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種公雞不同生長階段的管理措施

一 育雛階段

雞隻整個一生中最初的72小時尤為重要,這不僅能確定其抵禦疾病侵襲的能力,心血管系統的發育和全身羽毛的生長狀況,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最初的階段決定著雞隻骨架的發育。只有育雛育成期種公雞得到良好的骨架發育,它們才能在整個產蛋期進行有效地交配。

要使雛雞獲得良好的開端,應確保在7、14、21、28日齡的體重必須達標,如果公雞體重在28日齡達標,雞群均勻度則很理想。如在一週齡內實施斷喙,應倍加小心,因為斷喙不當仍是雞群均勻度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14日齡後影響雞群均勻度的最大因素是種公雞能否獲得和吃掉其所應得到的料量。種公雞的均勻度十分關鍵,要保持良好的均勻度,飼餵系統必須在同一時間為所有的公雞提供準確的料量。要密切觀察雞隻行為,特別是從手工喂料轉換到自動飼餵系統階段,要確保供料均勻和雞群均勻地生長。

二 育成階段

在獲得正確體重生長曲線的同時,種公雞的均勻度從35日齡開始應一直保持在80%~85%之間,從而在混群和交配時,雞隻的性成熟基本相同。最遲到8周齡獲得所規定的標準體重。

在5周齡的時候選擇後備雞用作種用很重要。第一次選種,著重考慮體重,選種前不必限飼,嚴格淘汰腿和骨架等有缺陷、羽毛覆蓋不良的雞隻。保持雞群大小均勻要求飼養過程中要有合理的飼養密度、飼餵空間以及飼料消耗量。如有必要可以在10周齡時將雞群分欄。但是10周齡以後再進行分級卻一點好處也沒有,因為這時雞的骨骼已經長成85%,管理者已經沒有機會再去做任何努力進一步影響骨骼大小發育。

雞群密度在3~3.5只/㎡比較合適。如果使用一個固定支架系統飼餵空間在10cm/只也是可以的,第10周時15cm/只,15周則18cm/只。

到8周齡時,雞隻85%的骨架發育基本結束。因而此階段一定要達到,甚至要超過早期的體重標準,這一點至關重要。否則,種公雞已成熟要比最佳理想的體型要小些。沒有一個良好的骨架,種公雞就會趨於肥胖程度偏大,脂疇堆積,產蛋後期形體就會很差,這樣會限制其交配的成功率。

在10~15周齡之間種公雞的睪丸開始發育,尤為重要的是此階段內要保證每週持續的周增重,否則此期間出現任何的體重下降都會影響睪丸發育。也會影響產蛋後期精子的產生。從15周齡起始,雞隻體內的繁殖系統將快速發育,所以至產蛋期開始務必要保證按照體重生長曲線飼餵,特別是公母混群時更是如此。出於此原因,10周齡至混群這段時間飼養密度及飼料的均勻分配尤為重要。

三 產蛋階段

在轉到產蛋舍之前,必須對公雞進行最後篩選。篩選的公雞均勻度必須好,體態上揚,體形發育良好。有腿或者骨骼缺陷的公雞不能選作種用,因為這種公雞往往不能交配成功甚至可能對母雞造成傷害。發育階段應該與母雞儘可能接近,所選中的種公雞應眼睛明亮、腳趾筆直、脛骨長度良好、雞冠顏色正常以及背部直挺、腳墊無異常狀況、斷喙無任何損傷。混群前後要注意公母雞性成熟發育的一致性。

最好在母雞移入前24小時將公雞移到母雞產蛋舍內。這有助於公雞覓食和飲水,確保良好的周增重。混群前後如果周增重不理想將嚴重影響早期和後期的受精率。產蛋期最關鍵的因素在於繼續控制種公雞的體重,確保種公雞具有良好的實施交配的生理條件。

在產蛋期,實施公母分飼仍是嚴格控制種公雞體重的唯一方法。產蛋舍內不論哪種公雞的飼餵系統都必須為所有的種公雞提供均勻的料位高度,防止種母雞和霸道的種公雞偷吃其他公雞的飼料。另外,因為整個產蛋過程中有些種公雞要被淘汰,飼餵系統應允許公雞快速採食,並且能夠進行調節使每隻公雞都能夠均衡地獲得並維持其採食空間。

為防止種公雞偷吃種母雞的飼料,在母雞料槽上安裝隔柵是最廣泛使用且最有效的系統。每天喂料時應檢查隔雞柵,確保所有的種公雞都有效地被拒之從中採食,而種母雞可輕而易舉地採食。

