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呼吸道病,為什麼建議養戶夜裡一定要「聽音」?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畜禽一年四季發生的呼吸道疾病,如今已是四季常發的、獸醫臨床最常見的、有時又比較難以防控的疫病,不是嗎?尤其是,在每年的秋冬季和春季,畜禽呼吸道病更是不分地域、不分養殖畜禽品種頻繁發生。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不會造成大批死亡,但是它給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創造了條件。
比如說,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巴氏桿菌等順呼吸運動途徑,經外界空氣呼入而進入鼻腔、咽喉、氣管、細支氣管、肺(禽還有氣囊)等呼吸系統,在不同部位駐紮下來、繁殖。
在上呼吸道和主要損害上呼吸道,並造成炎症、組織或血液滲出和區域性病變等,則多造成上呼吸道病。臨床治療多用強力黴素、泰樂菌素等,這些主要在該部位分佈和作用的藥物。對於那些病原微生物在下呼吸道和肺部安營紮寨的致病菌來說,它們主要侵害和損壞支氣管、細支氣管和肺等組織及粘膜的完整性,造成滲出、積液、出血、死亡細胞和剝落組織凝聚成痰等病變。
那麼,在這個部位的呼吸道疾病的治療,用泰樂菌素和強力黴素就抓瞎了。這個時候,應該使用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大觀黴素等在支氣管、細支氣管和肺(氣囊)等分佈的藥物組方治療,才能收到比較好的用藥治療效果。而且,這個時候最好不要發生呼吸性病毒的入侵,如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等,一旦呼吸道病與這些病毒攪合在一起,那將是一個比較難治或治療過程比較漫長的過程。
特別是再遇到機體相應抗體低下時,那種病毒混感多種細菌、支原體等的疾病,體內微觀世界將是一個天下打亂、混戰的場面,機體的各種免疫因子、細胞和機能真是應接不暇。這種情況下,除了緊急免疫接種相應疫苗保護大群之外;降低死亡率、死亡損失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臨床獸醫根據診斷情況,開具相應的科學處方用藥治療了。
因此,通過以上對呼吸道病發展歷程的分析,我們知道:呼吸道病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才越好防控、投入的藥費越低;對畜禽養殖造成的損害和損失才會最小,那麼養殖效益也會最好。但是,畜禽呼吸道病早期階段,在獸醫診斷的實際臨床中,亞健康的畜禽呼吸道臨床症狀多表現不明顯,若不是專業、仔細、細心和有經驗的執業獸醫,是很難準確診斷的。
因為絕大部分普通獸醫和所有養殖者,他們發現畜禽有呼吸道病時,疾病已經過了潛伏期了,進入發病階段了。對那些處於潛伏期、萌芽狀態的呼吸道病,在畜禽養殖生產中,在你、它和環境都很清醒的大白天,你幾乎看不到畜禽臨床有任何呼吸道病的症狀表現。
而只有在晚上、夜深人靜,人、動物和環境都很安靜的時候,你仔細去聆聽、感知動物們的呼吸聲,才會發現動物群體中有那麼幾隻動物表現呼吸不順、呼吸困難的喘鳴、呼吸氣流拉響音等。這究竟是為什麼?為什麼白天根本就發現不了,而必須在晚上、且特別的時間段,那些有呼吸道病的畜禽才偶爾表現臨床症狀?
這是因為畜禽畜禽做呼吸運動時,呼吸道的通氣功能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性。白天呼吸道的阻力最小,而夜深人靜、尤其是凌晨時,則呼吸道的阻力最大,畜禽呼吸道病常在夜間或凌晨發病、或病情惡化。這主要與畜禽呼吸生理的晝夜節律性有關。這種節律性,大致以24h為基本時間單位而發生的生理、呼吸的週期變化。
畜禽的體溫、血壓、激素分泌等都存在晝夜節律,它調節動物們的基本生理活動。所以,人們通過研究發現畜禽的呼吸運動存在日間和夜間的差異。從微觀、生理生化的角度來講,對那些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畜禽來說,呼吸困難的臨床表現夜間比白天嚴重的主要生理因素是:夜間,畜禽交感和副交感平衡的失調,腎上腺素水平降低,β2腎上腺素受體數量減少與功能減弱,迷走神經緊張性夜間增加;以及皮質醇、IgE、自由基、細胞因子等物質呈晝夜節律性變化。
同樣,氣道炎症的夜間增強,也是導致夜間畜禽呼吸困難加重的的重要因素。因此,對畜禽呼吸道病治療的給藥時間來說,傍晚給藥或晚上六七點給予呼吸道病藥,比在早上六七點鐘或上午給藥更切合呼吸道病藥的臨床藥理,更有利於呼吸道病藥的作用發揮和藥效表現。尤其是對那些呼吸道病的對症藥物,白天使用基本就沒什麼明顯的臨床治療效果,所以臨床藥理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對它的學習和了解,更有利於用對藥、用好藥、用出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