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飼養中後期吃料不跟天的原因及應對辦法
養肉雞的同志都知道,在肉雞飼養中後期會出現吃料不跟天的異常情況。那麼,對於考核最終體重、考核肉來說,如果吃料不跟天或叫不達標,那也就意味著生長速度慢,沒有吃進去那麼多飼料,則體重增長也肯定很慢。於是有人就問了,肉雞中後期吃料上不來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跟大夥一起聊聊這個問題。
原因一:後期發生病毒病。由於管理等多方面的問題,造成雞群發生病毒病,短則一週,長則十天,雞出現落料、不增料的情況,雞越長越大,其實不增料就是落料。
病毒病一般都伴隨高燒發熱,病毒病過去後又有85%以上的雞會繼發混合感染,氣囊炎、包心包肝腹膜炎,造成飼料遲遲上不來。
其它病毒病如非典型性新城疫(千萬不要輕視非典型性新城疫對消化道的破壞!),在雞發燒的同時會出現較重的拉稀、綠便等情況,影響雞的採食量。
原因二:中期不控料。隨著籠養肉雞的發展,因為籠養方式控料的不方便,很多老闆就放棄了控料。對中期吃料過猛的雞群(25-35天吃料超兩天或兩天以上),一定要控料,尤其是外界氣溫低,雞採食最快的季節。
原因三:水線下水不暢。後期的雞越來越懶,站起來喝水都不願意動。如果我們的水線出水量每分鐘少於45ml,就會影響採食量——喝了兩口沒喝足,雞累了,趴下不喝了。也就是說,不用我們的水線全堵,也會造成雞不愛吃料
原因四:後期溫度過高,通風不足氧氣量不足。必須要明確一點的是,在寒冷季節,如果雞舍溫度沒有按標準溫度往下降,保溫過度,後期雞舍的通風就會成問題,或者我們的燃料成本就會大幅增加。
雞舍溫度控制過高會影響肉雞的採食,正常的溫度雞會正常採食,適當的低溫會刺激採食。如果我們的雞糞便正常,呼吸道正常,精神也正常,也沒有我們上面說的那幾種原因,就是吃不上料去,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溫度過高,通風量過小造成的氧氣量不足。
應對方法:按正常的溫度曲線調整溫度,該降的溫度降下來,後期增加通風才能水到渠成。
原因五:雞病原因造成的,如雞有腺肌胃炎的發生。這個問題不用多說,腺胃炎嚴重的雞群會出現全程吃不上料的情況,後期脾胃運化弱,腸道吸收更差,採食上不去。有料便,糞便稀。應對方法:前15日齡預防好腺胃炎,胃腸都好,雞想長不快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