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沙門氏菌的防控與討論
河北省滄州黃驊市養殖戶商某,於2013年2月19日入雛8 20()只肉雞,前兩天雞群比較正常,2日齡死淘0.1%左右,11日齡發現雞群有蔫雞40~60只,採食量正常,當日死淘65只,22~30日齡混合感染嚴重。42日齡出欄,成活率79.26%,均重2.63kg/只。
一 防制措施和效果
(1)雞群於4~8日齡飲水,加腸杆必治(100千克水/瓶)。9~13日齡上午欣富康(200千克水/瓶),下午禽元康(200千克水/瓶)。於14~16日齡信必妥200只/瓶飲水,大群投服活力健 寡聚糖多維。
(2)雞場採取隔離消毒措施:場區用5%火鹼、白灰消毒,死雞每天進行無害化處理。嚴格挑選病雞蔫雞,50℃溫水每天2次安滅殺、聚維酮碘交替帶雞消毒。
(3)5~9日齡發病高峰每天死淘2%~3%,23日齡時每天死淘0.61%左右,24日齡因繼發流感,呼吸道症狀加重,混合感染嚴重,經肝臟塗抹、瓊脂培養、藥敏試驗證明恩諾沙星高敏,故25、26日齡晚注射恩諾沙星 干擾素 柴胡注射液,31日齡趨於正常,28~30日齡應用呼通(主要成分為薄荷油,500千克水/瓶)輔助治療呼吸道症狀效果明顯。整個過程採食量穩步上升。
(4)取病料接種培養,對分離細菌進行形態學鑑定,通過生化試驗、動物迴歸試驗等手段確診所分離細菌為沙門氏菌。
二 討論
由於本病具有垂直傳播、發病雛雞死亡率高等特點,給孵化場和養殖場造成嚴重損失,因此作好本病的防制顯得尤為重要。據刁有祥圖譜說明,肉仔雞感染沙門氏菌,認為種蛋被沙門氏菌感染。所以養殖戶應做好以下三點:(1)養殖戶要從健康的無雞白痢的雞場引進雛雞。(2)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蠅蛆、老鼠等傳播媒介。(3)選用衛生安全的飼料,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雞群的體質。
早期感染沙門氏菌後雞體免疫力下降,極易感染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的預防,仍應以雞場生物安全為主。發生感染後發現越早,診斷和處置就越及時陝速,養殖戶的損失就會越小。干擾素的使用時效:雞群發生病毒性疾病的3天內,飲水或者肌肉注射效果最好。否則,效果都不會理想。
此病的發病過程,一般在進雛後第3~4天是死亡高峰,憑此可以幫助判斷預後,若是大群精神狀況明顯不好,及時進行全群淘汰處理;若是大群較好,採食還行,就及時淘汰病雞,做好帶雞消毒,選用較穩妥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