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種雞生產中的飼餵管理

一 飼餵的基本原則

種母雞達到產蛋高峰前料量只能維持或增加,不能減少,產蛋高峰後料量逐漸減少,減少總量不超過高峰料量的10%~12%;種公雞一生中的料量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在產蛋高峰前,種公、母雞都不能減少任何營養攝入,作為一般原則,在雞舍環境溫度20℃的條件下,種母雞25周應至少攝入145 667千焦能量和1 875g平衡蛋白質,大約12.2kq全價飼料;種公雞25周累積攝人171 620千焦的能量和2 300g平衡蛋白質,大約15kq全價飼料。在每一種限飼方式中,喂料日所給料量都不能超過高峰料量,不論採用何種限飼方式都不能連續2天不喂料,也不應採用一週增料量巨大,下一週料量不增的方式。限飼時必須遵循少量多次增加喂料量的原則,種雞維持料量的天數不能太長(如表1),同時,限飼方式轉變時要逐步進行,以免造成應激。無論是人工飼餵還是定時鐘控制飼餵,每天必須在同一時間飼餵雞群,如果飼餵時間不固定會影響均勻度的提高和保持。喂料的基本順序為自由採食加擬定料量一每日限飼→5/2限飼→4/3限飼→5/2限飼→6/1限飼→每日限飼。

二 確保料量準確均勻 

每日按照雞隻存欄數量準確計算料量,稱料器具經常校正,減小誤差。每日檢查喂料的均勻性、平養舍轉角器、籠養中間有無缺雞、料槽是否完好或乾淨等。

1 校秤

定期用標準重量砝碼校秤,稱料前秤要調零,稱料時要去皮重。

2 稱料檢查

準確稱取每欄應備的飼料量,使用料桶喂料向欄內懸掛的料桶加入該欄應加的料量,搖勻每個料桶中新增的飼料,放料時要求快速均勻;使用料線喂料應以最低欄的料量為基礎,均勻加至主副料箱中,多餘料量手工加入料槽中;不定時檢查各欄所算料量尤其是零頭料量。

3 飼餵器具檢查

使用料桶,每月至少清理一次,注意料桶高度及數量;使用料線,平養舍轉角器應定期清理,防止飼料黴變;籠養舍中間籠內不能缺雞或無雞,料槽乾淨完好,以免喂料不均勻。

4 週末舍存料盤存

盤存有助於減少錯誤。週末舍存料量=上週末存料 本週進料量一本週用料量。

5 喂料均勻性檢查

料線喂料根據總料量及時調整出料口高度;料桶喂料檢查桶內上料是否均勻;料槽喂料嚴格控制每根料槽料的厚度,避免人為原因造成喂料不均勻。

 三 料位足夠

料位有效充足是保證雞群同時均勻吃料的前提條件,過多或過少的料位會降低均勻度,隨周齡增加應逐漸增加料位,如表2和表3,管理人員要堅持每天觀察雞群採食情況,使種雞在3m的範圍內都容易採到食飲到水,確保所有種雞在同一時間採食同樣數量的飼料。

1 平養的料位與雞數

欄應存母雞數=欄料槽長度÷總料槽長度×總母雞數,做到2周調整一次,公雞也同樣調整。

2 雞群應分佈均勻上料後往往出現雞群分佈不均勻現象,在上料前後飼養員要採取引、趕、抱等措施,確保雞群均勻分佈。

四 採用合適的限飼程式

如果雞群在整個育成期一直保持每日限飼,雞群的採食時間會變得非常短(30分鐘之內),導致比較弱小的雞隻採食不到足夠的飼料量。為了控制肉種雞的體重,解決由於每日喂料量太少而不能確保在整個飼餵系統中均勻分配,從而影響到雞群的增重和均勻度,必須對種雞進行限飼,建議選用以下限飼程式,4~12周4/3限飼,13~17周5/2限飼,18~22周6/1限飼,23~66周每日限飼,每種限飼方法的日最大喂料量為隔日限飼90g、4/3限飼110 g、5/2或6/1限飼120g,如超過應在下週及時過渡,否則會給雞隻帶來損傷,影響飼料利用率和正常的生長髮育。如果要對雞群進行分群,在分群前不要改變飼餵方式。

