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種雞產蛋期高峰料量的計算

種母雞按照能夠獲得正常體重生長曲線的飼餵程式飼餵,並加光刺激,才能適時開產。開產後的種雞必須定期增加料量,以獲取適宜的周增重、豐滿度及適時的開產時間和正常的生長髮育。種母雞產蛋初期必須增加體重,促進其最大限度地發揮產蛋效能,但如果此階段料量過大,將會造成卵巢結構發育異常、體重超標及種蛋質量差,如雙黃蛋比例過大、孵化率下降等。因此,合理加料至高峰料量並在種雞達到產蛋高峰後適時減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每隻種母雞受精種蛋數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給予高峰料量的目的促進和提高種母雞的產蛋效能,包括早期蛋重、種蛋質量、產蛋高峰值和產蛋持續性等。

二、高峰料量的確定母雞實際的飼料能量需求由3個因素決定,即維持生命、生長髮育和產蛋。高峰料量可參照下列公式確定:ME(代謝能)=(1.78-0.012T) 1.45 W0.653 3.13 △W 3.15 E。T代表舍溫(塒),W代表體重(克),△W代表日增重(克),E代表日產蛋(克)。如高峰產蛋雞舍日均12℃,體重3200克,日增3克,產蛋率82%,蛋重60克,則日需能量485大卡。如飼料能量為2800大卡,則高峰料量為173克。

三、合理制定加料程式根據見第一枚種蛋前的料量和產蛋高峰料量制定喂料程式,然後根據雞群的體重、生長狀況、均勻度、吃料時間、產蛋率的上升情況、蛋重及增長的趨勢、環境溫度、飼料能量水平和預計的高峰料量,制定加料程式。採用「多次少量」的方法逐步加到高峰料量,以保持種母雞的卵巢有序排卵。蛋重、產蛋率和體重出現不足或超標時,應提前或推遲加料時間。實際生產中,應注意觀察體重、料量、吃料時間、總產蛋量、雞舍溫度等,及時調整加料次數和幅度。

1制定加料方案雞群20周時的體重均勻度和豐滿程度,決定開產前第一次加料量。如果雞群的變異係數小於10%,應在產蛋率達到5%時開始第一次加料;變異係數大於10%,應在產蛋率達到10%時加料。料量的增加幅度應完全按照雞群的實際產蛋和蛋重水平來確定。

2按產蛋率加料產蛋率為5%-10%時,按產蛋率的增長幅度加料。預計產蛋高峰超過產蛋效能標準時,應在產蛋率達到70%以後進一步增加料量。按產蛋率增料有利於飼料營養的合理利用,可以使種雞在產蛋與體重之間建立營養平衡,從而使種雞保持較好的產蛋體況,死淘率低,且能充分發揮種雞的產蛋效能潛力。如某雞群25週末產蛋率達到5%,基礎料為130克,預測高峰料量170克,在產蛋率為70%達到高峰料量,則產蛋率每上升1%加0.6克料。

3為每批種雞制定加料模式應根據每一批種雞的生長狀況、生產效能、環境條件以及裝置條件制定最佳的加料管理程式。

四、正確監測加料是否適宜1監測體重和周增重每週進行稱重,整個產蛋期都應保持一定的增重。蛋重或體重增加不足或過多,說明營養攝入不足或過量,如不及時調整勢必導致產蛋效能較差。如果雞群周增重不到15克,產蛋率和受精率也會受影響。

2監測總增重開產到產蛋高峰期總增重應達標。一般情況下,AA+肉種雞從產蛋率達到5%至高峰期總增重應為550-600克,增重20%-21%,這期間體重增加狀況也決定了何時開始減料。雞隻每增重100克,飼料量應增加2.85%。

