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壞死性腸炎的中醫治療思路

雞壞死性腸炎(necrotic enteritis)是由A型或C型產氣莢膜梭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種主要侵害雛雞的疾病。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病、高死亡率和小腸黏膜壞死。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雞壞死性腸炎的病位、病因病機進行分析,審證求因,在中獸醫理論指導下對該病在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進行辨證分析,根據證候確定治則,合理組方,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

1、臨床症狀

雞壞死性腸炎的自然發病日齡為2周齡至6月齡。自然發生該病時,病雞表現為明顯的精神沉鬱、食慾下降,不願走動,羽毛蓬亂,稀糞。病程短,病雞會發生急性死亡。

2、病因

腹瀉的病因比較多且複雜,涉及小腸或大腸的疾病都可能引起腹瀉。腸炎是指某段或全部腸道發生的炎症,根據發病部位的不同,腸炎可分為十二指腸炎、空腸炎、迴腸炎、盲腸炎和直腸炎等。通過病史調查、臨床症狀觀察和糞便檢查,腹瀉的臨床診斷首先要判斷病位在小腸還是在大腸。小腸性腹瀉的特徵是糞便量增加,排便頻率增高,但不出現裡急後重。雞壞死性腸炎的病變僅侷限於空腸和迴腸,盲腸幾乎沒有病變,所以該病的病位在小腸,屬於小腸性腹瀉。

3 病因病機分析

3.1 急性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

根據病程長短將腸炎分為急性腸炎和慢性腸炎兩種。根據炎性滲出物的性質和病變特點又將其分為以下5種類型:急性卡他性腸炎、出血性腸炎、化膿性腸炎、纖維素性腸炎、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是以腸黏膜壞死後,黏膜表面被覆一厚層纖維素性假膜為特徵的炎症,眼觀腸黏膜表面被覆的纖維素性假膜呈黃白或黃綠色,乾硬,不易剝離,故又稱固膜性腸炎。若強行剝離,則可形成潰瘍。鏡檢病變部位腸黏膜上皮完全脫落,大量滲出的纖維蛋白和壞死組織融合在一起,黏膜及黏膜下層凝固性壞死而失去其固有結構,壞死組織周圍的明顯充血、出血和炎性細胞浸潤。雞壞死性腸炎的大體病變:小腸質脆,充滿氣體,腸黏膜覆蓋一層黃色或綠色偽膜,有些偽膜結合得較疏鬆,有的結合得很緊,常描述為「土耳其浴巾」樣外觀。也報道有血斑,但出血不是本病的主要特徵。實驗雞感染產氣莢膜梭菌後3 h可見十二指腸和空腸黏膜增厚,色灰暗,感染後5 h便可見腸黏膜壞死,隨後可見腸黏膜出現嚴重的纖維素性壞死性,並形成白喉樣偽膜。由此認為雞壞死性腸炎屬於侵襲型腹瀉,並以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為主要特徵,辨證屬於瘀熱。處方時應注意涼血散血,行血則便膿自愈。

3.2 腸毒素性腹瀉

急性感染性腹瀉可分為腸毒素性、侵襲性及細胞毒性等三類。雞壞死性腸炎的病原為A型或C型產氣莢膜梭菌,為革蘭陽性、產芽胞的厭氧菌,可產生不同的毒素,與疾病的病變和臨床症狀有關。A型和C型產氣莢膜梭菌產生的α毒素、C型產氣莢膜梭菌產生的β毒素均與壞死性腸炎的腸黏膜壞死有關。因此雞壞死性腸炎不僅是侵襲性腹瀉,而且是腸毒素性腹瀉。針對腸毒素性腹瀉,處方時應清熱解毒、清熱燥溼和適當的苦寒攻下,協助機體清除體內毒素。

3.3 既吸收障礙,又分泌過度

腹瀉是糞便中水量增加而形成稀便,引起糞便中水分增加的病理生理機制包括分泌過度、滲透性改變和吸收障礙。腸道結構異常可導致吸收障礙,能破壞絨毛完整性的疾病都能引起液體、電解質和基本營養元素(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的吸收障礙。雞壞死性腸炎發病時,腸腔中存在大量的纖維素滲出物和細胞碎片,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腸腔內細胞膜最明顯的變化是囊泡缺失及微絨毛全部消失,可見有吸收障礙的病機。處方時應淡滲利溼。

細菌性疾病常發生分泌過度。機體正常時,小腸絨毛基部的細胞分泌液體和電解質,這些液體和電解質立即被絨毛頂端的成熟上皮細胞吸收,這個過程被稱為「雙向流動」。機體在正常狀態下腸道的吸收量總是超過分泌量,因此產生的是液體和電解質的淨吸收。雞壞死性腸炎發病時,液體分泌量受刺激而增加,從而抑制了小腸和大腸的吸收能力,使糞便中水分增多。雞壞死性腸炎有分泌過度的病機,處方時應苦寒燥溼、苦溫燥溼並用,減少分泌過度。

