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毒素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黴菌毒素風險管理國際高峰論壇」系列報道之(七)
演講者:劉陽—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食品生物技術研究室首席科學家
演講主題:黴菌毒素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演講內容:
黴菌毒素作為黴菌的次級代謝產物,汙染作物廣,影響人畜健康和動物生產效能以及畜禽產品安全。例如,1960年,英國10萬多隻火雞因飼餵了被真菌毒素汙染的花生餅粉死亡。1974年,印度397人因吃了真菌毒素汙染的玉米發生急性中毒性肝炎,106人死亡;2004年肯亞123人死亡;1991年安徽13萬人因食用DON毒素汙染的小麥而發生急性中毒。黴菌毒素影響著食物鏈的所有環節,在近10年間,中國出口歐盟食品違例事件有28.6% 是黴菌毒素所引起,因此黴菌毒素防控成為國際研究熱點。
據研究,黃麴黴菌在我國各地均有分佈,其中以華東和華南地區最為嚴重;鐮刀菌毒素(嘔吐毒素、玉米赤黴烯酮、煙麴黴毒素為主)分佈在華東、中原及東北區域,其中嘔吐毒素的分佈重點為河北、山東、陝西、山西、江蘇、安徽、浙江。這是與各地的地理特點與氣候特種、作物種類相關的。通過選擇抗黴菌毒素的作物品種、防黴處理、小麥分選、除雜處理,結合加工脫毒工藝,可以有效去除某些黴菌毒素。通過酶的方式生物轉化黴菌毒素,具有高效、特異和不可逆性,也是處理黴菌毒素的有效途徑。
實驗室下一步研究工作側重,全國農產品加工原料真菌毒素及其產毒菌汙染調查;糧油真菌毒素安全控制技術研究;主要糧油產品儲藏過程中真菌毒素形成機理及防控基礎。這些工作將由31家研究單位協作完成。
同時在2014年5月19-23日,劉陽教授領導的課題組將在北京友誼賓館第一次在中國承辦國際黴菌毒素領域最權威的學術會議-世界黴菌毒素大會,藉此機會也表達了屆時歡迎國內外相關科技工作者參加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