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蛋種雞產蛋後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種雞產蛋期的飼養管理包括產蛋高峰期、產蛋中期和產蛋後期三個階段。作為種雞場的管理者往往很注重高峰期和產蛋中期的飼養管理,而當產蛋高峰過後,往往疏於管理,使產蛋後期的生產效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為了使種雞的生產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提高生產效益,必須糾正傳統飼養管理觀念,加強產蛋後期的飼養管理,避免產蛋週期的過早結束。

1.適當限制飼餵降低消耗

產蛋後期管理的關鍵環節是實行限制飼餵,防止母雞過肥而影響產蛋效能的發揮.確保後期產蛋持續性良好。限制飼餵的原則是結合產蛋曲線進行試探}生減料,方法是:按每隻雞日耗料減少2.5g,觀察5~7天,看產蛋率下降是否正常(正常每週下降0.5%-1%)。如正常,可再減1~2g;若仍無異狀,還可再減3g。這樣既不影響產蛋,又可減少飼料消耗,減少換羽和防止雞體過肥。如產蛋率下降較快,須立即恢復飼餵量以免降低生產效能。相關實踐證明,減料一般應在產蛋高峰過後的4~6周,產蛋率較高峰期下降4%-6%時進行為宜。

2.分季節調整飼料營養

產蛋雞後期日糧營養應根據季節不同而變化。夏季氣溫高時,應適當減少能量飼料,增加蛋白質飼料,同時補充維生素c和碳酸氫鈉;冬季氣溫低於10℃時,則要適當增加能量飼料,提高飼料的代謝能水平。

3.適當補充飼料中鈣和維生素D3的含量

產蛋高峰過後,隨著產蛋率的下降,能量蛋白質水平可適當下調,但隨著蛋重的增加,雞體對鈣的需要量增加。建議每日下午3~4點,在飼料中額外新增貝殼粉,可以加強夜間形成蛋殼的強度,有效地改變蛋殼質量。新增維生素D3能促進鈣的吸收,同時也要避免雞隻採食量過低造成的產蛋下降,如貝殼粉的過量新增,使日糧的適口性下降,採食量下降。

4.刺激採食

據國外相關資料證明,為了保持雞群旺盛的食慾,種雞飼養中可以對雞群留有一定的空槽時間,一方面防止飼料長期在料槽存放,另一方面可避免雞產生厭食和挑食的習慣。同時根據雞群的「動態採食」現象,可以在每次喂料時邊喂邊勻,使料均勻分佈於料槽裡,喂料後約30分鐘左右要勻一次料,這是因為雞在喂料後的前10多分鐘內採食很快,以後就會挑食勾料,所以要進行勻料,並經常檢查,見到料不均勻的地方就要及時勻料。「留空槽刺激採食」的做法可以在產蛋後期實施,產蛋高峰期不建議使用。

5.定期稱重

管理者往往注重育雛育成乃至高峰階段的稱重,而忽視產蛋後期的雞群稱重,這種觀念須矯正。此階段的體重變化,對降低日耗,減少死淘和維持產蛋平穩下降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產蛋後期的雞群稱重大可不必每週進行,可相隔半月或者一月進行。根據數字變化,結合產蛋曲線,綜合考慮日糧中相關營養的調整。

6.及時淘汰低產雞、寡產雞

處於產蛋後期的雞群經過一段緊張的產蛋階段後,生理上不能滿足平均每日52g左右蛋重的支出,在產蛋下降的同時,容易發生猝死綜合徵及腹水綜合徵而導致死淘增加。這時要及時調整雞群的均勻度、淘汰無飼養價值的低產雞,以提高產蛋率,降低成本。

7.疫病預防和環境控制相結合

產蛋後期,由於雞舍長期使用,糞便比較集中,產生有害氣體濃度高,空氣質量差,各種細菌病毒滋生,容易引發大群的細菌性或病毒性疾病,種雞產蛋後期可能因免疫時間過久,抗體水平下降而引發傳染病,或因為管理不善致使種雞寄生蟲病的發生。因此,這階段應做好種雞群的環境衛生和帶雞消毒工作,以增強雞群對疾病的抵抗力。同時須根據抗體水平的變化適時補免,保證機體抗體水平均勻有效。

種雞產蛋後期飼養管理要點

種雞產蛋期的飼養管理包括產蛋高峰期、產蛋中期和產蛋後期三個階段。作為種雞場的管理者往往很注重高峰期和產蛋中期的飼養管理,而當產蛋高峰過後,往往疏於管理,使產蛋後期的生產效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為了使種雞的生產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提高生產效益,必須糾正

種雞產蛋後期飼養管理要點

日常管理1人員管理雞舍飼養員應相對穩定,儘量減少人員更換,減少由於人員操作流程不熟悉給雞群造成的應激。2飲水管理每15天用100ppm的高錳酸鉀消毒,消毒時最好用壓力泵從飲水管的進水端向出水端打入,以便將飲水管裡的雜質衝出,做到徹底消毒。3喂料管理

改善蛋種雞產蛋後期蛋殼質量和蛋重的對策

一基本情況蛋種雞隨著日齡的增長,尤其是到36周齡以後,蛋殼質量呈下降趨勢,55周齡以後可能導致薄殼蛋、沙皮蛋、畸形蛋比例增加,同時,產蛋後期由於產蛋率下降,使得蛋重變大,甚

肉雞中後期飼養管理技巧

作者簡介:田曉東(1971-),男,黑龍江綏稜人,大專,高階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服務方面工作。摘要:肉雞在中後期的生長髮育特點是發育快、長肉多、日採食量增加。

肉雞飼養中後期吃料不跟天的原因有哪些?

在肉雞飼養中後期會出現吃料不跟天的異常情況,如果吃料不跟天或體重不達標,那也就意味著生長速度慢,沒有吃進去那麼多飼料,則體重增長也肯定很慢。於是有人就問了,肉雞中後期吃

肉雞飼養中後期吃料不跟天的原因及應對辦法

養肉雞的同志都知道,在肉雞飼養中後期會出現吃料不跟天的異常情況。那麼,對於考核最終體重、考核肉來說,如果吃料不跟天或叫不達標,那也就意味著生長速度慢,沒有吃進去那麼多飼

肉食雞中後期的飼料管理

能量在提高增重速度和飼料轉化率方面起主導作用,後期催肥效果明顯。肉仔雞中後期應採取自由採食,增加食慾,提高採食量的做法。在中後期配合飼料中應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並新增油脂,儘量少用或不用糠麩類飼料。按飼養階段組成新的飼料配方時還必須注意以下因素:

肉雞中後期死淘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引起肉雞飼養管理中後期死淘率偏高的主要病理變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腹水症和大部分雞的心胞積液腹水症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方面通風不合理,有害氣味過大,氧氣供應不足,這些

雛雞飼養關鍵技術的五大要點

一、雞苗體重的選擇蛋重的70%約等於孵化出雛雞的重量,隨著種雞日齡的增加,蛋重增大,雞苗體重增大,由此通過雛雞體重回溯種雞周齡,並且通過後期跟蹤判斷所出現的問題。下表資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