4、中獸醫治療NE的思路

因調氣則後重自除,而雞壞死性腸炎沒有裡急後重的症狀,故處方時應少用或不用行氣藥,如木香、檳榔、枳殼等。根據中獸醫理論進行辨證分析,發現雞壞死性腸炎病程為前期溼熱、中期瘀熱、後期急性虛證,治療時應根據大群的主要症狀靈活處方。

4.1、前期溼熱

《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記載「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溫病條辨》中記載「溼熱內蘊,夾雜飲食停滯,氣不得運,血不得行,遂成滯下,俗稱痢疾」。雞壞死性腸炎前期屬於溼熱。溼熱的治則以清熱利溼為主,必須辛以通陽,淡以滲溼,苦以徹熱。《溫病條辨》所講:「溼熱非辛不通,非苦不降,非淡不滲,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溫熱之一涼即退」。初起挾表者,治療用活人敗毒散;溼熱並重時,治療時芳香化溼、苦寒燥溼、苦溫燥溼和滲淡利溼的方法都適用,可以選用葛根芩連湯、加減芩芍湯、黃芩滑石湯、杏仁滑石湯等加減。

4.2、中期瘀熱

實驗雞感染產氣莢膜梭菌後,攻毒後1 h即可見到組織學病變,固有層輕度水腫,血管擴張,腸腔上皮細胞脫落,有時固有層中可見異嗜細胞和單核細胞。攻毒後3 h,腸壁出現明顯水腫,腸絨毛頂部上皮細胞脫落。攻毒後5 h,絨毛頂端上皮細胞層和固有層發生凝固性壞死,導致絨毛短縮。在壞死組織和固有層頂部可見大量細菌定植。腸血管嚴重充血,偶爾被透明血栓堵塞,到8~12 h,腸絨毛大量壞死,腸腔中有大量的纖維素滲出物和細胞碎片。雞壞死性腸炎的病理學變化是由中段腸道中產氣莢膜梭菌釋放的α毒素、β毒素導致。α毒素是一種磷脂酶C神經鞘磷酸酶,能水解磷脂,導致黏膜結構紊亂,因而激發花生四烯酸級聯反應,誘導炎性介質產生,如白三烯、前列環素、血小板凝集因子和血栓素。這些炎性介質可導致血管收縮、血小板凝集和心肌功能紊亂,最終導致急性死亡。β毒素可導致腸道黏膜發生典型的出血性壞死。雞壞死性腸炎中期表現血管充血、血栓堵塞、血小板凝集、出血性壞死,辨證以瘀熱為主,可用通腑祛瘀法。六腑以通為用,如有形積滯與溼熱等邪相搏,氣血壅阻,瘀熱內蘊,可致腑氣通降失常而為病,通腑祛瘀法主要用於瘀阻腸腑證。常用方藥為丹皮湯(丹皮、瓜蔞、桃仁、朴硝、大黃)、大黃牡丹皮湯(大黃、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甘草)加減。

4.3、急性虛證

王今達教授根據大量臨床實踐,總結出了中醫在危重證急救醫學領域的辨證施治應遵循「三證三法」,即熱證用清熱解毒法,瘀證用活血化瘀法,虛證用扶正固本法。在虛證方面,首先提出急性虛證的概念,本質上為邪實仍在、正氣已虛,由各種原因導致的在短時間內出現的陰陽、氣血、臟腑功能迅速衰退的證候,具有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存活率低的特點,有別於單純的虛證。急性虛證均存在血瘀證的臨床症候,實驗室檢查發現以內皮細胞損傷、微迴圈異常為基礎的血瘀證成為急性虛證的主證。雞壞死性腸炎後期是急性虛證,除了瘀熱的症狀外,還表現水洩、料糞和腸黏膜脫落。《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記載「澄澈清冷,皆屬於寒」。《傷寒論》中記載「少陰病,下利清谷,裡寒外熱者,手足厥逆,脈微欲絕」。雞壞死性腸炎後期的急性虛證主要表現在脾腎陽虛,可選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附子粳米湯或王清任急救回陽湯加減。

4.4、辨證施治

4.4.1 大群糞便以黏膿樣為主 病雞雞群的糞便呈黏膿性,汁黏而氣穢。小便短澀不利,大便溏而不爽。剖檢發現十二指腸和小腸前段的腸黏膜增生肥厚。黏膿樣便,屬於中醫溼熱範疇、熱重於溼的氣分之證。治療若誤汗則神昏耳聾,誤下則洞洩,誤滋則病深而難解。徒清熱則溼不退,徒祛溼則熱愈熾,熱重於溼,宜辛淡苦降清洩,達到溼開熱透、氣化溼行。以「上宣肺氣、中運脾陽、下通膀胱」為治療原則,可選用王氏連樸飲。

