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嶺南黃種公雞的飼養管理

為了提高父母代種雞全期種蛋受精率、孵化率,確保商品代肉雞能更好發揮其生產效能,父母代種公雞的飼養管理亦應重視。

1.種公雞育雛、育成期的飼養管理與對應配套種母雞類同,只是其體型大些且有好鬥習性,飼養密度應適當降低。種公雞的選留參考育成期飼養管理中的「種雞選留與淘汰」,限制飼養參考「公雞體重、喂料量參考標準」。

2.種公雞性成熟後,可進行採精訓練,並檢查每隻公雞精液品質,淘汰不合格個體。採精人員要嚴格培訓,規範統一操作,採精動作要溫柔,不能粗暴,更不能用力打公雞。

3.合理使用公雞,30周齡以前,公雞最好隔日採精,30周齡以後可連續採精3日後停採休整1日,不能過分使用,延長公雞使用壽命。

4.定期新增維生素E、多維和抗生素藥物,保持公雞健康。及時淘汰病殘、無利用價值雞隻。

公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隨著國內肉種雞規模化養殖的快速發展,肉種雞的飼養技術逐漸趨於完善。但往往是注重產蛋期而忽視了育成期,本文將對育成期種公雞的飼養管理進行簡單闡述。育成前期的飼養管理(6~90周)1保持均勻度,控制體重此工作重點主要在6~12週期間,雖然選種後公雞均勻度

淺談種公雞的保健飼養管理

1、種公雞在20-21W剪毛,20開始訓練,每3天試採精1次。2、體重增長規律:在預產期要保持體重上限幅度的周增重,到開產前兩週把料量提到高峰量料。3、喂料:早上一餐喂全天料量,第二天早上喂料前掃盡餘料再喂。4、維生素類拌料情況:每6天拌一次料。用法用量:日期

種公雞的生產管理細節

對於肉種雞培育的目標,我們一般都認為:種公雞達到性成熟時要腿長、腿強壯、體型直立、胸肌發育良好、腳趾正常不彎曲、結構勻稱、羽毛有光澤、雞冠肉垂大而鮮紅(第二性徵明顯)、目光明亮有神、睪丸發育良好。一育雛育成階段(1)要保證雛公雞1~7日齡迅速增長,並在1

公雞不同生長階段的管理措施

一育雛階段雞隻整個一生中最初的72小時尤為重要,這不僅能確定其抵禦疾病侵襲的能力,心血管系統的發育和全身羽毛的生長狀況,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最初的階段決定著雞隻骨架的發育。只有育雛育成期種公雞得到良好的骨架發育,它們才能在整個產蛋期進行有效地交配。

種雞場公雞人工採精三技巧

一、公雞訓練公雞採精前要對其進行訓練。訓練可在下午進行,用右手握住公雞雙腿,使公雞頭朝左下方,用左手輕輕而迅速地由腹部向恥骨方向按摩,使公雞產生反射,尾部翹起,然後用左手翻至公雞的洩殖腔部加擠壓,公雞便會射精。訓練公雞隔天進行,訓練3-5次即可。訓練

種雞的人工授精技術操作規程

一、種公雞飼養管理1、種公雞挑選的標準①、外觀體質健壯、肌肉結實、前胸寬闊、眼睛明亮有神,靈活敏捷,叫聲清亮;腿腳粗壯,腳墊結實富有彈性;羽毛豐滿有光澤,無雜色,第二性徵明顯,雞冠和肉髯發育良好,顏色鮮紅為佳。②、生產效能採精量一般在0.4-1mL,精液黏

野雞飼養管理要點

掌握進苗時間按消費習慣,雄性肉山雞95日齡~105日齡上市,體重2斤~3斤,羽毛豐滿,出現七彩外觀;而雌性肉山雞上市要求不嚴格,體重約為1.5斤~2斤,所以常以公雞為準計算上市日齡(即

火雞飼養管理技術

一、品種的選擇(1)青銅火雞年產蛋60枚左右,蛋重80克,母火雞體重8千克,公火雞16千克。(2)尼古拉火雞成年公雞最大體重25千克,母火雞12千克左右,年產蛋60~80枚,平均蛋重85克,羽毛純白色,料肉比2.7:1.(3)貝蒂納火雞這種火雞耐粗飼、增重快、飼料報酬

公雞感染滑液囊支原體的診治

滑液囊支原體病是由滑液囊支原體所引起的雞和火雞的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該病以侵害關節滑液、腱鞘膜和氣囊為主,其特徵為關節、腱鞘和腳墊腫脹,氣囊有乾酪物。本病主要發生於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