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要高產,五大關鍵事項不能忽略!
蛋雞飼養過程中有幾項關鍵技術是養殖戶必須掌握的,如果不能熟悉這些技術會對雞有危害。現簡述如下,供業者參考。
一、孵雞助產
1. 孵雞助產的適宜時間
孵雞助產是指孵雞出雛時對出殼困難的雛雞的人工輔助出殼措施。適宜時間為孵化至21天,雛雞開始大批啄殼出雛時進行,此時若見有啄出小洞,或在種蛋小頭啄殼,遲遲不能出殼者即實施助產。方法為:將啄殼處蛋殼啄掉一小部分,將雛頭輕輕拉出,揩淨鼻孔粘液使自行出殼。如啄殼處被粘液粘住,可用溫水溼潤,用鑷子撥開或剪刀剪開,以便於雛雞慢慢展體出殼。
2. 助產過早的害處
啄殼出雛尚少,尚未肯定是難產者,若破殼過早,水分蒸發太大,易形成雛雞粘殼,加重難產而出現弱雛、死雛。
3. 助產過晚的害處
雛雞掙扎待援,用力過久體力耗盡,容易悶死在蛋殼中。
二、雛雞開食
1. 雛雞開食的適宜時間
雛雞第一次喂料叫開食,應在出殼24小時後,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雛雞有啄食表現時進行。這樣既可使其體內殘存的卵黃吸收利用,又可使雛雞進入育雛舍後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有利於生長髮育。開食前2~4小時先飲水更有利於開食。開食時先喂用開水燙過的小米,3~4天后喂營養全面的配合飼料。
2. 開食過早的害處
雛雞出殼後36小時才完全具備消化功能,如果在出殼後不足24小時就開食,可傷害消化系統,引起消化不良拉稀糞,或排出囫圇糧食,影響生長髮育。
3. 開食過晚的害處
雛雞空腹活動,長時間消耗體力,失水過多,身體變虛弱,降低壯雛率,影響生長髮育。
三、雛雞斷喙
商品肉仔雞由於生長期短,一般不進行斷喙。斷喙主要在蛋雛雞中進行,目的有二:
一是防止浪費飼料,每隻雞斷喙後一年可節約飼料2.2千克;二是可預防發生啄癖,如啄羽、啄趾、啄肛等。
1. 斷喙適宜時間
主要7~10日齡時進行,用電熱斷喙器比較方便,孔徑的大小因日齡不同而異,6~8日齡用4.4毫米孔徑,9~10日齡用4.8毫米孔徑,為減輕應激及減少出血,斷喙前1天飼料中新增維生素K2毫克/千克飼料、飲水中新增0.1%的維生素C。
2. 斷喙過早的害處
雛雞耐受力較差,易發生嚴重應激。
3. 斷喙過晚的害處
因喙已長大許多,血管神經豐富,容易出血過多,更容易發生嚴重應激,影響生長髮育。
四、蛋雞補鈣
1. 蛋雞補鈣的適宜時間
商品蛋雞在18周齡,距開產時間約為2周,為重要的補鈣時間。方法有二:
(1)在育成雞飼料中,每天新增貝殼粉或碳酸鈣粉,用量為從1%開始,逐漸增多,末後達到3.4%~3.5%。
(2)在產蛋率接近5%時,改為含鈣量較高的「蛋雞飼料」。
2. 補鈣過早的害處
育成期的雞對鈣的需求量較少,約佔產蛋雞需求鈣量的三分之一,如果過早補鈣,因不能吸收利用,多餘的鈣從腎臟排洩,可引起嚴重痛風。
3. 補鈣過晚的害處
對鈣的需求量,產蛋雞比雛雞、育成雞高3~4倍,如果大批開產後才補鈣,此前不能吸收足夠數量的鈣,不能滿足蛋殼形成的需求,即動用骨骼中的鈣儲備,容易引起骨質軟化。
五、蛋雞開產
蛋雞達到開產日齡開始產蛋稱為「適時開產」,其好處為:初產蛋重大,產蛋高峰持續期長,產蛋期飼料報酬高,種蛋合格率高,孵化率高,死淘率低。
1. 開產過晚的害處
(1)對雞體的危害:因產蛋過大,易發費力性難產,脫肛增多。
(2)對產蛋效能的危害:開始產蛋數日內易產過大蛋,產蛋高峰延遲,產蛋總天數減少,產蛋總產蛋量減少。圖片
2. 開產過早的害處
(1)對雞體的危害:雞骨骼肌肉發育不良,軀體小,體重輕,瘦弱,未老先衰,易發生乏力性難產,脫肛增多,啄肛癖多發。
(2)對產蛋效能的危害:產蛋小,蛋重輕,產蛋率上升緩慢,產蛋高峰持續時間短,產蛋高峰過後產蛋率急劇下降。
3. 蛋雞開產的適宜時間
(1)以產蛋率作標準:一般以群體產蛋率達到5%時作為開產日齡。
(2)以開產日齡為標準:不同品種的雞開產日齡不同,即:迪卡雞119日齡、羅曼雞126曰齡、海蘭雞與星雜288雞皆為140日齡,來航雞150日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