五 確保飼料營養全價

1 科學擬定各飼養階段的飼料配方

自配料應注意各種營養成分的協調,更換飼料時必須化驗主要營養引數,並注意配方的同步性即育雛、育成及產蛋期實際配方的粗蛋白和代謝能比標準高則都高,反之亦然,其它成份如維生素、氨基酸及常量微量元素都必須符合標準。

2 減少飼料浪費

飼槽內加料量應為槽高的1/2,避免雞隻刨啄揮霍;破碎料不能過細,以免採食艱苦、料塵飛揚。應採用高品質的喂料機器,不喂發黴變質的飼料。

3 適時換料

飼料型別的轉換是保證各個時期雞群所需營養成分及時補充的前提條件。一般情況下,o~4周用育雛料,5-17周用育成料,18~23周用預產料,24-44周用產蛋高峰料,45-66周用產蛋後期料。飼料轉換過程中,應避免諸如轉群、免疫接種等應激性的活動。 

肉種雞限制飼餵技巧

肉用種雞在飼養過程中要採取一些限飼方式,目的是使整個雞群每個個體體重保持一致,達到發育同步,使種雞更好地發揮生產效能。限制飼餵的目的1控制生長速度,體重符合標準要求肉種雞最大的特點是採食量多,生長速度快,沉積脂肪能力強。但作為肉種雞,要求其20

種雞「頓服」飼餵流程的優化

隨著自動化養殖裝置的普及和推廣,現階段的蛋種雞舍多采用階梯式籠養方式,使用自動行車喂料系統。然而,由於自動行車喂料系統暫無自動計量裝置,無法按照雞隻的日採食量進行定量飼

肉種雞管理要點(極簡版)

育雛育成要點(0-21周)為達到最佳飼養效果,公母應分開育雛和育成直至性成熟(22周齡)。▲飼餵和飲水管理飼餵位置■料盤:1-10日齡=1/50-100只母雞■鏈槽式喂料器:10日齡-4周齡=7.6釐米

種雞產蛋期的限飼方法

父母代肉用種雞在產蛋期也必須限量飼餵。如果在整個產蛋期採用自由採食的方式飼餵,則造成母雞增幣過快、體內脂肪大量積聚,不但增加了飼養成本,還會影響產蛋率、成活率和種蛋的利

種雞產蛋期高峰料量的計算

種母雞按照能夠獲得正常體重生長曲線的飼餵程式飼餵,並加光刺激,才能適時開產。開產後的種雞必須定期增加料量,以獲取適宜的周增重、豐滿度及適時的開產時間和正常的生長髮育。種母雞產蛋初期必須增加體重,促進其最大限度地發揮產蛋效能,但如果此階段料量過大,將

提高肉雞生產水平的飼餵措施

肉雞生產水平的高低,關鍵取決於雞隻的遺傳潛力,而內在潛力表現的程度如何,除與其所處的生活環境是否適宜有密切關係外,還與飼餵管理是否恰當有很大關係。目前,許多飼養戶對飼餵管理不太重視,影響了肉雞生長髮育,造成了飼料浪費,降低了飼養效果。養殖戶應從下面

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措施

一體重管理1限飼方法1~6周每日限飼。該階段是給種雞的均勻度和體形結構打基礎的時期,尤其是前4周種雞的蛋白積累量,會影響4周後的體重和均勻度,以及開產後蛋的大?⒊嘰綰筒?奧省?7~12週四三限飼。通過嚴格限制飼餵避免雞隻超重,並維持良好的均勻度。13~20

現代肉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關鍵控制點!

現代肉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中應確保公雞具有良好的開端和理想的骨架發育。育成期關注飼餵管理,提高採食均勻性和均勻度,特別是控制漏光。遵守體重增長曲線,避免超重,混群前對

肉雞飼餵預混料過程中的幾個問題分析

問吉祥黃春健(1.江蘇省揚州市畜牧獸醫站2.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畜牧獸醫站)由於在預混料生產過程中,生產工藝的流程、藥物的配比、營養物質的新增量及時間的掌握、藥物與營養素之間的拮抗作用、儲存及運輸因素的影響,肉雞在飼養過程中飼餵預混料常常會表現出各種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