4.4.2 大群糞便以西紅柿樣為主 病雞雞群的雞糞中夾雜有西紅柿樣的糞便。剖檢發現十二指腸、小腸前段的腸粘膜增生肥厚,腸漿膜明顯可見穿透性的點狀、斑狀出血。西紅柿樣糞,相當於中醫的「糞如紅醬」,是溼熱的症候,熱重於溼、從氣分轉入血分,久病入絡,下利腹痛後重,或肛門熱痛,屬熱邪傳入厥陰,血液內耗,可選用白頭翁湯。

4.4.3 大群糞便以料糞為主 雞出現料便,要區分寒證的下利清谷和熱證的谷不化。料糞,過料,即中獸醫學表述的「完谷不化、下利清谷」,一是由於腸道溼熱下注,用藥宜黃芩湯;二是由於中焦寒熱錯雜,或是傷寒痞證,治宜辛開苦降,用藥宜半夏瀉心湯;三是由於腎陽不足,不能腐熟穀物,用藥宜烏梅丸或四逆輩。

5、小結

通過病史調查、臨床症狀觀察和糞便檢查,判定雞壞死性腸炎的病位在小腸,病因病機是屬於急性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侵襲性和腸毒素性腹瀉,既有吸收障礙,又有分泌過度。根據中獸醫理論辨證分析,審證求因,發現雞壞死性腸炎病程為前期溼熱、中期瘀熱、後期急性虛證,治療時應根據大群的主要證候特點靈活處方。

特別宣告:本文是雞病專業網中獸醫藥論壇區張彭蒲南所寫,如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是雞病專業網中獸醫藥論壇區張彭蒲南。如有全文或部分內容轉載,需徵求雞病專業網網站和作者本人的授權方可。

雞壞死性腸炎致病機理

壞死性腸炎是雞群多見的疾病之一,這或許與雞的共同的消化構造有關,作為一種散發病,壞死性腸炎首要致使雞和火雞腸粘膜壞死。雞壞死性腸炎致病機理是如何的?又需求採用哪些防治辦法

如何防控壞死性腸炎

壞死性腸炎,是由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引起的雞和火雞腸黏膜壞死的一種散發性傳染病。其特徵是發病急、死亡快。該病也被稱為梭菌性腸炎、腸毒血癥和內臟腐爛病。一、流行特點該病主

壞死性腸炎的診斷與防治

相關閱讀:雞壞死性腸炎的診治雞壞死性腸炎又稱腸毒血癥,是由魏辱梭菌引起的急性傳染?=?昀矗?貌≡諮?ι??蟹⑸?隙啵??捎諮??Ш筒糠質摶攪俅踩嗽倍願貌∪鮮恫蛔悖?T斐晌笳錚?⑽籩瘟剖被??傭?斐梢恍┎槐匾?木?盟鶚А1收咴誚?改炅僬鎦芯?E齙礁

壞死性腸炎研究進展

概況壞死性腸炎是由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常見的家禽腸道疾病,該菌是革蘭氏陽性厭氧桿菌。產氣莢膜梭菌可在15~50℃的溫度範圍內生存並可形成孢子,孢子能耐受100℃2小時,因此標準飼料加

蛋雞壞死性腸炎防與治

蛋雞壞死性腸炎是由A型和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種消化道傳染病,以病禽腸粘膜壞死的病理變化為特徵,主要發生於2-5周齡小雞,突然更換飼料,飼料中含魚粉,小麥過多,以及濫用抗生素造成腸道正常微生態環境破壞均可誘發本??臨床症狀:精神沉鬱、食慾下降、腹瀉,急性死

冬末蛋雞壞死性腸炎的預防

蛋雞壞死性腸炎是由A型和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種消化道傳染病,以病禽腸粘膜壞死的病理變化為特徵,主要發生於2-5周齡小雞,突然更換飼料,飼料中含魚粉,小麥過多,以及濫用抗生素造成腸道正常微生態環境破壞均可誘發本??臨床症狀:精神沉鬱、食慾下降、腹瀉,急性死

肉雞壞死性腸炎與球蟲病混合感染的診治

2012年10月,榮成某養殖戶飼養的8000只25日齡肉雞出現排稀便、夜間聚堆、癱軟等症狀,並出現零星死亡,前來求診。經綜合診斷,確定為壞死性腸炎與球蟲病的混合感染。一病原及流行情況壞死性腸炎的病原體為產氣莢膜梭菌,主要引起雞的散發性疾病,溫暖潮溼季節多發

肉種雞壞死性腸炎的診療

2010年9月中旬,江蘇省海安縣角斜鎮某種雞場飼養的7周齡肉種雞出現零星死亡,經臨床觀察、病理解剖和實驗室檢查,診斷為壞死性腸炎。一基本概況該場本批雞共進8000一套,分2棟雞舍平養,舍間距22米,東西走向、飼養面積750㎡的兩棟雞舍各4000套,雞舍設計為半封閉式

病從口入——重視雞場的飲水管理

在家禽的整個養殖過程中,壞死性腸炎和球蟲病等一直是影響腸道健康和家禽生產效能的主要疾病。壞死性腸炎是由腸內梭狀芽孢桿菌在腸道大量繁殖所引發的,它產生的毒性較強,毒素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