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聚焦沙門氏菌——種蛋的沙門氏菌汙染

沙門氏菌汙染是種雞場要面臨的一個問題,這是因為如果種蛋及其內容物受到沙門氏菌的汙染,種蛋孵出的子代雛雞、進而引入該雛雞的雞場存在到汙染的可能性。

在過去一段時間中,沙門氏菌陽性種雞群很可能將汙染許多子代雞群或雞場,而且這種情況不只在一個國家出現。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們位居育種「金字塔」的頂端,也就是說處於曾祖代種雞水平,沙門氏菌通過此金字塔向下垂直傳播的後果可能會更加顯著,因為更多的雞群最終將受到汙染。

  常規篩查

此類種雞群的沙門氏菌篩選應該常規化,以便在雛雞孵出之前發現該雞群的沙門氏菌流行率,進而從管理角度來決定對這些雞群所要採取的措施。

站在育種金字塔越高的層次,雞群一旦受到沙門氏菌汙染將被淘汰的機率就越大。

如果雞場不存在沙門氏菌汙染,種蛋也將不會受到汙染,那麼與種蛋有關的控制措施也就不那麼意義重大。然而,對隨時使這些控制措施處於執行狀態存在很強烈的爭議,因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且沙門氏菌廣泛存在於周圍環境中,能夠隨時侵染雞群。

免疫接種可以減少雞群的沙門氏菌排毒水平,因而可以減少其垂直傳播。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沙門氏菌侵入免疫雞群,則可能需要更長的實驗室培養時間方才檢測出來。這是因為疫苗會干擾血清檢測,使它們在監測和檢測方案中無效。

而對於自然感染沙門氏菌的種蛋,其干擾率則相對較低(1/000或1/10000),因此雞群的早期檢測也不是很容易的。在沙門氏菌已在雞群中發生水平傳播前,可能還沒有檢測出來。基於這一原因,我們更傾向於監測孵化場中的混合樣本,而不是檢測單個子代雛雞。

那麼,讓我們現在來了解沙門氏菌是如何汙染種蛋的。

如果母雞腸道攜帶了沙門氏菌,而且該菌是侵襲型菌株,如雞白痢沙門氏菌或者腸炎沙門氏菌,細菌會進入雞的體內,並侵染生殖系統。母雞也能通過汙染的空氣浮塵感染沙門氏菌。有證據表明,公雞生殖道中也能發生沙門氏菌感染。

事實上,在種蛋產下前,沙門氏菌已侵入卵黃中,這是一個無法辯駁的事實。然而,最近有證據表明,在排卵後,沙門氏菌會被包入卵清蛋白的第一層中,隨後固定在卵黃與卵蛋白接壤處。輸卵管也能發生沙門氏菌汙染。沙門氏菌也可能透過卵黃膜,進入卵黃中或停留在卵清中,在適當的時候,被髮育中的胚胎吸收。有推測認為,卵黃中的營養物質可能會透過卵黃膜,供應鄰近的沙門氏菌。

  化學系統

在卵清和卵黃中有多種抑制沙門氏菌生長和繁殖的化學系統,其中包括溶菌酶系統。

如果母雞腸道攜帶了沙門氏茵,由於其身體構造的不足,使蛋殼在產蛋前或產蛋過程中更容易受到沙門氏菌汙染。其身體構造的不足是糞便和雞蛋最終都從一個孔道——洩殖腔排出。因此,我們就不難發現雞蛋殼的沙門氏菌是如何發生的。

在哺乳動物中,洩殖腔被分化成了陰道和直腸,二者獨立分開,這就大大降低了後代被糞便中微生物感染的風險。在蛋產出過程中,蛋內容物的溫度與母雞體溫相當,產出後開始變涼。

在變涼的過程中,雞內容物開始收縮,蛋殼孔間隙上的微生物也往往會被吸人內容物中。

但是問題顯而易見,種蛋需冷卻,所以在種蛋產出時或產出後不久,任何能減少蛋殼表面微生物汙染的措施都是極為有益的。

顯然,我們對洩殖腔無法採取什麼措施,所以我們應該將注意力放在雞的腸內容物和產蛋箱巢穴的環境上。

對於預防腸道內環境的汙染,這應首先要預防沙門氏菌侵入腸道,並利用可以減少腸道沙門氏菌數量的干擾措施(詳見後續介紹)。

而對於產蛋箱巢穴的環境,應確保巢穴內的物品清潔衛生,以及儘量縮短種蛋在巢穴內的停留時間。集蛋員工的雙手應定期消毒,在微生物學上地面蛋通常是最髒的,則應分開收集。

多種因素會影響沙門氏菌侵入蛋殼的能力,包括沙門氏菌數量、pH值、蛋殼的孔密度、溼度及蒸氣壓。

種蛋蛋殼的角質層和外膜能為種蛋提供一定的保護作用。當種蛋儲存溫度升高時,沙門氏菌侵入蛋殼的比例也隨之上升,這也可能是沙門氏菌進人種蛋內之後快速繁殖引起的。

孵化期的條件有利於沙門氏菌的存活和繁殖。由於很多沙門氏菌血清型並不使胚胎致死,這也就解釋了在孵化前和孵化後(通常80%~100%)採集的樣本沙門氏菌流行率差異巨大的原因。

