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種雞限制飼餵技巧

肉用種雞在飼養過程中要採取一些限飼方式,目的是使整個雞群每個個體體重保持一致,達到發育同步,使種雞更好地發揮生產效能。
   
  一 限制飼餵的目的
   
  1 控制生長速度,體重符合標準要求
   
  肉種雞最大的特點是採食量多,生長速度快,沉積脂肪能力強。但作為肉種雞,要求其20周齡達到理想體重,要求每種限飼方式,飼餵日料量一定要喂到極限(即喂日料量儘可能接近高峰料。如不能成功限飼,則容易使體重超標,產蛋量減少,種蛋合格率下降;公雞體重過大,腿病增加,受精困難,受精率低下,進一步影響孵化率、出雛成活率。
   
  2 防止性成熟過早,提高種用價值
   
  肉種雞的限飼不僅能有效控制體重,而且能控制性成熟。肉種雞最理想的成熟期為24周齡,25~26周產蛋率達5%,30周齡進入產蛋高峰。限飼不當,會出現過早(20~22周)或過晚(29周後)開產。過早開產蛋重小,產蛋數少;過晚開產,蛋重大,但產蛋數少。正確限飼,可使青年母雞適時開產,產蛋高峰持續時間長,全程產蛋量高,種蛋合格率好。
   
  3 減少脂肪沉積,降低產蛋期死亡率
   
  腹腔脂肪適中的母雞,不僅產蛋率高,而且開產後很少發生難產、脫肛、死亡等現象,大大降低死淘率。實施限制飼餵技術,可有效降低產蛋肉種雞體內20%~30%過量脂肪的沉積。
   
  4 節約飼料,降低育雛成本
   
  限飼雞群比自由採食群可節約飼料浪費。
   
  二 限制飼餵的方法
   
  1 自由採食
   
  即給雞隻充足的料量,不限制飼餵次數和採食時間。一般母雞第1周,公雞6周前採用。
   
  2 每日限飼
   
  每日餵給定量的飼料或規定飼餵次數和採食時間,該方法優點是對雞應激較少,適於雛雞或育成前期(2~4周)或產蛋前(22周以後)。
   
  3 隔日限飼
   
  即1d喂料1d停料。具體方法是把2d的料量合在一起,在「喂料日」一次性投喂。該法限飼時應激較大,適於生長速嚏較快、難於控制的階段(7~11周齡);另外,體重超標的雞群和階段也可採用,但注意2d的料量總和不能超過產蛋高峰用料量,應激較大時要改變方式。目前實際中不建議採用。
   
  4 四、三限飼
   
  即1周限飼4d,停飼3d。此法限飼強度稍大些,其應激程度介於隔日限飼和五、二隔日限飼之間,一般用於5~15周齡的肉種雞。
   
  5 五、二限飼
   
  即1周限飼5d,停飼2d。此法限飼強度小,其應激程度介於每日限飼和隔日限飼之間,一般用於16-21周齡的肉種雞,也適合與體重沒有達標或受應激較大的雞群。
   
  三 如何掌握限制飼餵技術
   

  1 限飼前的分欄
   
  為了提高雞群的整體均勻度和合理給料,在限飼期間,10日齡,4周齡之前按體重大小調整雞群,雞群逐只稱重,根據體重標準分成大、中、小、小小四等群,分別放在提前安排好的欄內,同時將病、弱雞挑出淘汰,分欄時確保雞數準確,4周齡之後不要頻繁挑雞。
   
  2 確定各階段的飼料量
   
  育成期至開產:飼料量的確定,應以每週實際體重為依據(參考標準體重),依據周增幅進行給料。飼養管理方案中各周齡飼料量僅作參考,因為不同的飼料所含能量和蛋白質水平不同。
   
  開產至產蛋全期:主要按雞群實際產蛋率、周增重、種雞的實際體重確定飼料量。
   
  產蛋高峰期:從產蛋規律來看,開產後,僅需要4~5周即進入產蛋高峰,產蛋數、蛋重急速增加,對營養要求高而集中,所以這時的喂料量也不應按周平均分配,按照產蛋率每漲5%漲一次料,漲幅2~4克,父系產蛋率55%,母系產蛋率65%漲到高峰料,才能使雞群產量高峰出現快,高峰期長。高峰期階段飼料量確定後,要保持飼料量的恆定,通常保持5~6周,使產蛋率下降減少到最低限度。
   
  產蛋高峰後期:由於母雞對營養的總需求開始減少,所以應及時酌情減料,否則母雞過肥,產蛋率急劇下降,畸形蛋增多。原則上結合產蛋率,體重周增幅,吃料時間最多可將1克,隨後每週可將0.5克料,根據實際情況可聯絡維持料量。
   
  3 保證足夠的槽位和水位
   
  限飼雞群要求每隻雞都有足夠的槽位和水位。料槽和水槽應設在雞活動範圍的3m以內,不可過遠,不同周齡肉種雞所需槽位、水位參見表1。   
   
  4 喂料準確
   
  每次投料時應準確稱量,雞數必須準確,雞死亡後,應及時把料量減下來。喂料時要集中,速度快,布料均勻,保證所有雞隻同時能採食到飼料。如果喂料時慢而不勻,即使經過細緻挑選分群也會因為給料不均勻而造成體重均勻度再次下降。飼料量要一次投喂,不能多次投料,以防強欺弱食,造成兩極分化。
   
