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雞感染滑液囊支原體的診治
滑液囊支原體病是由滑液囊支原體所引起的雞和火雞的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該病以侵害關節滑液、腱鞘膜和氣囊為主,其特徵為關節、腱鞘和腳墊腫脹,氣囊有乾酪物。本病主要發生於雛雞,常發生於4-12周齡。病雞和帶菌雞是主要的傳染源,其持續排菌時間可達40天左右。本病既可經種蛋垂直傳播,也可經呼吸道水平傳播,在同一雞舍內傳播很快,但在雞舍間不易傳播。
一、 發病情況
2013年6月5日,高村鎮某養殖戶飼養的42日齡的3 000只九斤紅公雞出現跗關節腫大,跛行,胸囊腫,排白色稀便等症狀,每天死亡10多隻。該養殖戶認為是大腸桿菌引起的關節炎,全群投喂丁胺卡那三天,不見效果,前來我處求診。
二、臨床症狀
病雞精神不振,食慾下降,頭部蒼白,胸囊腫並有大量積液,用手觸控有波動感,跗關節、趾關節及腳墊腫脹,跛行,排稀便,糞便呈白色、綠色或黃色。
三、剖檢症狀
氣囊混濁,有乾酪樣物,肝臟、睥髒及腎臟腫大,腎臟有大量尿酸鹽沉積,呈斑駁狀;胸骨囊腫,內有大量積液及黃色粒狀乾酪物,跗關節腔內有淡黃色積液,趾底關節腫脹,切開後有膿性分泌物。
四、實驗室檢驗
1.染色鏡檢
水泡樣腫塊內的滲出液塗片,姬姆薩染色,發現多形態的球狀體。
2.細菌培養
無菌採取病死雞旰髒和腫塊滲出液,分別接種於普通培養基和麥康凱培養基上,經過37℃36小時,無菌落生長。
3.平板凝集實驗
採取病雞血液,分離血清,然後與滑液囊支原體抗原做平板凝集實驗,混勻後3分鐘內出現了背景清亮明顯的凝集顆粒,呈陽性反應;將血清滅活並用0.85%生理鹽水按1:4稀釋仍出現明顯的凝集顆粒,因而排除了假陽性反應的可能,確診為雞滑液囊支原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