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蛋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重點

蛋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重點工作主要是抓好雞群體重均勻度、免疫預防和光照控制等工作。

一、16周齡的體重均勻度和12周齡的光照至關重要

國內外學者和現場養殖工作者的研究和實踐表明,育成蛋雞16周齡的體重均勻度與產蛋高峰期的維持時間、產蛋總數和全期死淘率呈強正相關。就是說,育成蛋 雞16周齡的體重均勻度越高,產蛋高峰期維持時間越長、只雞產蛋數量增加和死淘率降低。一般要求從7周開始,如果雞群抽樣稱重平均體重的變異系 數>12%,要求全群全部稱重。將育成雞分為大、中、小三欄,大和中雞,日飼餵量按標準配給;小雞欄飼料按最高不超過日標準飼餵量的20%配給,這樣到 16周齡時使雞群的體重均勻度>80%。

無論是全封閉密閉式雞舍還是開放式或半開放式雞舍,育成雞5-15周齡的光照原則: 光照時間不能延長或縮短,光照強度不能增強或減弱;16-18周齡每週增加1小時,19周齡以後每週增加0.5小時,直至增加到15.5小時,整個產蛋期 光照時間最長不能高於16.5小時。對於開放或半開放式雞舍,處於順季(每年的春分以後)的育雛育成雞,從第13周開始,需要遮黑雞舍,光照時間維持12 周的日照時間,避免因日照的延長而使母雞提前性成熟而早開產;處於逆季(每年秋分以後)的育雛育成雞,從第13周開始,需要人工補光,光照時間維持12周 的日照時間,避免因日照的縮短而使母雞性成熟延遲而形成遲產。12周齡雞隻性腺開始發育,因此在本階段一定要注意避免一切應激因素的發生包括疫苗免疫。

二、預產料的使用非常關鍵

在我調查的小型養殖場,大部分業主一般育成料一直用到開產前,然後一次性換成產蛋料。這樣做雖然減少了一次換料的應激,但蛋雞的營養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鈣 貯存不足,開產後會出現產小蛋、軟殼蛋增加、脫肛增加的現象。因此,育成雞從第15周開始到5%產蛋率,要求必須使用預產料,預產料的營養要求:蛋白質 15.5%,鈣2.0-2.25%,目的給開產雞提供充分的營養和鈣的儲備。

種公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隨著國內肉種雞規模化養殖的快速發展,肉種雞的飼養技術逐漸趨於完善。但往往是注重產蛋期而忽視了育成期,本文將對育成期種公雞的飼養管理進行簡單闡述。育成前期的飼養管理(6~90周)1保持均勻度,控制體重此工作重點主要在6~12週期間,雖然選種後公雞均勻度

蛋雞飼養管理十二招招招重點

現在的養殖戶大多還延續著以往的養殖經驗,但是以往的養殖經驗中有些養殖技術在蛋雞飼養過程中已經不能適用了,養殖戶只有改變傳統觀念,才能走出飼養誤區。1.勿看價選雞苗首選防疫

蛋雞各階段的飼養重點

畢金鳳(山東省沂水縣龍家圈獸醫站276400)一雛雞要重點關注成活率蛋雞在育雛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提高育雛成活率。每年3~4月份孵出的雞為春雛,這個時期北方氣候逐漸轉暖,對雛雞生長非常有利,育雛成活率高,新雞到當年8~9月份開產,此時正是上年老雞產蛋下降季節,

當前蛋雞養殖,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方面......

重點一:關注體重,根據雞群體重資料及時調整飼料營養水平由於夏季高溫造成雞群的體重、體質、免疫力、抗體等下降,初秋階段飼養管理主要增加採食量,根據體重適當調整營養配方,把

蛋雞階段性重點疾病預防

雞群在不同階段,生理差異很大。俗話說:量體裁衣,在實際生產中,養殖戶應該根據雞群不同的飼養階段和生理差異采取不同策略。母抗保護期主要疾病預防雛雞經過了21d的孵化,破殼而出

冬季肉雞飼養管理重點

在飼養肉雞管理工作中,仔細觀察雞群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通過觀察雞群,可促進雞舍環境的隨時改善,避免環境不良所造成的應激反應也可儘早提前發現疾病前兆,以便我們提前治療。一、觀察行為姿勢。正常情況下,雛雞反應敏感,眼明有神,活動敏捷,分佈均勻,若扎

冬季肉雞飼養的重點

在飼養肉雞管理工作中,仔細觀察雞群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通過觀察雞群,可促進雞舍環境的隨時改善,避免環境不良所造成的應激反應也可儘早提前發現疾病前兆,以便我們提前治療。一、觀察行為姿勢。正常情況下,雛雞反應敏感,眼明有神,活動敏捷,分佈均勻,若扎堆

陰雨天肉雞飼養管理重點

一、及時轉移禽群、加固棚舍處於低窪地塊的棚舍要及時轉移禽群,轉往地勢較高的閒置棚舍。要加固棚,舍,消除安全隱患。進水較嚴重的雞棚,肉雞浸泡時間較長、應激大、無飼養價值的

立春後謹防蛋雞球蟲病

一般來說,球蟲病在雨季多發,預防重點也在育雛期及育成前期,然而在初春季節,尤其是產蛋期球蟲病的預防往往被養殖戶忽視。一旦發病,就會給養殖戶造成經濟損失。發病原因多數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