  5 定期稱重
   
  從1周開始,每週稱重一次,稱重時應每次固定在每週的同一天、同一時間,最好空腹稱重。生長期抽測雞數應占飼養雞數的5%f公雞10%),產蛋期為5%。固定地點圈雞。雞舍圈雞時,要到固定地點圈雞,每欄固定兩個地點:圈雞地點要圈雞要一次圈夠,圈起來的雞要全部稱,不要看雞數夠了就不稱了,固定稱重人員,確保每次稱_重準確。
   
  6 限飼與給光同步
   
  體成熟和性成熟能否同步進行對青年肉種雞極為重要,要求母雞25周齡體重達3000g,能量累計超過33 000大卡,並開始見蛋。但實際上常出現體重雖已達標,但未開產或體重低於標準體重已開產的不同現象,應找出原因。如果限飼與光照結合得好,就通過光照的時數和強度調節開產時間,使體成熟和性成熟同步。肉雞對光照刺激反應與蛋雞比較相對遲緩,若實行光照刺激,需注意每週增加光照的幅度要大。育成期光照強度一般等下不超過10Lux,進行光刺激時燈下光照強度一般達到70~80Lux,甚至100Lux以上。
   
  四 檢查限制飼餵效果
   
  1 檢查雞群的整齊度
   
  整齊度是雞群品種生產效能和飼養管理技術的綜合考核指標,通常用均勻重來表示,均勻度是指標準體重(±10%)範圍內的雞數佔飼養雞數的百分數。通常75%~80%雞體重在標準體重10%上下範圍以內,則認為雞群整齊。
   
  2 檢查限飼雞群的開產
   
  一般雞群能在24周齡陸續見蛋,25~26周齡產蛋率達5%,體成熟和性成熟達到一致,說明限飼的方法得當,預計該雞群開產後會很快進入產蛋高峰,並取得較好的生產效能。如果開產時間早晚不一,說明個體發育不一致,這樣的雞群產蛋很難達到一定高度,說明限飼不良。

種雞場公雞人工採精三技巧

一、公雞訓練公雞採精前要對其進行訓練。訓練可在下午進行,用右手握住公雞雙腿,使公雞頭朝左下方,用左手輕輕而迅速地由腹部向恥骨方向按摩,使公雞產生反射,尾部翹起,然後用左手翻至公雞的洩殖腔部加擠壓,公雞便會射精。訓練公雞隔天進行,訓練3-5次即可。訓練

種雞「頓服」飼餵流程的優化

隨著自動化養殖裝置的普及和推廣,現階段的蛋種雞舍多采用階梯式籠養方式,使用自動行車喂料系統。然而,由於自動行車喂料系統暫無自動計量裝置,無法按照雞隻的日採食量進行定量飼

種雞生產中的飼餵管理

飼餵的基本原則種母雞達到產蛋高峰前料量只能維持或增加,不能減少,產蛋高峰後料量逐漸減少,減少總量不超過高峰料量的10%~12%;種公雞一生中的料量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在產蛋高峰前,種公、母雞都不能減少任何營養攝入,作為一般原則,在雞舍環境溫度20℃的條

肉種雞管理要點(極簡版)

育雛育成要點(0-21周)為達到最佳飼養效果,公母應分開育雛和育成直至性成熟(22周齡)。▲飼餵和飲水管理飼餵位置■料盤:1-10日齡=1/50-100只母雞■鏈槽式喂料器:10日齡-4周齡=7.6釐米

種雞產蛋期的限飼方法

父母代肉用種雞在產蛋期也必須限量飼餵。如果在整個產蛋期採用自由採食的方式飼餵,則造成母雞增幣過快、體內脂肪大量積聚,不但增加了飼養成本,還會影響產蛋率、成活率和種蛋的利

種雞產蛋期高峰料量的計算

種母雞按照能夠獲得正常體重生長曲線的飼餵程式飼餵,並加光刺激,才能適時開產。開產後的種雞必須定期增加料量,以獲取適宜的周增重、豐滿度及適時的開產時間和正常的生長髮育。種母雞產蛋初期必須增加體重,促進其最大限度地發揮產蛋效能,但如果此階段料量過大,將

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措施

一體重管理1限飼方法1~6周每日限飼。該階段是給種雞的均勻度和體形結構打基礎的時期,尤其是前4周種雞的蛋白積累量,會影響4周後的體重和均勻度,以及開產後蛋的大?⒊嘰綰筒?奧省?7~12週四三限飼。通過嚴格限制飼餵避免雞隻超重,並維持良好的均勻度。13~20

現代肉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關鍵控制點!

現代肉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中應確保公雞具有良好的開端和理想的骨架發育。育成期關注飼餵管理,提高採食均勻性和均勻度,特別是控制漏光。遵守體重增長曲線,避免超重,混群前對

養雞打針的禁忌和技巧!

對於家禽養殖來說,給雞打針是一門技術活,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其中有很多的技巧需要掌握。在為雞打針的過程中,注射藥物的選擇,注射的具體位置,針頭的選擇都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