3監測體況每週應至少監測兩次雞群的豐滿度和性成熟狀況,觀察雞群的臉、肉髯和雞冠的顏色,並適時調整給料程式。

4監測蛋重蛋重能反映營養攝入是否滿足最佳產蛋效能的需求,應根據實際蛋重偏離預期蛋重標準來調整料量。產蛋率達到10%時,應在每天第二次收集種蛋後隨機抽樣120-150枚蛋進行稱重和記錄,並將每日的蛋重繪製在標準曲線圖上,監測其發展趨勢。如雞群攝入的料量正確,蛋重會按曲線平行增長,蛋重有下降趨勢時應及時增加料量。如雞群喂料量不足,蛋重會停止增長4-5天,此時應提前加料。如果蛋重連續4-5天下降而沒有及時發現,就可能會導致高峰產蛋水平降低。高產雞群產蛋率為50%-70%時易出現蛋重下降現象,應加強監測並適時調整料量。日產蛋率超過75%以後出現蛋重不足現象時,建議不採取加料措施,否則,極易使雞群體重超重。如果雞群在25周前產蛋率達到5%,早期蛋重會大大降低,從而會影響商品雞的生長速度。蛋重每增加1克,飼料量加0.042%;當蛋重不變,產蛋率每改變10%需調整料量4%。

5監測吃料時間保證吃料時間是雞群獲得足夠能量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吃料時間的明顯變化直接反映出料量是否過多或不足,一般情況下,21-28周種雞的吃料時間為1-2小時,29-32周種雞的吃料時間為2-3小時,33-66周種雞的吃料時間為2-5小時。

6監測雞舍溫度環境溫度的變化影響雞隻的能量需求,以20-21℃為基準,在5-35℃之間,每增減1℃,能量減增1.5%。雞舍理想溫度為14-26℃,最佳溫度為18-22℃。7考慮飼養方式的影響飼養方式不同,高峰料量會有差異,籠養的高峰料量比平養的要低。粉料的高峰料量比顆粒料相應增加4%-5%。光照時間以16小時為基準,每增減1小時,能量需增減6.3大卡。

8監測加料幅度雙黃蛋的比例要不超過3%;腹腔內直徑1釐米以上卵子的數量正常為6-7個,數量超過9個則說明加料太快,數量少於5個則說明加料太慢;平均蛋重的上升幅度與標準或標準增重基本相符。

9高峰料量不能太高如高峰料量太高,可能會出現每天料量增加達2克或更多,在雞群產蛋率上升很快的同時會帶來雞隻的超重,高峰過後體重超200克或更多;雙黃蛋的比例也會猛增,在加到高峰料量前後1周的時間裡,每天的雙黃蛋比例可達10%,這樣就造成產蛋上升快但上不了高峰。如果高峰料量加得太高,整個產蛋週期內腹膜炎、脫肛發病率和死淘率可能會上升,將造成高峰後產蛋下降快。為避免出現前期增料過急、雙黃蛋增多、脫肛雞增加的現象,在產蛋率達到5%後,遵循「前少後多」的原則按產蛋率每增加5%增料1次、將使用高峰料的時間由21天延長為25天或產蛋率達到75%時加到高峰料量。

10監測營養累積一般情況下,種母雞在20周時應至少攝入23300大卡能量和1250克平衡蛋白質,大約8150克全價飼料。25周時應至少攝入34800大卡能量和1875克平衡蛋白質,大約12200克全價飼料。

五、高峰後適時減料產蛋高峰後要減料,避免雞隻的脂肪積累太多。如脂肪積累太多,產蛋率下降會比正常水平快得多,而且受精率和孵化率也較低。連續5天雞群的產蛋率都無上升,說明已達到產蛋高峰。若連續兩週產蛋率不再增加,且每週按1%的比例正常下降時,須開始減料以防止母雞過肥。第一次減1-2克,以後每週減0.5-1克,每次減料3-4天后觀察產蛋率、減料後的體重和採食時間的變化。正常情況下,產蛋率每下降2.5%減1克料,減料總量為高峰期料量的8%-12%。30周後放鬆對體重的控制會明顯破壞40周後的產蛋效能、正常蛋重、蛋殼質量和受精率。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種母雞減料原則如下:1產蛋高峰產蛋率 79%,周產蛋率呈下降趨勢時,按6-8大卡/只?日減少料量,1周後再按4-6大卡/只?日減少料量,以後每週按2-4大卡/只?日開始減少料量,直至減少量達到高峰料量的10%。如果料量減少,產蛋率下降比預期的快,應將料量立即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並在5-7天后再嘗試減料。確保料量的變化適應環境溫度的變化。監測雞群吃料時間,將有助於確定料量是否適宜。2產蛋高峰產蛋率為80%-83%,周產蛋率呈下降趨勢時,按4-6大卡/只?日減少料量,1周後再按2-4大卡/只?日減少料量。3產蛋高峰產蛋率 84%時,雞群常常會體重不足,過量的減料會損害產蛋效能,且易造成抱窩和換羽。4高產雞群(產蛋率大於85%)的首次減料時間不能早於34周,35-50周逐漸減料至150克/只?日(412大卡/只?日),50周以後維持正常料量。六、小結產蛋期正確計算併合理新增高峰料量,高峰後適時減料,對於肉種雞適時達到產蛋高峰、維持產蛋後期產蛋率和受精率的持續穩定以及確保種雞發揮最佳生產效能,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生產中應細心觀察,以確保種雞穩產高產。

