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措施

 一 體重管理

  1 限飼方法

1~6周每日限飼。該階段是給種雞的均勻度和體形結構打基礎的時期,尤其是前4周種雞的蛋白積累量,會影響4周後的體重和均勻度,以及開產後蛋的大小、尺寸和產蛋率。

7~12週四三限飼。通過嚴格限制飼餵避免雞隻超重,並維持良好的均勻度。

13~20週五二限飼。降低限飼強度,加速給料,促進生長,為性發育和光照刺激做準備。

21周後每日限飼。21周開始控制生長並採用每日飼餵有利於卵巢發育,爭取在22周左右加光之前,確保母雞有良好的體形體況。

2 注意事項

在6~20周齡期間所有母雞的體重增幅都要達到33%~36%。把14周齡看作是種雞性發育的起始點,如果此時雞群已超重,體重和標準平行著走,不能減料,也不能為了追求整棟雞的平均體重與標準接近而從大雞欄拿出一部分料加到小雞欄,使大雞欄的體重維持或降低。

從15周開始每週通過觸控給料,防止公雞變肥,並有足夠的脂肪沉積。公雞在選種前都採用自由採食,選種後飼餵方式和母雞相同。

根據每週增重需求確定下週料量,確定下週料量後,即算出喂料日料量;提前制定喂料計劃。

二 均勻度管理

  1 均勻度標準

詳見表1

2 調整均勻度方法

區域性調整。上棚架前母雞分大、中上、中下、小四群共十二等級,通常以目測或週末稱重或接種疫苗時將大小雞挑出放入低一級的欄中;只能一級一級地調,不能大、小雞直接調。每小欄雞數不能超過500只,0~6周每欄體重範圍不超過30克,7~11周每欄體重範圍不超過40克,12周至上籠(棚架)每等級體重範圍不超過50克。

全群稱重。1週末、3週末、8週末必須各做一次全群稱重,大範圍調整均勻度。

日常管理。抓好均勻度控制的關鍵幾點:雞數要準、吃料要準、稱重要準;確保單欄均勻度保持在95%以上。

3 均勻度計算方法

按每欄雞數的10%確定稱重只數,以10g為一個檔次對每棟每欄所稱雞隻重量進行一一「劃正」記錄;若均勻度達到標準,體重分佈曲線一般呈正態分佈。

整群平均體重計算:整群單隻所稱體重相加/稱重總只數。

整群均勻度計算:以平均體重±10%為範圍,找出整群所稱雞隻的合格數佔總數的比例即為均勻度。

三 飼養密度的管理

 1 密度標準

詳見表2

2 轉群

工作人員隨時抽點各欄雞數並計算面積,算出密度,看是否在標準範圍內,若超出標準範圍要及時轉群。將每次轉群都做好記錄:從哪棟(欄)轉到哪棟(欄)共多少隻,什麼品種都要詳細記錄。

四 溫溼度、通風管理

1 溫度

育雛期第1至2曰齡舍內溫度32~34℃,第三至五日齡30~32℃,第六至八日齡28~30℃;育成雞15~17℃,夏季不超過:33℃。0~4周晝夜溫差不超過3℃,5~66周晝夜溫差不超過6℃。

2 溼度   

1周齡溼度保持70%左右,2~4周齡55%左右,5周後50%左右,舍內應保持良好的溼度,空氣中不得有明顯灰塵。溼度不達標時,育雛期可在走廊和兩端空圍欄內地面灑水增溼;墊料溼度過高時,要時常翻動墊料,並根據實際情況更換新墊料。育成期熄燈後,將雞趕上硼架,地面墊料鋪平,墊料表面用噴壺灑水,水量根據實際乾溼程度而定。

3 通風

氣溫達到32℃時啟用水簾(連續使用),使用水簾時,只能從水簾進風,杜絕其它任何地方進風,進風口必須高於雞頭50cm以上;不用水簾時,可分散進風。

氣溫低於17℃時,保持最小通風量,通風的目的是換氣。若雞舍溫度不能達標,應封閉部分分散進風口,從加溫灶灶頭上方進風,如有需要可用圓形農膜遮擋風扇,以減少排風量。當舍溫較高時,可在前面空欄處開橫向進風口。

 五 墊料管理

 1 墊料厚度標準

育雛期6~8cm,育成期5~8cm,產蛋期夏季(5月20目~9月20日)5~6cm(使用水簾時不低於5cm),其他季節8~10cm。

 2 墊料計劃

根據飼養各階段不同,做好墊料計劃,倉庫庫存足夠半月內使用墊料。

  3 雛雞的墊料管理

雛雞墊料在進雞前24小時噴灑o.3%百毒殺20~30ml/m3或其它季銨鹽類消毒藥(按說明使用),絕對不能在墊料上灑水,發現黴變和結塊要立即更換新墊料。球蟲疫苗免疫5~7日後,適當增溼飲水器周圍的墊料,並翻動均勻(防止黴變),促進球蟲卵囊的繁殖,此後隨著雞群擴欄時,要將老墊料取一部分和新墊料充分混勻,以利於雞均勻採食適宜數量的球蟲卵囊,從而保證球蟲免疫的成功。

