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嶺南黃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育成期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是培育出體重均勻並達標、毛色均勻、體型和外貌符合標準的種雞群,能否保持種雞的最佳體重是育成期成敗的重要標誌。若母雞能保持最佳體重,使其能適時開產,就能獲得較高的產蛋高峰,高峰期維持時間較長,種蛋合格率高。種公雞如能保持最佳體重,可使其長期提供優質的精液,保持種蛋較高的受精率。

  1.限制飼養

限制飼餵是通過有計劃地調整種雞日糧的營養水平、採食量和採食時間,最終達到控制種雞體重的目的。限制飼養做得好,後備母雞可參照種雞體重增長標準適度增長,體況均勻,同時使母雞性成熟一致、適時,避免過早開產,提高群體整齊度,降低初產期小蛋比例,提高產蛋期種蛋合格率,防止因採食過多而致雞體過肥,減少死亡和淘汰率,提高種雞的生活力、產蛋率和受精率,延長種雞經濟利用期,提高雛雞的品質,節省飼料,提高飼料效率,從而達到提高種雞的經濟效益的目的。

具體的限制飼養方法有:限質法和限量法,生產中常採取兩種方法聯合使用。

(1)質的限飼

即限制飼料的營養水平。一般採用降低飼料的能量、蛋白質含量,達到限制雞群生長髮育的目的。在肉用種雞的實際應用中,同時限制日糧中的能量和蛋白質的供給量,但其他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則應充分供給,以滿足雞體生長和各種器官發育的需要。「質的限飼」具體參考「嶺南黃雞營養標準」。

(2)量的限飼

肉用種雞飼料在「質的限飼」的基礎上,採食量還要加以限制,一般只供給自由採食量的60-80%。

(3)限飼模式

肉種雞根據實際飼養密度、周齡可採用以下不同的限飼模式,以達到控制體重和性成熟的目的。

①每日限飼:每天每隻雞的平均喂量,當天的飼料一次性投放;

②隔日限飼:即將兩天的飼料量在一天中餵給,每隔一天喂一次料,適合於7-10周齡;

③四三限飼:即7天的飼料分喂4天(停料日不可連續進行),適合於7-14周齡;

④五二限飼:即7天的飼料分喂5天(停料日不可連續進行),適合於11-16周齡;

⑤六一限飼:即7天的飼料分喂6天,適合於15-18周齡。

(4)限制飼養注意事項

①無論採用何種限喂方法,都應遵循稱料準確、喂料均勻快速、不撒料;

②按照當日喂料量一次性投放;

③遵循限料不限水的原則;

④弱小雞挑出來適當增加料量;

⑤保證有足夠多的採食位置,儘量使每隻雞採食準確、相同的料量,從而使雞群體重接近,提高體重均勻度。

  2.稱測體重

限制飼餵的基本依據是標準體重,父母代種雞從6周齡(節糧型推遲2周)起,每週齡週末都要隨機抽取雞群3-5%個體,逐只空腹稱重,進行統計處理,計算出抽樣群體平均體重和均勻度。

根據飼餵方案中的參考標準體重、喂料量和由抽樣群體平均體重推算出的雞群來確定給料量,如低於標準體重,下週可適當增加料量;如體重超出標準,下週可暫停增加料量(維持本週喂料量),但不能減量,直到與標準體重一致以後再增加料量。確定喂料量要以實測體重為依據,同時考慮雞舍溫度、雞群健康狀況及所用飼料的能量水平等,不能教條地按表格所列喂料數字一成不變。在實際操作中注意使種雞勻速增重,切勿過快或過慢或忽快忽慢,決不能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

  3.適時分群和提高體重均勻度

體重均勻度決定了雞群體成熟和性成熟的一致性,是衡量種雞質量及各階段飼養管理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雞群體重均勻度是指體重在雞群平均體重±10%範圍內的個體數佔雞群總數的百分比。有人在生產實踐中總結、發現:育成期體重均勻度每增減3%,每隻雞平均產蛋數相應增減4枚。如果育成期雞群體重均勻度差,不但會導致種雞產蛋期產蛋率低,雞隻總產蛋數少,種蛋大小不均,還會造成後代雛雞均勻度差,大大降低生產效益。

