼養密度的高低,採食飲水位置的多少,對雞群均勻度的影響較大,因此我們應該在後備雞飼養中進行合理分群。
在育成期一般進行一、二次大小分群,分群時,將雞全群稱重,分大、中、小三群,分欄飼養。
根據雞群日齡制定合理的飼養空間:
1-4天,至少保證佔籠面積167cm2/只雞,料槽長度2.7cm/只雞;
4天-3周,佔籠面積334cm2/只雞,料槽長度5.4cm/只雞;
4周-14周,佔籠面積400cm2/只雞、料槽長度8cm/只雞;
15周以後,佔籠面積450cm2/只雞、料槽長度12cm/只雞。
三、對雞群定期稱量、隨機抽測
稱重的主要目的是檢驗限飼的效果和掌握雞群的均勻度,所以,必須在每週最後一次的停飼日對雞群進行稱重。
一般隨機抽樣1-2%,計算其平均體重,根據體重大小(與標準相比),決定下一週飼料量,同時以平均體重±10%以內的雞佔總抽樣雞數,求得雞群的均勻度。
為了確保稱重的效果,我們在稱重時,必須隨機抽樣。
四、加強日常管理,及時發現異常
雞群採食期間不打擾雞群採食,可遠觀雞群採食積極性和出頭率。雞群採食1小時後,進行雞群巡視,觀察雞群羽毛顏色、糞便顏色、雞群運動性,及時關注雞群情況。
在日常巡視中,把體重過大、過小的雞隻挑選出來單獨飼養。其次,可以在免疫過程中進行挑雞,來提高整體雞群的均勻度。
通過上述措施的綜合應用,可以有效提高種雞的均勻度,進而提升雞群的產蛋率和生產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