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蛋雞沙門氏菌病防與治

蛋雞沙門氏菌病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雛雞和火雞的一種敗血性傳染病。目前呈世界性分佈,各地常有流行。 

流行特點: 

2-3周齡內雛雞,沙門氏菌病的發病率高,死亡率最高,成雞主要呈隱性或慢性感染,但帶菌雞引起垂直傳播,病雞糞便及病雞種蛋是主要傳染源。 

臨床症狀: 

3周齡以下雛雞,拉白色糊狀稀糞,死亡率高,肛門周圍羽毛被白色稀糞汙染,粘固,死亡率高,發出「吱吱」尖叫,病雛呼吸困難,張口喘氣。 

剖檢變化: 

肝、脾腫大數倍,有許多大小不一灰白色或灰黃色壞死點。肝破裂,出血。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腫,肺臟有灰黃色結節。卵巢出血壞死,卵泡變性,輸卵管中有尿酸鹽沉積。 

預防與治療: 

1、保證雞群各個生產階段,飼料、飲水、空氣、環境的清潔衛生。 
  2、加強飼養管理,保證良好營養,欄舍適宜溫度,密度,通風,儘量減少不良刺激。 
  3、預防垂直傳播,不從疫區引進雞苗。 
  4、治療藥物 發病後可用阿莫西林、頭孢噻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左旋氧氟沙星治療。 

雛雞沙門氏菌病的診治

一發病情況某養殖戶養4000只成年蛋雞,其後又從私人孵化場購進3000只1日齡的羅曼蛋雞,已注射過MD疫苗。第2天,雛雞精神稍差,5日齡出現死亡約200只,6、7日齡死亡數持續增加,8日齡時約死亡400只,達到高峰,第9天有所下降。雛雞均為急性死亡,無特殊症狀,共死亡12

聚焦沙門氏菌——種蛋的沙門氏菌汙染

沙門氏菌汙染是種雞場要面臨的一個問題,這是因為如果種蛋及其內容物受到沙門氏菌的汙染,種蛋孵出的子代雛雞、進而引入該雛雞的雞場存在到汙染的可能性。在過去一段時間中,沙門氏

禽沙門氏菌病之「傷寒」

一、雞傷寒禽傷寒是由禽傷寒沙門氏菌引起雞和火雞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主要侵害1~5月齡的雞,尤以2~4月齡最易感。肝、脾顯著腫大,呈棕綠或古銅色,排黃綠色稀糞。流行特點本病主要

禽沙門氏菌病之「白痢」

雞白痢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雛雞和雛火雞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其特徵是雛雞的急性敗血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2周齡以內病雛死亡最多,2月齡以上雛雞發病輕、死亡率低,成年

種雞場沙門氏菌防控措施

種雞場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防控沙門氏菌病的發生:一、控制垂直傳播首先防止蛋在產後發生汙染,即保持產出的種蛋清潔、定時乾淨收集種蛋、立即進行消毒。然後種蛋應儲存在較低的

我國種雞群雞白痢沙門氏菌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建議

一我國種雞群雞白痢血清學調查國務院頒佈的《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提出,2015年全國祖代以上種雞場的雞白痢沙門氏菌病達到淨化標準,2020年全國所有種雞場的雞白痢

禽副傷寒的防治措施

一病原引起家禽發生副傷寒的病原體是沙門氏菌屬的細菌,種類很多,已超過1000種。對人類及很多動物均能致病,其中常見的為害較大的有30多種。引起禽副傷寒的沙門氏菌常見的約有六、七種,最主要的是鼠傷寒沙門氏菌,其他如鴨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埃森氏變種、湯卜

肉雞沙門氏菌的防控與討論

河北省滄州黃驊市養殖戶商某,於2013年2月19日入雛820()只肉雞,前兩天雞群比較正常,2日齡死淘0.1%左右,11日齡發現雞群有蔫雞40~60只,採食量正常,當日死淘65只,22~30日齡混合感染嚴重。42日齡出欄,成活率79.26%,均重2.63kg/只。一防制措施和效果(1)

雞副傷寒病原學

引起雞副傷寒的沙門氏菌是血清學上相關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不產生芽胞。大小通常為0.4~0.6m1~3m,它們偶爾可形成短絲。雞副傷寒沙門氏菌正常帶有周鞭毛,能運動,但在自然條件下也可碰到帶或不帶鞭毛的不運動的變種。本病原體為兼性厭氧菌,易於在普通肉湯或瓊脂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