影響雞群體重均勻度的因素很多,如飼養密度、疾病、斷喙不當以及不充足的營養進食量等。經常定期稱測體重有助於瞭解雞群偏離標準體重、均勻度低的原因,及時採取相應措施糾正錯誤,減少損失。

適時分群不失為提高雞群均勻度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通過分群來提高均勻度既費時費力,又對雞造成較大應激,而且在大小雞群調整過程中,料量會有很大的跳躍。儘管分群后雞隻很快能達到所要求的體重標準,但並不符合種雞的生長規律。可見僅靠分群即使均勻度很高,生產效能也不會很理想。所以分群工作不僅應儘早進行,而且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在5-7日齡結合斷喙淘汰一部分病殘雞隻,將弱小雞挑出單獨飼養,多給些飼料,並且每2-3天觀察一次其體重的增長情況,往往2-3周後這些雞可趕上標準體重。

(2)分群工作結合疫苗接種進行效果較好,儘量不要頻繁分群,以免產生應激,挑出的小雞可根據體重增長速度,適當補給大雞隻日耗料的30-100%,不能惡補、猛補。

(3)在6周齡前,將種雞群中的殘次雞或不符合作種要求的挑出淘汰,這樣既可節省飼料,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均勻度。

(4)在12周齡之前,為了進一步提高體重均勻度,全群逐只稱重,按體重進行分群。一般按體重範圍分為3群:小雞和超小雞(低於標準體重群,約佔全群的1/3),中雞(標準體重群,約佔全群的1/3)、大雞(超標準體重群,約佔全群的1/3),每群給予不同的飼料量, 每2周抽稱一次各群雞體重,並適當進行調整,提高全群均勻度。

(5)分群應儘量在12周以前完成,使其在15周達到體重標準,否則對生產效能影響較大,因15-16周後種雞的生殖系統發育明顯,如果一味提高均勻度進行挑雞,尤其對挑出的大雞進行更大程度的限飼,會使其錯過這一階段的發育而影響生產效能。

  4.公母分群

由於公、母雞生長速度不同,採食量也不一致,建議在第5周齡將公、母雞分群飼養。

  5.種雞的選留與淘汰

根據種雞數量、育成籠(舍)籠位,計算好公、母雞飼養密度轉入育成籠(舍),限飼前應儘快挑雞,正常型種雞在7週末前完成,矮小型種雞在8週末前完成即可。

(1)種公雞的選留

種公雞的選留一般從第6周齡開始,首先淘汰公雞群中性別鑑定錯誤、毛色、體型和外貌不符合標準的個體,選留體型中等,早期發育良好,雞冠大、直立,雞冠、肉垂(對稱)鮮紅、溼潤,毛色純而光亮的健康個體,按公、母雞比例1:20留作種用,淘汰健康個體按肉雞飼養、出售,殘雞、病雞立即淘汰。16周齡前後與開始配種前再次根據體型、毛色、健康狀況分別選擇一次,淘汰不符合種用標準的雞隻,將其育肥、出售。

(2)種母雞的選留

淘汰種母雞群中性別鑑定錯誤、毛色、體型和外貌不符合標準的個體,淘汰早期發育差、體型特別小個體,淘汰的健康個體按肉雞飼養、出售;殘雞、病雞立即淘汰。15-16周齡時再次淘汰不符合種用標準的雞隻,將其育肥、出售。

  6.光照控制

光照對種雞的影響包括光照的長度和強度兩個因素,兩者的共同刺激效果更加明顯。

(1)密閉式雞舍光照控制方案

密閉式雞舍完全靠燈光進行人工光照(見表3),方法簡單易行,性成熟控制較好,體重接近參考標準時,母雞能適時開產。

密閉式雞舍光照控制參考方案

  單位:天、小時、勒克斯

(2)開放式雞舍光照控制方案

開放式雞舍利用自然光照,日照時間隨季節和緯度變化而不同。我國處於北半球,冬至日(12月21-22日)日照時間最短,夏至日(6月21-22日)日照時間最長,開放式雞舍的光照方案應根據當地實際日照情況,按光照管理程式原則來確定。以廣州地區為例,開放式雞舍光照控制方案(見表4)。

