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重視雞場的飲水管理
在家禽的整個養殖過程中,壞死性腸炎和球蟲病等一直是影響腸道健康和家禽生產效能的主要疾病。
壞死性腸炎是由腸內梭狀芽孢桿菌在腸道大量繁殖所引發的,它產生的毒性較強,毒素會通過血液散佈全身,甚至引發全身感染。家禽在感染球蟲後,腸道黏膜受損,誘導腸道病原微生物吸附、定植在腸道內,從而引起其它疾病。這兩種腸道病的危害性非常大,一旦感染,在之後的整個生長期內,即使用藥有好轉,但時間一長或環境變差便很容易復發,不能形成永久性免疫力,很難治癒。
「病從口入」,在日常生產中尤其是飲水系統管理不善時,會在水管內壁產生生物膜且引起墊料潮溼,致使家禽發生壞死性腸炎和其它腸道疾病。因此,為了保證家禽的腸道健康,我們必須從飲水管理抓起。
1.定時沖洗水線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飲水系統是乳頭式封閉飲水系統,雖然它能保證飲水不被環境汙染,但管理者無法直接檢視飲水的清潔度,因此監控水質就變的比較困難。當飲水中的細菌長時間附著在飲水系統的管壁上時,就會形成一層生物膜,無論怎樣對飲水消毒,也很難將這些細菌全部清除。一旦細菌附著於管壁,就會分泌黏性物質形成生物膜,這時其它的病原體就會被吸引過來進行定植,生物膜就成了細菌名副其實的培養基。在生物膜破裂後,一方面通過飲水進入家禽體內,細菌會入侵腸道繁殖,引起腸炎;另一方面會造成水線乳頭堵塞或漏水,導致墊料潮溼,暴發球蟲等疾病。
每天用水線的反衝洗系統對其進行反衝洗,可以減緩病菌吸附管壁。每週必須定期用高壓水沖洗水線,不僅能衝出管道內的沉澱物,還可以抑制生物膜的產生,同時還需經常檢測水質和水速,以保證所有乳頭正常使用。在沖洗水線時,可以選用一些比較好的清洗劑,以便將管道內部擦洗乾淨,並徹底清除生物膜。
2.合理調節水壓
乳頭式飲水器的水壓應分佈均勻,這樣水輸出時不會造成浪費。水壓太低會導致家禽飲水量降低20%,水壓太高,家禽的飲水量也不會加大,只是乳頭排出的水較多,造成墊料潮溼。這樣首先容易產生氨氣,灼傷家禽的呼吸道黏膜,降低免疫應答,其次墊料溼度大利於病原微生物繁殖,尤其是易暴發球蟲病,從而激發梭狀芽孢桿菌在腸道黏膜的增殖,發生壞死性腸炎。所以應定期調節水壓以保證墊料始終處於蓬鬆狀態(手抓墊料成團,落地後即破裂散開),定期巡視禽舍,一旦發現有漏水的乳頭,立即進行修理或更換。
3.及時調節水線高度
隨著家禽的生長,水線高度應隨時調整。第1~2日齡,乳頭高度與眼睛相平,在育雛期讓禽脖與水線呈45°角,育成後呈75°角,這樣乳頭流出的水基本上都能流入家禽口中,而不會漏掉在墊料上。如果水線太低,家禽縮頭喝水,導致許多水漏到墊料,誘發細菌病和球蟲病。反之,水線太高,許多家禽喝不到飲水導致脫水、採食量減少、體重不達標。所以應每天按時觸控家禽嗉囊,當嗉囊中飼料長時間粘結在一起時,說明飲水不足,應趕緊查詢原因。
4.改善飲水質量
在適宜的溫度下,飲水中的細菌數量每20min可以翻一倍,可見細菌繁殖速度之快。一般採用酸化降低水的pH值,可以防止消化紊亂,促進酶解吸收,還可以在飲水中加入電解質,幫助家禽維持礦物質平衡,增強機體抵抗力和抗應激能量。實踐證明,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加強飲水系統的管理、保持環境條件的舒適和衛生,能夠促進家禽腸道健康,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
在嚴格做好飲水、飼料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礎上,注意觀察雞群的排洩物狀況,當出現腸道疾病症狀時要選擇合適的藥物及時控制,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