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各階段預防措施
第一個發病日齡4-7日齡
配合治療的管理措施:
a、提高舍溫1-2攝氏度、溼度保持正常。
b、適當的提高舍內空氣質量。
c、嚴重挑出病雞,能夠個體治療的進行個體滴服、肌注等治療,沒有價值的及時淘汰。
d、發病期間非常有必要的進行帶雞消毒工作,目的是降低舍內病原體含量,降低感染率,這項工作經過多年的驗證不是徒勞無功的,嚴格按照要求帶雞消毒,否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要求消毒藥液溫度超過室溫,每平方米的藥液量達到40毫升的要求才能到達效果。
1-7日齡階段注意的事項:
a、雛雞到達舍內時需要增加舍內相對溼度,雛雞開口時容易造成雛雞羽毛溼,應該在飲水中新增補液鹽。
b、如果雛雞一日齡表現腹部膨大,羽毛蓬鬆,明顯看出卵黃吸收比較差時,應該採用提高舍溫1攝氏度的管理,同時飲水中禁止新增葡萄糖。舍內適當的保持中等溼度。
c、保持育雛溫度的恆定。
第二個發病日齡7-14日齡
配合治療的管理措施:
治療的同時,建議做好帶雞消毒工作,加強雞舍內環境的管理,提高溼度以及降低有害氣體含量 。
7-14日齡階段注意的事項:
(1)通風換氣時小心雛雞腹部受涼造成腹瀉和過料現象,這種應激造成的消化系統紊亂,出現的消化病症最不好治癒。
(2)換羽階段注意舍內溼度,舍內絨羽等塵埃較多,刺激呼吸系統,給呼吸道病發生帶來有利的條件。
(3)免疫抓雞會造成生理和心理應激反應,適當補充盛世金維是有利於降低應激反應。
(4)免疫稀釋疫苗時,不要直接開啟疫苗瓶蓋,要用注射器吸取稀釋液直接刺入疫苗瓶,稀釋液會被吸入,說明疫苗瓶塞沒有漏氣,如果是稀釋液是被推進去的,說明疫苗瓶塞漏氣,疫苗效價降低,影響免疫效果。
第三個發病日齡21-35日齡
輔助手段:
修復呼吸道受損粘膜、抗敗血---VA、VC
提高舍溫、加大通風換氣—讓雞盡情的呼吸
加強帶雞消毒—降低舍內微生物含量
症狀二:雞群表現出頑固的呼吸道病其表現為甩鼻、咳嗽、尖叫、怪叫等,腫頭、眼臉腫脹、眼睛變形拉長、眼內分泌物增加,排除黃白色稀便。病雞每天都出現,發病早期採食量、飲水量變化不大,發病高峰期時表現體溫升高、食慾減退,飲水量增加。
剖檢典型症狀:
(1)胰臟邊緣出血,背面胰腺邊緣最明顯、萎縮呈S型。
(2)脾臟腫脹發紫,表面出現出血或點狀壞死點。
(3)體腔中有滲出液,嚴重的會出現血水。(黴菌區別慢性中毒肝發硬)
(4)整個敗血、症狀(整個體腔壁變成淺紅色)
(5)肝臟邊緣發黑,壞死灶、發綠,(彩色肝)發脆,易碎
(6)肺臟呈黑肺灰肺等嚴重出血狀態。
(7)腎臟腫大、出血、甚至花斑。
(8)包心、包肝、包氣囊、腹膜炎(2天后出現)
(9)腺胃和肌胃外面漿膜條狀瀰漫性點狀出血。
(10)法氏囊輕微出血或有膿性分泌物叫流感囊(與法氏囊區別) 膽囊腫脹,膽汁倒流。
(11)從十二指腸到直腸出現病毒斑(注意和球蟲和厭氧菌造成的症狀做好鑑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