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蛋雞管理大小事——日常管理
1、經常觀察雞群
觀察雞群的目的在於掌握雞群的健康與食慾狀況,檢出病、死、淘汰雞,檢查飼養條件是否合適。觀察雞群最好在清晨或夜間進行。夜間雞群平靜,有利於檢出呼吸器官疾病,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分析原因,採取措施。雞的糞便可以反映雞的健康狀況,要認真觀察,然後對症處理,如巧克力色糞便,則是盲腸消化後的正常排洩物,綠色下痢可能是消化不良、中毒或雞新城疫引起,紅色或白色可能是蛔蟲或絛蟲病引起。
2、及時淘汰病雞與停產雞
通過經常觀察,及時淘汰病雞與停產雞,既可以減少浪費飼料,提高經濟效益,還有利於及時發現與防治雞病。淘汰停產母雞,可參考下列情況:
①淘汰7月齡仍未開產雞,這些母雞一般表現是恥骨未開張,喙、脛黃色沒褪,全身羽毛完整有光澤,腹部有硬快脂肪;
②淘汰開產後換羽早的母雞。
3、防止應激,保持環境穩定
良好而穩定的環境條件,對正在產蛋的母雞十分重要。特別是現代優良品種,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任何環境條件的突然變化都能引起應激反應,如抓雞、注射、斷喙、換料、停水、光照改變、燈影晃動、新奇顏色、飛鳥竄人等,都可能引起雞群驚亂而發生應激反應。
產蛋母雞應激反應表現各不相同,突出的表現是產蛋量下降、產軟蛋、精神緊張、不吃食、亂撞引起內臟出血而死亡,這些表現常需要數天才能恢復正常。防止應激反應除採取針對性措施外,應制定雞舍管理程式,包括光照、供水、供料、清潔衛生、集蛋等,並嚴格實施。雞舍應固定飼養員,操作時動作要輕要穩,儘量減少進出雞舍次數,保持雞舍環境安靜。要注意雞舍外部的環境變化,減少突然發生的事故。調整詞料要應逐步過渡,切忌突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