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壞死性腸炎的診斷與防治

相關閱讀:

雞壞死性腸炎的診治

雞壞死性腸炎又稱腸毒血癥,是由魏辱梭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近年來,該病在養雞生產中發生較多,但由於養雞戶和部分獸醫臨床人員對該病認識不足,常造成誤診,耽誤治療時機,從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筆者在近幾年臨診中經常碰到該病,現將該病的有關情況綜述如下,以供參考。

1流行特點

自然條件下僅見雞發生本病,肉雞、蛋雞均可發生,尤以平養雞多發,育雛和育成雞多發。肉用雞發病多見2-8周齡。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炎熱潮溼的夏季多發。

該病的發生多有明顯的誘因,如雞群密度大,通風不良;飼料的突然更換且飼料蛋白質含量低;在全價日糧中額外新增魚粉、黃豆、小麥、動物油脂等高能量或高蛋白質原料;不合理地使用藥物新增劑;球蟲病的發生;環境中的產氣芙膜梭菌超過正常數量等均會誘發本病。該病多為散發,發病後雞隻的死亡率與誘發因素的強弱和治療是否及時有效有直接關係,一般死亡在1%以下,嚴重的可達2%以上,如有併發症或管理混亂則死亡明顯增加。

2臨床症狀

有時排黃白色稀糞,有時排黃褐色糊狀臭糞,有時排紅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樣糞便,有的糞便混有血液和腸秸膜組織;食慾嚴重減退,減食可達5O%以上。

3剖檢變化

  急性時,病死雞呈嚴重脫水狀態,剛病死雞開啟腹腔即可聞到屍腐臭味。主要病變集中在腸道,尤以中、後段較為明顯。病死雞以小腸後段秸膜壞死為特徵。小腸顯著腫大至正常的2~3倍,腸管變短,腸道表面呈汙灰黑色,腸壁變薄,腸腔內充盈著灰白色或黃白色服樣滲出物,和膜呈嚴重纖維素性壞死。

本病與小腸球蟲合併感染時,除可見到上述病變外,在小腸漿膜表面還可見到大量針尖狀大小的出血點和灰白色小點,腸內充滿黑紅色服樣滲出物,粘膜呈現更為嚴重的壞死。

4鑑別診斷

根據臨診表現、剖檢病變等特點,不難作出診斷,但應注意與潰潰瘍性腸炎和小腸球蟲相區別。潰瘍性腸炎是由腸梭菌引起,特徵性肉眼病變為小腸後段和盲腸的多發性壞死和潰瘍,以及肝壞死;壞死性早腸炎病變則侷限於空腸和迴腸,肝臟和盲腸很少發生病變,藉此可把二者區分開來。壞死性腸炎僅小腸的中後段病變,-腸管因充氣而明顯膨脹增粗2~3倍,其他腸段無明顯變化;而小腸球蟲病的病變主要在中段,但腸壁明顯增厚,剪開病變腸段出現自動外翻等。另外,通過糞便塗片檢查有無球蟲也可得到鑑別。由於球蟲常與魏氏梭菌混合感染,所以應特別加以注意。

5治療

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黴素、新泰樂(磷酸鹽)、維及尼黴素、泰樂菌素、氨莘青黴素、桿菌膚、利高黴素、林肯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由於魏氏梭菌抗藥性很強,所以要迅速治癒,減少死亡和經濟損失,最佳的做法應是首先採取綜合防制措施,並按常規用藥治療,同時迅速採病料作細菌培養,做藥敏試驗,在此基礎上選用高敏藥物世進行治療,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滿意效果。由於雞壞死性腸炎易與雞球蟲病合併感染,故一般在治療過程中可適當加入一些抗球蟲藥。由於魏氏梭菌主要存在於糞便、土壤、灰塵、汙染的飼料、墊料以及腸內容物中。為了迅速控制本病,在施用高敏藥物的同時,還必須做好勤換墊料,及時清掃糞便;勤喂少添飼料,搞好欄舍及周圍的清潔消毒;對病死雞隻及時認真做好無害處理,病雞及時隔離飼養與治療。

肉種雞壞死性腸炎的防治

2010年9月中旬,某種雞場飼養的7周齡肉種雞出現零星死亡。經臨診觀察,病理解剖和實驗室檢查,診斷為壞死性腸炎。現將診治情況介紹如下:一基本概況該場本批雞共進8000套,分2棟雞舍平養,舍間相距22米,東西走向飼養面積750㎡的兩棟雞舍各4000套,雞舍設計為半封閉

肉種雞壞死性腸炎的診療

2010年9月中旬,江蘇省海安縣角斜鎮某種雞場飼養的7周齡肉種雞出現零星死亡,經臨床觀察、病理解剖和實驗室檢查,診斷為壞死性腸炎。一基本概況該場本批雞共進8000一套,分2棟雞舍平養,舍間距22米,東西走向、飼養面積750㎡的兩棟雞舍各4000套,雞舍設計為半封閉式

肉雞壞死性腸炎與球蟲病混合感染的診治

2012年10月,榮成某養殖戶飼養的8000只25日齡肉雞出現排稀便、夜間聚堆、癱軟等症狀,並出現零星死亡,前來求診。經綜合診斷,確定為壞死性腸炎與球蟲病的混合感染。一病原及流行情況壞死性腸炎的病原體為產氣莢膜梭菌,主要引起雞的散發性疾病,溫暖潮溼季節多發

雞壞死性腸炎致病機理

壞死性腸炎是雞群多見的疾病之一,這或許與雞的共同的消化構造有關,作為一種散發病,壞死性腸炎首要致使雞和火雞腸粘膜壞死。雞壞死性腸炎致病機理是如何的?又需求採用哪些防治辦法

如何防控壞死性腸炎

壞死性腸炎,是由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引起的雞和火雞腸黏膜壞死的一種散發性傳染病。其特徵是發病急、死亡快。該病也被稱為梭菌性腸炎、腸毒血癥和內臟腐爛病。一、流行特點該病主

壞死性腸炎的中醫治療思路

雞壞死性腸炎(necroticenteritis)是由A型或C型產氣莢膜梭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種主要侵害雛雞的疾病。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病、高死亡率和小腸黏膜壞死。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

壞死性腸炎研究進展

概況壞死性腸炎是由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常見的家禽腸道疾病,該菌是革蘭氏陽性厭氧桿菌。產氣莢膜梭菌可在15~50℃的溫度範圍內生存並可形成孢子,孢子能耐受100℃2小時,因此標準飼料加

蛋雞壞死性腸炎防與治

蛋雞壞死性腸炎是由A型和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種消化道傳染病,以病禽腸粘膜壞死的病理變化為特徵,主要發生於2-5周齡小雞,突然更換飼料,飼料中含魚粉,小麥過多,以及濫用抗生素造成腸道正常微生態環境破壞均可誘發本??臨床症狀:精神沉鬱、食慾下降、腹瀉,急性死

病從口入——重視雞場的飲水管理

在家禽的整個養殖過程中,壞死性腸炎和球蟲病等一直是影響腸道健康和家禽生產效能的主要疾病。壞死性腸炎是由腸內梭狀芽孢桿菌在腸道大量繁殖所引發的,它產生的毒性較強,毒素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