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種雞群雞白痢沙門氏菌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建議
一 我國種雞群雞白痢血清學調查
國務院頒佈的《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提出,2015年全國祖代以上種雞場的雞白痢沙門氏菌病達到淨化標準,2020年全國所有種雞場的雞白痢沙門氏菌病達到淨化標準。為進一步實現《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任務目標,為制定種禽場疫病淨化技術方案和評估考核管理辦法等提供科學依據,全面提高我國種禽健康水平,對全國曾祖代蛋雞場、祖代蛋雞場和國家級家禽基因庫禽白血病、雞白痢等3種主要垂直傳播性疫病進行了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
2011年我國部分曾祖代、祖代種雞場雞白痢抗體檢測結果很不理想,2012年很多種雞場進行了淨化,抽檢的部分曾祖代種雞場雞白痢抗體陽性率為0,但祖代種雞場仍然有部分雞出現雞白痢抗體陽性,我國地方品系基因庫雞白痢抗體陽性率很高,可能與地方品系雞的飼養模式密切相關。
2011~2013年曾祖代、祖代種禽場和地方品系雞雞白痢陽性率進行比較(見表1、2、3)可見,曾祖代種禽場除了2011年檢測陽性率較高外,2012~2013年檢測結果都比較好,陽性率為0;祖代種雞場持續保持雞白痢抗體陽性,但整體陽性率處於降低的水平,區域性雞場可能出現了反彈;家禽基因庫雞白痢抗體陽性率保持在很高的水平。雞白痢抗體陽性率整體處於下降水平,但是在這些種雞群中存在ALV、REV等不同病原的兩重或多重感染。
截止2014年8月8日對全國種雞群的最新調查顯示,檢測17個祖代種雞場血清樣品2 550份,總體陽性率為0.43%;檢測27種地方品系雞血清樣品1 526份,總體陽性率16.9%。
二 雞白痢防控策略建議
1 加強種雞的檢疫與淨化工作
目前尚沒有類似雞白血病的經典標準淨化程式,部分地區按照雞白血病淨化程式開展雞白痢淨化:出殼雛雞胎糞檢測和淘汰;六週齡育雛後期採集血清抗體檢測和淘汰;23~25周齡留種雞開產初期檢測和淘汰;40~45周齡留種前檢測和淘汰;種蛋的選留和孵化。
2 嚴格消毒
孵化場要對種蛋、孵化器和其他用具進行嚴格消毒。種蛋最好在產蛋後2小時就進行燻蒸消毒,防止蛋殼表面細菌侵入蛋內。
3 加強飼養管理
溫度、溼度、通風、光照應嚴格控制。
4 用藥策略
及時投藥預防,在雞白痢沙門氏菌流行的地區,雛雞出殼後可飲用2%~5%乳糖。不隨意用藥,按照藥敏試驗結果用藥。
三 分析與展望
從連續3年的檢測結果來看,我國種禽場雞白痢等疫病淨化工作任務十分艱鉅。建議政府部門依據規劃,並結合單病種疫病淨化工作實施方案和評估考核管理辦法,並選擇指導祖代以上種禽場淨化示範,逐步推進企業開展疫病淨化工作,實現正向種源淨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