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種雞開產到產蛋高峰期的標準化飼養

一 瞭解以前的飼養及發育情況

瞭解以前的飼養及發育情況,才能有準確的起點,正確制訂此期的飼養管理計劃,較直觀反映出飼養目標及實際生產情況。

二 後備雞在18周齡前後需轉群

首先要制訂正確的雞群週轉計劃,準備好接納後備雞的種雞舍。因其自身的生理變化,故存在著不穩定性,而轉群時易誘發嚴重的應激反應,在轉群前應使用抗生素、多維等抗應激藥物。雞群上籠時可稱重,再次按體重分大、中、小三群,分段裝籠,分別飼養。

三 體重控制

開產前因體成熟、生殖系統的發育和為繁殖期預儲部分營養的需要,體增重幅度變大,常在110克/只·周(因品種而異)。如中前期的後備雞限飼效果較好,體重處於標準下限,均勻度達85%以上,到20周齡時體重控制應趨於上限,則生產效能較好,可超過育種公司提供的某項生產指標;如開產後,各周產蛋率均可超3%~6%。因營養儲備的需要,適當的脂肪積累固然重要,但因其積累能力極強,易致過肥,需要很好地把握這一「稍重」尺度,適當地控制體增重。此時雞群在體重上存在個體差異,如是因其自身骨架大小的關係,則不能一味地抑制超重雞的增長幅度,也不能像催肥肉雞一樣快速提高過輕雞的生長速度,應遵從其自身發育的需要控制體重。

產蛋期體增重緩慢,並要保證其體重不減輕,這對於高峰期尤為重要。

四 飼料的調整

1 雞群進入預產期要更換成產蛋料

粗蛋白為16%~17%,代謝能11.50~11.72兆焦/千克,鈣3%~3.2%,有效磷0.45%。另外,在環境溫度變化時,雞的採食量呈負相關改變,相關1%,則採食量平均相差O.5%,雞每日所攝取的營養相應增減。夏季雞採食量減少,此時的日糧營養濃度比其他季節要有所提高。

2 視增重情況,結合投料計劃確定投料量

因要維持體增重的協調性,可在週末稱重後,視其增重情況結合投料計劃而確定投料量。如有分群,應按比例抽樣分別稱重,據此給予不同的投料量。實際給料時,稍提高較輕雞的增料幅度,而較重雞因其需料量較大,維持中等體重的增料幅度則達到適度控制體重的目的。一般開產前增料3~5克/只,而剛開產時10克/只以下,接近產蛋高峰則不超過5克/只;當產蛋率日遞增在2%以上時,達到40%即加喂高峰料,如產蛋率遞增很快,增料量需超10克/只時,可分解為2~3次增料量。

五 光照管理

依據光照對雞的作用機制:光照強度達到3瓦/平方米,光照時數在雞對光敏感的時間區內時(即給光後11~16小時),則達到刺激腦垂體分泌激素,促進卵泡發育,提高產蛋量的需要。實際給予光照時,開放式雞舍根據當地當時的日照時間,確定補光時數,一般在開產前四周作第一次較大的調整,如日照不足才可補光1小時,再逐周遞增0.5~1小時至產蛋高峰前1周達至416~17小時,以後保證不減少。

種雞產蛋期的體重管理

要實現蛋種雞群產蛋階段產蛋率週週達標的目標,首先要做好體重管理,維持最佳產蛋的體重標準,以最大限度發揮雞群的生產效能。一體重標準產蛋高峰期體重標準:標準體重50g,均勻度80%;產蛋中期體重標準:標準體重100g,均勻度80%。產蛋後期階段體重標準:標準體

種雞產蛋後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種雞產蛋期的飼養管理包括產蛋高峰期、產蛋中期和產蛋後期三個階段。作為種雞場的管理者往往很注重高峰期和產蛋中期的飼養管理,而當產蛋高峰過後,往往疏於管理,使產蛋後期的生產

種雞產蛋後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種雞產蛋期的飼養管理包括產蛋高峰期、產蛋中期和產蛋後期三個階段。作為種雞場的管理者往往很注重高峰期和產蛋中期的飼養管理,而當產蛋高峰過後,往往疏於管理,使產蛋後期的生產效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為了使種雞的生產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提高生產效益,必須糾正

父母代蛋種雞產前期管理的八項措施

1父母代蛋種雞產前期定義父母代蛋種雞飼養管理過程中,按照生長階段的劃分,一般將其113-154日齡段界定為產前期。這一階段是父母代蛋種雞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包括:生殖系統發育的高峰期,決定了雞群的高產水平;體能儲備關鍵期,決定了高峰維持時間;抗體儲備關鍵期

種雞產蛋期高峰料量的計算

種母雞按照能夠獲得正常體重生長曲線的飼餵程式飼餵,並加光刺激,才能適時開產。開產後的種雞必須定期增加料量,以獲取適宜的周增重、豐滿度及適時的開產時間和正常的生長髮育。種母雞產蛋初期必須增加體重,促進其最大限度地發揮產蛋效能,但如果此階段料量過大,將

種雞生產中的飼餵管理

一飼餵的基本原則種母雞達到產蛋高峰前料量只能維持或增加,不能減少,產蛋高峰後料量逐漸減少,減少總量不超過高峰料量的10%~12%;種公雞一生中的料量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在產蛋高峰前,種公、母雞都不能減少任何營養攝入,作為一般原則,在雞舍環境溫度20℃的條

冬季蛋雞產蛋高峰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蛋雞產蛋率達90%以上稱為產蛋高峰期。產蛋高峰期持續時間的長短,與全期產蛋量有密切關係。冬季是蛋雞最難飼養的季節,病多而複雜,由於外界溫度低,造成雞舍內環境溫度難以控制。對於蛋雞養殖戶來說,是個很大的考驗。一控制飼養環境1合理的光照制度隨著冬季自然

父母代肉種雞脫肛的原因和應對措施

父母代肉種雞的脫肛多發生於初產期或產蛋高峰期,並多見於高產雞,造成產蛋期死淘率高。為了預防脫肛,必須瞭解發生脫肛的原因,對症採取措施。一脫肛的原因1體重超標,脂肪沉積過多育成期日糧中所含能量水平過高或上籠過早,雞運動不足,將導致脂肪沉積過多,造成

蛋雞產蛋高峰期營養的需要

產蛋母雞的發育規律是:40周齡之前體重增長較快,2440周齡平均每日增重24克;此後,增重速度相對平衡並稍有增加。若產蛋高峰階段減重,則說明蛋雞體內的貯備動用過多,可能使產蛋率下降,產蛋高峰提前結束。母雞每天攝入的營養主要用於體重增長、產蛋支出、基礎代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