產蛋雞產蛋高峰的原因與對策

蛋雞養殖中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初產蛋雞沒有高峰期或進入高峰期非常緩慢,開產晚、上高峰的時間較長,產蛋率忽高忽低呈反覆狀,或在產蛋高峰期時(按日齡計算)無產蛋高峰(產蛋率維持

種雞產蛋後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種雞產蛋期的飼養管理包括產蛋高峰期、產蛋中期和產蛋後期三個階段。作為種雞場的管理者往往很注重高峰期和產蛋中期的飼養管理,而當產蛋高峰過後,往往疏於管理,使產蛋後期的生產

種雞產蛋後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種雞產蛋期的飼養管理包括產蛋高峰期、產蛋中期和產蛋後期三個階段。作為種雞場的管理者往往很注重高峰期和產蛋中期的飼養管理,而當產蛋高峰過後,往往疏於管理,使產蛋後期的生產效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為了使種雞的生產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提高生產效益,必須糾正

種雞開產到產蛋高峰期的標準化飼養

一瞭解以前的飼養及發育情況瞭解以前的飼養及發育情況,才能有準確的起點,正確制訂此期的飼養管理計劃,較直觀反映出飼養目標及實際生產情況。二後備雞在18周齡前後需轉群首先要制訂正確的雞群週轉計劃,準備好接納後備雞的種雞舍。因其自身的生理變化,故存在著

種雞生產中的飼餵管理

一飼餵的基本原則種母雞達到產蛋高峰前料量只能維持或增加,不能減少,產蛋高峰後料量逐漸減少,減少總量不超過高峰料量的10%~12%;種公雞一生中的料量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在產蛋高峰前,種公、母雞都不能減少任何營養攝入,作為一般原則,在雞舍環境溫度20℃的條

種雞產蛋效能異常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目前肉種雞產蛋效能異常主要表現在:開產日齡推遲、產蛋率上升緩慢、高峰產蛋率低、產蛋高峰維持時間短、產蛋率下降快等。現逐一分析如下:一開產日齡推遲現實生產中,有的雞群在26周才產第一枚蛋,有的甚至晚到2930周才見第一枚蛋,且產蛋率上升緩慢。1體重控制

種雞蛋期的體重管理

要實現蛋種雞群產蛋階段產蛋率週週達標的目標,首先要做好體重管理,維持最佳產蛋的體重標準,以最大限度發揮雞群的生產效能。一體重標準產蛋高峰期體重標準:標準體重50g,均勻度80%;產蛋中期體重標準:標準體重100g,均勻度80%。產蛋後期階段體重標準:標準體

父母代肉種雞脫肛的原因和應對措施

父母代肉種雞的脫肛多發生於初產期或產蛋高峰期,並多見於高產雞,造成產蛋期死淘率高。為了預防脫肛,必須瞭解發生脫肛的原因,對症採取措施。一脫肛的原因1體重超標,脂肪沉積過多育成期日糧中所含能量水平過高或上籠過早,雞運動不足,將導致脂肪沉積過多,造成

孵化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一、母雞產蛋量雞的產蛋量與孵化率指正有關,即雞群產蛋量高其孵化率也高;反應產蛋量的要素也一樣反應孵化率。二、種雞周齡母雞初月子的蛋孵化率低;在30周齡~42周齡產的蛋孵化率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