4 翻動墊料

墊料要勤於翻動,先掃雞毛,後翻墊料,過於乾燥的墊料灑水後再翻;較溼的墊料,每天必須翻動一次以上。

墊料噴水方法:用噴壺裝上百毒殺(1:3000)或其它季銨鹽類(按說明使用)消毒水灑在墊料表面,厚度不超過0.3cm;為確保噴灑均勻,噴灑時略需翻動墊料;水不能灑在雞體上,冬季用30℃溫水增溼。

育雛期翻墊料時應將欄內料盤、小飲放在欄外,翻好後立即均勻放入欄中。

墊料不能出現和地面板結的地方,不能露出地面,每日關燈前把墊料鋪平,做好限水及飲水系統的管理工作。

 5 墊料更換

墊料的溼度保持30%左右,下層乾燥,表面略潮不結塊,拋起無灰塵。過分潮溼或雞糞過多時,須更換墊料,出舊墊料同時新增新墊料,不得全部出完後才加新墊料。

六 光照條件的控制

隨雞齡不同,按時開燈;育成雞保證無外來光線的透入,用3w節能燈塗黑,調壓器調到130v,光照強度10勒克斯左右。

白羽肉種雞光照控制見表3

黃羽肉種雞光照控制見表4

育成光照強度的檢測以人進入雞舍後能看清雞和器具為準。隨時檢查舍內光照強度和均勻度,如光照過強或不均勻應立即調整。 

現代肉種雞育雛育成飼養管理關鍵控制點!

現代肉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中應確保公雞具有良好的開端和理想的骨架發育。育成期關注飼餵管理,提高採食均勻性和均勻度,特別是控制漏光。遵守體重增長曲線,避免超重,混群前對

肉種雞管理要點(極簡版)

育雛育成要點(0-21周)為達到最佳飼養效果,公母應分開育雛和育成直至性成熟(22周齡)。▲飼餵和飲水管理飼餵位置■料盤:1-10日齡=1/50-100只母雞■鏈槽式喂料器:10日齡-4周齡=7.6釐米

種雞生產中的墊料管理

肉種雞在採用地面平養和兩高一低飼養或籠養育雛時都離不開墊料(或墊紙),墊料質量的好壞以及管理的優劣與否直接關係到種雞飼養的成敗。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應重視墊料的管理,包括墊料的種類和特點、選用墊料的原則、育雛育成期及產蛋期的墊料管理、蛋箱墊料的管理

種雞均勻度控制及分群管理

一均勻度控制1提供優質全價配合飼料優質全價飼料是保證育成雞均衡生長的前提,如飼料營養不平衡,適口性差,勢必造成雞採食量或多或少,生長不均勻,甚至還出現營養缺乏症,造成有些雞慢性消瘦,影響群體均勻度。2加強育雛期飼養管理優質的雛雞是飼養好種雞的根

嶺南黃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育成期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是培育出體重均勻並達標、毛色均勻、體型和外貌符合標準的種雞群,能否保持種雞的最佳體重是育成期成敗的重要標誌。若母雞能保持最佳體重,使其能適時開產,

種公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隨著國內肉種雞規模化養殖的快速發展,肉種雞的飼養技術逐漸趨於完善。但往往是注重產蛋期而忽視了育成期,本文將對育成期種公雞的飼養管理進行簡單闡述。育成前期的飼養管理(6~90周)1保持均勻度,控制體重此工作重點主要在6~12週期間,雖然選種後公雞均勻度

嶺南黃種公雞的飼養管理

為了提高父母代種雞全期種蛋受精率、孵化率,確保商品代肉雞能更好發揮其生產效能,父母代種公雞的飼養管理亦應重視。1.種公雞育雛、育成期的飼養管理與對應配套種母雞類同,只是其

春季飼養肉種雞如何提高均勻度

均勻度是指雞群中每隻雞體重大小的均勻程度。它是肉種雞育成期一個很重要的技術指標,均勻度的高低既能檢驗育成期限飼的效果,又能預測雞群的生產效能。均勻度高的雞群,開產一致,產蛋高峰突出而持久,累積產蛋數,種蛋合格率高。所以要使雞群多產蛋產好蛋,就得從方

父母代肉種雞脫肛的原因和應對措施

父母代肉種雞的脫肛多發生於初產期或產蛋高峰期,並多見於高產雞,造成產蛋期死淘率高。為了預防脫肛,必須瞭解發生脫肛的原因,對症採取措施。一脫肛的原因1體重超標,脂肪沉積過多育成期日糧中所含能量水平過高或上籠過早,雞運動不足,將導致脂肪沉積過多,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