廣州地區開放式雞舍光照控制參考方案

  單位:天、小時、勒克斯

  7.飼養密度

嶺南黃父母代種雞育成期採用限制飼養,為了維持雞舍內環境衛生、保障雞群健康,在保證每隻雞都能同時採食的情況下,飼養密度不宜過大(見表5)。

嶺南黃父母代種雞育成期飼養密度參考

  8.免疫和用藥

在保證雞群健康的情況下,對種雞進行免疫接種和預防性用藥,免疫接種嚴格按事先制定的免疫程式操作,免疫前後2天飲水中新增複合維生素減少應激。

 

 

種公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隨著國內肉種雞規模化養殖的快速發展,肉種雞的飼養技術逐漸趨於完善。但往往是注重產蛋期而忽視了育成期,本文將對育成期種公雞的飼養管理進行簡單闡述。育成前期的飼養管理(6~90周)1保持均勻度,控制體重此工作重點主要在6~12週期間,雖然選種後公雞均勻度

現代肉種雞育雛育成飼養管理關鍵控制點!

現代肉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中應確保公雞具有良好的開端和理想的骨架發育。育成期關注飼餵管理,提高採食均勻性和均勻度,特別是控制漏光。遵守體重增長曲線,避免超重,混群前對

蛋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重點

蛋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重點工作主要是抓好雞群體重均勻度、免疫預防和光照控制等工作。一、16周齡的體重均勻度和12周齡的光照至關重要國內外學者和現場養殖工作者的研究和實踐表明,

育成雞飼養合理進行日糧過渡

傳統的飼養法是0~6W喂雛雞日糧,7W後開始喂能量、蛋白水平均低於雛雞日糧的育成雞日糧:ME:11.91MJ/kg11.70MJ/kg(即2.852.80).P:19.0%15.5%)。這種飼養方案不考慮每個雞群的變異,這就可能對體重、脛長不足的雞群構成最大危害。傳統飼養法的弊端:A.大多數雞群6W

肉種雞育雛育成飼養管理措施

體重管理1限飼方法1~6周每日限飼。該階段是給種雞的均勻度和體形結構打基礎的時期,尤其是前4周種雞的蛋白積累量,會影響4周後的體重和均勻度,以及開產後蛋的大?⒊嘰綰筒?奧省?7~12週四三限飼。通過嚴格限制飼餵避免雞隻超重,並維持良好的均勻度。13~20

育成雞食鹽中毒的診治

一基本情況和臨床症狀2011年10月15日,本鎮光明村某蛋雞飼養專業戶飼養的一批50日齡京紅一號育成雞7000只,突然出現飲欲劇增,嗉囊脹滿,口鼻內有大量的粘液分泌物流出,拉水樣稀糞,先興奮後抑制並偶爾出現驚恐不安的驚叫,兩腿無力,行走困難,病情嚴重的運動失調

如何提高育成蛋雞的整齊度?

育成蛋雞整齊度不佳原因,如何提高育成蛋雞整齊度整齊度是衡量雞育成期飼養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整齊度高說明雞群生長髮育一致,預示著日後雞群開產整齊,產蛋峰值高,且產蛋高峰期

現代蛋雞飼養觀念

1、後備母雞的培育是保證高生產水平的基礎:在實際養雞生產中人們往往重視育雛階段(此階段怕死),產蛋階段(直接影響產蛋效能),而忽視育成期的管理(此階段即不會有很高的傷亡,也不能看到直接對產蛋的影響),這就是當前蛋雞生產水平低的主要原因。育成期主要問題

青年雞的飼養管理要點

實際生產中,通常按照營養需求和生理特點將青年雞分為育成前期(7w-12w)和育成後期(13w-17w)。在這兩個階段中,很多客戶認為青年雞不產蛋,飼餵品質一般的飼料,目的是為了節約成本,同時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