在種蛋破殼前採集胚胎樣本,很少能發現沙門氏菌,但是在破殼後,15%~20%的雛雞呈沙門氏菌檢測陽性。

正確清洗種蛋可以減少種蛋表面沙門氏菌的數量,但是錯誤清洗方式,如浸泡式,或者噴霧清洗時錯誤的溫度梯度(降低),因有利於微生物汙染種蛋,可能會使汙染情況顯著加劇。

  儲存建議

20世紀90年代早期的研究表明,在種蛋儲存溫度較高時,沙門氏菌一旦侵入種蛋內(卵清),就能抵抗種蛋的防禦機制,而在儲存溫度較低時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由此得出建議,種蛋應儲存在較低的溫度下。需要注意的是,卵清蛋白對沙門氏菌生長的影響受其血清型決定,有些沙門氏菌血清型能在卵清蛋白中更好的存活。

因此,保持儲存溫度在推薦的水平也合乎邏輯,如果要延長孵化前的儲存時間(大於7~10d),則可以適當的降低儲存溫度。

另一種垂直傳播的途徑是沙門氏菌停留在蛋殼上,成為雛雞孵出後的汙染源。

很顯然,種蛋的消毒或燻蒸將可以除去種蛋表面的沙門氏菌,但是對於躲在糞便後的沙門氏菌,例如嵌在蛋殼孔隙中的糞便,會受到保護而使此類處理無效。

沙門氏菌會在出雛器中進行傳播,有研究表明,在擺放人工感染沙門氏菌種蛋的托盤上方的或下方的托盤中,高達80%甚至更多的雛雞可能會受到沙門氏菌的汙染。

種雞場沙門氏菌防控措施

種雞場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防控沙門氏菌病的發生:一、控制垂直傳播首先防止蛋在產後發生汙染,即保持產出的種蛋清潔、定時乾淨收集種蛋、立即進行消毒。然後種蛋應儲存在較低的

蛋雞沙門氏菌病防與治

蛋雞沙門氏菌病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雛雞和火雞的一種敗血性傳染?D殼俺適瀾縲苑植跡?韉爻S辛饜小?流行特點:2-3周齡內雛雞,沙門氏菌病的發病率高,死亡率最高,成雞主要呈隱性或慢性感染,但帶菌雞引起垂直傳播,病雞糞便及病雞種蛋是主要傳染源。臨床症狀

禽沙門氏菌病之「傷寒」

一、雞傷寒禽傷寒是由禽傷寒沙門氏菌引起雞和火雞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主要侵害1~5月齡的雞,尤以2~4月齡最易感。肝、脾顯著腫大,呈棕綠或古銅色,排黃綠色稀糞。流行特點本病主要

禽沙門氏菌病之「白痢」

雞白痢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雛雞和雛火雞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其特徵是雛雞的急性敗血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2周齡以內病雛死亡最多,2月齡以上雛雞發病輕、死亡率低,成年

我國種雞群雞白痢沙門氏菌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建議

一我國種雞群雞白痢血清學調查國務院頒佈的《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提出,2015年全國祖代以上種雞場的雞白痢沙門氏菌病達到淨化標準,2020年全國所有種雞場的雞白痢

禽副傷寒的防治措施

一病原引起家禽發生副傷寒的病原體是沙門氏菌屬的細菌,種類很多,已超過1000種。對人類及很多動物均能致病,其中常見的為害較大的有30多種。引起禽副傷寒的沙門氏菌常見的約有六、七種,最主要的是鼠傷寒沙門氏菌,其他如鴨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埃森氏變種、湯卜

雛雞沙門氏菌病的診治

一發病情況某養殖戶養4000只成年蛋雞,其後又從私人孵化場購進3000只1日齡的羅曼蛋雞,已注射過MD疫苗。第2天,雛雞精神稍差,5日齡出現死亡約200只,6、7日齡死亡數持續增加,8日齡時約死亡400只,達到高峰,第9天有所下降。雛雞均為急性死亡,無特殊症狀,共死亡12

肉雞沙門氏菌的防控與討論

河北省滄州黃驊市養殖戶商某,於2013年2月19日入雛820()只肉雞,前兩天雞群比較正常,2日齡死淘0.1%左右,11日齡發現雞群有蔫雞40~60只,採食量正常,當日死淘65只,22~30日齡混合感染嚴重。42日齡出欄,成活率79.26%,均重2.63kg/只。一防制措施和效果(1)

雛雞白痢桿菌的診治

雞白痢桿菌病是由雞白痢沙門氏桿菌引起的一種蛋傳性疾?Q糶災旨λ??牟糠種值翱梢源???醭齔??笤僂ü?橇稀⒁??冉?【???淥??Γ?傭?斐梢卟〉睦┥ⅰ3?ΤT?周齡左右開始發病,至2周齡時發病和死亡達最高峰。特徵性症狀是拉白色或黃白色粘性稀糞,常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