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雞不同階段的營養設定
市場上一般將蛋雞分為育雛期0-6周,育成期7-17周和產蛋期18周至淘汰三個階段。三個階段中,養殖人員普遍的養殖觀念是雛雞飼餵顆粒開口料,但忽視開口料的品質和用料時間,尤其是出售青年雞的雞場;產蛋雞使用預混料,對比價格後再選擇,忽視生產效能的效益和養殖時間;青年雞不產蛋,喂點便宜的飼料就行,以上觀點的判斷者是人,而未從雞的角度看問題。研究發現,雞脛骨的長度與產蛋率成正比,而脛骨的快速生長期為育成階段,尤其是在7—12周更為關鍵,直接影響蛋雞產蛋期的產蛋率,而營養對青年雞的發育尤為重要。
育成期胃腸道具有一定的研磨、消化、吸收能力,各種消化酶活性增強,對日糧的營養成分有一定的要求,以確保骨骼充分發育。按照青年雞生長特點,又將該階段分成兩個時期飼養,育成前期7—12周齡與育成後期13-17周齡。如採用一個階段飼養,蛋白配製水平為15.5%,會造成青年雞飼料前期營養不足,發育不良,後期營養過量,發育肥胖,產蛋時容易造成脫肛、啄肛現象。所以採取兩階段飼養,前期發育良好,後期控制肥胖,避擴音前開產,造成早產早衰,影響生產效益。
青年雞在15-17周,要有一個鈣的過渡,其餘時間營養按青年雞後期的營養配製,日糧中鈣的含量達1.5%,可以避免產蛋期間脫肛、啄肛,降低死淘率。青年雞各營養成分參考值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