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蛋雞育成階段的限飼方法
商品蛋雞在育成階段時,蛋雞生長速度較快,吃料一般偏多,但為了防止過早性成熟和成年種雞體重過大,造成產蛋量減少,必須有計劃地控制喂料量,稱為限飼。
一 限制飼餵的目的
1 延遲性成熟
商品代蛋雞在實行限制飼餵措施後,一般可以使性成熟延遲5~10d.
2 降低產蛋期間的死亡率
在商品代蛋雞育成階段的限制飼餵過程中,可有效使進入產蛋階段的雞群體質增強,死亡率較低,原因是非健康雞在限制飼餵期間因不能耐受而死亡,防止多養不產蛋的雞隻而造成的浪費,間接提高了經濟效益。
3 節省飼料成本
限制飼餵一般可節省10%~15%的飼料控制生長髮育速度,防止雞隻過多的脂肪沉積,並可以減少開產後小蛋數量。
二 限制飼餵的方法
限制飼餵的方法可以分為限制飼料喂量和限制日糧的能量和蛋白質水平兩種措施。作為一般的飼養場,因其飼料直接從飼料廠購入,所以在限制飼餵上採用限制飼餵量的方式較多。
蛋雞在8周齡前採用自由採食方式飼餵,使雛雞發育正常,身體健康,在8~20周齡時為自由採食的90%。若採用低能低蛋白飼料,日糧中飼料含代謝能700J/kg,粗蛋白14.6%。還可採取限制氦基酸的方法,由於日糧中蛋氨酸、賴氨酸不足,因此會使蛋雞在育成階段生長速度減慢,起到限制過肥與性早熟的作用。蛋雞開始採取限制飼餵的時間要根據雞隻的發育與體重情況而定。如果到了限制飼餵的時間,由於飼養較差,與標準體重比仍未達到要求,可以延遲限喂的時間,如果遲遲未能達到標準體重,說明飼養管理不夠合理,應在飼養管理上找原因,不要採取限制飼餵,而是讓育成蛋雞多吃多增加體重,以跟上大群的營養水平。
三 限制飼餵應注意的問題
要根據出雛日期、雞的發育標準、飼料等條件制定限喂計劃。在限喂開始前將病、弱雞挑出,因為這體質弱的蛋雞不能忍受這種方法,應該讓這些體質弱的蛋雞單獨飼餵,增加營養,提高體質,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食槽數量要充足,喂料速度要快,使所有雞都有槽位,且同時吃到飼料,否則可能會有25%的雞群超量,50%的雞群接近標準,20%的雞群低於標準,5%雞群營養缺乏。
要及時檢查蛋雞體重,及時調群分群。限飼開始前,要對雞群分別抽樣稱量體重。生長期每週抽查5%~10%雞數的實際體重,與標準體重比較,來確定飼料喂量。稱重時間應固定,雞群在每月要調一次群,即在標準體重1 5%範圍之內為一群,大於標準體重1 5%為一群,小於標準體重15%為一群。標準體重群的按正常情況來確定飼餵量,大於標準體重1 5%的不必減少飼料來減輕體重,而應保持飼料量不變,逐漸使雞隻生長緩慢直至接近標準體重。相反,小於標準體重15%雞群也不要過多增加飼料喂量,只要比標準群稍微增加一點,即可使育成雞逐漸達到期望體重。限制飼餵時要注意雞的健康狀況,雞群患病時應暫時停止限喂,同時將限制飼餵與控制光照結合,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