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養雞,夜間時段管理不能疏忽!

雞的全程飼養有一半的時間在白天一半的時間在夜裡,我們都能在白天全力以赴的去照顧它。但是夜間管理總有疏忽,雖然夜間有控光的時間,那時雞趴下休息不吃不喝,但引起雞疾病的直接原因90%來自夜間的管理疏忽。

忙了一天的人們到了晚上都累了,就是勉強的往下撐也就到0點就不錯了,人不是機器,需要休息來恢復體力、精力。可是你的一覺醒來可能就幾個小時或者半宿過去了,睜開眼一看,慌了,壞了,太多的失誤來在我們的一小覺中產生。所以說養好雞就得抓好管理,尤其是夜間的人在睏乏的時候的管理非常重要。

在此我希望我們每一個養雞人計劃好自己一天中的工作,白天儘量抽出一點時間休息一會,保證精力,才能在晚上多多照顧我們的雞群,哪怕就是你多起來幾次也可能更加及時的發現雞群、雞舍甚至天氣的一些異常。及時調整了,我們的雞才不至於出現以上我說的各種不正常,才能避開很多的應激對雞造成的影響,減少雞的發病,才能最大程度的從養雞上多賺錢!

下面我總結了夜間我們對雞群管理都有哪些注意的事情。

1. 雞的分佈 雞的狀態:看雞施溫在這裡相當重要,分佈如何?張口的比例?活動的情況。從這幾點分析供溫是不是合適。

2.雞舍氣味 有無缺氧:看出通風情況。

3.呼吸道發展: 能瞭解呼吸道的變化,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4.觀察糞便:瞭解腸道情況,做到早發現早投藥,降低損失,少藥費。

5.天氣變化、風向風力:這些都對雞舍有相當的影響,必須對此十分敏感,不管白天晚上。

6.飲水用藥、加料在夜裡必須要做的工作,不能疏忽。

7.凌晨3點以後這是人最疲憊的時候,也是室外溫度最低的時候。很多雞群是在這個時間疏於管理引起發病

8.控光時間:這時雖然雞休息了卻不是人休息的時候,雞舍一關燈雞的活動停止,雞舍溫度開始下降,如果溫度不足以達到雞群需要的溫度雞,就容易受涼,引發呼吸道或者加重了呼吸道的發展,給治療加大了難度,增加了成本。所以必須啟動加溫裝置,進行供暖。

當然夜間管理還有很多很多專案和關鍵點。這就更要根據雞的不同的日齡、不同階段,結合全天的管理進行。做好白天工作的同時,千萬不能忽略了夜間的管理。

夏季溼簾的開放時間一定要謹慎,白天不早開啟!夜間慎用溼簾!

事實是,是隧道通風的現代化雞舍中,風速產生了絕大部分的冷卻......而不是來自雞舍的溼簾。風速是雞群冷卻降溫的最主要手段,溼簾是第二位的!要明確的是,我們並不是勸你也不要安裝溼

養雞生產中容易疏忽的幾個問題

一及時斷喙斷喙主要是為了防止雞群發生啄羽、啄肛等惡癖,通常在6~12日齡進行。斷喙前兩天應在飼料中新增維生素c、維生素K,防止斷喙時出血和雞體產生應激;斷喙時應將雞頭略向刀片方向傾斜,使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斷喙後3~5天應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抗應激

呼吸道久治不愈全是因為管理疏忽

有經驗的養殖戶都知道,夏季雞群最愛鬧腸道問題,所以重點防控也在腸道上,但是到了30日齡後,雞群出現呼吸道機率增高,幾天不增料或採食量下降很快。這樣的養雞場注意啦!禽舍的環境

蛋雞飼料浪費「7劣」

蛋雞飼養成本中,飼料成本約佔70%以上,而因飼養觀念及環境、籠具等細節管理的疏忽,會無意間造成飼料的浪費,在養雞微利的今天,如何避免飼料的浪費無疑對養雞盈利至關重要。1、手工

養雞一定不能不防傳染性鼻炎!

在蛋雞養殖場中,比較常見的一類呼吸道雞病就是雞傳染性鼻炎,該病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季節性較強,通常秋冬季節常發生,與養殖場中的飼養管理不當也有很大的關係,各個年齡段

產蛋雞管理大小事——日常管理

1、經常觀察雞群觀察雞群的目的在於掌握雞群的健康與食慾狀況,檢出病、死、淘汰雞,檢查飼養條件是否合適。觀察雞群最好在清晨或夜間進行。夜間雞群平靜,有利於檢出呼吸器官疾病,

防治產蛋雞猝死五招可用

產蛋雞猝死症,是當今蛋雞生產中以籠養雞夜間突然死亡或癱瘓為主要特徵的疾病。裝籠不久的新開產母雞和高產雞易發。臨床表現急性病雞往往突然死亡,初開產的雞群產蛋率在20%~60%之間

不同時間段通風管理要點及多發病分析

秋冬季,日常白天溫度可達到25度左右,到了夜間又會降到10度左右甚至更低。如此大的波動,給雞舍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白天隨著溫度升高,可能需要調整到夏季的通風模式。夜間隨著溫

春季養雞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高原不宜飼養肉雞】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空氣稀薄,氧氣少,不能滿足肉雞對氧和熱量的需要,加重了心肺負擔,血管透性增加,體液外滲,造成腹腔積水,不能盲目在高原飼養肉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雞免疫接種期不宜用消毒藥】雞免疫接種7天~10天內禁止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