無論種公雞還是種母雞,都必須能在整個雞舍均勻地供料,在整個生產週期都要觀察其實效性。另外要通過定期抽測公雞的體重來正確評估飼餵程式的正確性,確保公雞有良好的周增重,對料量的增減給出精確的調整。

在產蛋雞舍使用棚架的地方,應仔細觀察種母雞的行為。如果種母雞或藏身於產蛋箱下方,或滯留於棚架之上,而種公雞卻遊蕩於地面,很少見到交配行為。這樣的狀況會導致雞群孵化率很差。應儘快每100只母雞淘出1~2只公雞,防止其形成一種規律並可防止母雞的躲避行為。飼養人員應在下午晚些時候在地面上來回走動,撒些大顆粒的石灰石或破碎的玉米,鼓勵母雞從棚架下到地面來,提高交配活動機會。

提高籠養肉種雞受精率的措施

一、種公雞的選留種公雞要經過3次篩?5諞淮窩≈衷?-8周,選留健康活潑、發育良好、雞冠生長快的小公雛,按公母比例1:10預留;第二次在17-20周,此日齡段是關鍵,要求公雞的生長髮育和體重符合標準,按公母比例1:15預留;第三次在21-23周進行採精訓練時選種,選留

種公雞的生產管理細節

對於肉種雞培育的目標,我們一般都認為:種公雞達到性成熟時要腿長、腿強壯、體型直立、胸肌發育良好、腳趾正常不彎曲、結構勻稱、羽毛有光澤、雞冠肉垂大而鮮紅(第二性徵明顯)、目光明亮有神、睪丸發育良好。育雛育成階段(1)要保證雛公雞1~7日齡迅速增長,並在1

肉雞公母分群養的好處

對營養需要不同公雞沉積脂肪的能力比母雞差,但公雞比母雞能更有效地利用蛋白質。從2周齡起,公雞飼料的蛋白質水平就應高於母雞。生長速度不同公雞生長快,在4、6、8周齡時,公雞體重比母雞分別高13%、20%、27%。如公母混養,體重大小不一樣,食槽、飲水器高低要求

父母代蛋種雞產前期管理的八項措施

1父母代蛋種雞產前期定義父母代蛋種雞飼養管理過程中,按照生長階段的劃分,一般將其113-154日齡段界定為產前期。這一階段是父母代蛋種雞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包括:生殖系統發育的高峰期,決定了雞群的高產水平;體能儲備關鍵期,決定了高峰維持時間;抗體儲備關鍵期

商品蛋雞育成階段的限飼方法

商品蛋雞在育成階段時,蛋雞生長速度較快,吃料一般偏多,但為了防止過早性成熟和成年種雞體重過大,造成產蛋量減少,必須有計劃地控制喂料量,稱為限飼。一限制飼餵的目的1延遲性成熟商品代蛋雞在實行限制飼餵措施後,一般可以使性成熟延遲5~10d.2降低產蛋期

蛋雞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搭配

一蛋雛雞蛋雞0~6周齡為育雛期。該階段為組織快速生長階段,採食的營養主要用於肌肉、骨骼的快速生長,但消化系統發育不健全,採食量較小,同時肌胃研磨飼料能力差,消化道酶系發育不全,消化力低。因此,其在營養上要求比較高,需要高能量、高蛋白、低纖維含量的優

雞舍內部環境隔欄飼養的好處

在肉雞飼養管理過程中,能夠影響肉雞生長的,除不同階段的溫度、溼度、通風換氣、光照、密度、環境衛生等幾大要素外,還有許多能夠促進肉雞生長的有利措施,有利於肉雞生產效能的發揮。實踐證明隔欄飼養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措施,具體總結有以下六個方面:(1)雞鋪隔欄

養雞各階段預防措施

第一個發病日齡4-7日齡配合治療的管理措施:a、提高舍溫1-2攝氏度、溼度保持正常。b、適當的提高舍內空氣質量。c、嚴重挑出病雞,能夠個體治療的進行個體滴服、肌注等治療,沒有價值

花鳳雞不同生長階段的飼養管理要點

一育雛期的飼養管理1育雛前的準備育雛舍的準備:進雛前2周,對育雛舍、育雛裝置進行徹底清掃、清洗、消毒。消毒可用消毒藥水進行噴灑,也可進行燻蒸消毒。裝置、飼料和墊料準備:供熱器宜用電恆溫加熱器、煤炭爐或地下火道等方式供熱;照明燈可採用白熾燈、螢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