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不同時間段通風管理要點及多發病分析

秋冬季,日常白天溫度可達到25度左右,到了夜間又會降到10度左右甚至更低。如此大的波動,給雞舍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白天隨著溫度升高,可能需要調整到夏季的通風模式。夜間隨著溫度的下降需要調整到最小通風模式。

其實秋冬季的通風簡單的一句還概括:「要把白天當夏季管理夜晚當冬季管理」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什麼時間轉化兩種模式?怎麼轉化?以下大概分為這幾個時間段。

升溫期(7:00-12:00)

(1)7:00-9:00這個時間段的外界溫度變化小幅度上升,然而隨著溼度的是下降、體感溫度的降低,風機開啟原則為風機不動,開啟時間延長,防止雞群通風過大。

(2)9:00-13:00這個時間段外界溫度會迅速上升、溼度的下降,雞舍內溫度上升。由時間控制準換的溫度控制,通風量加大,調整進風口的面積。

高溫期(13:00-16:00)

這個時間段段溫度是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時候,此階段通風主要以降溫為目的,加大通風量,提高舍內風速,溫度高於目標溫度6度可開啟水簾,轉為混合通風,高於目標溫度8度可關閉小窗,完全由水簾進風,主要負壓不要過高。

降溫期(16:00-24:00)

這個階段屬於快速降溫階段,但是因為溫度下降仍然偏高,溼度扔處於低狀態,此時計算體感溫度,提前縮減風機,如果此時處於目標溫度,應走最小通風模式。

低溫期(01:00-6:00)

後半夜,此時溼度已經上來,所以時控時間要相對於前半夜適當增加,這個階段屬於溫度的平穩期,仍以換氣為主,要注意清晨的風向,關注北風。

最近走訪了一些養雞戶,普遍現象是20多天的雞起呼吸道,不好治,但是先期不減料,不死雞,用過藥之後呼吸道症狀減輕。

到了35天左右,打焉雞逐漸增多,呼吸道越來越重,陸續出現怪叫,張口呼吸,死亡增多,減料,拉稀等一系列症狀。

筆者給這一系列症狀總結為:溫和型禽流感繼發桿菌、支原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混合感染,還有部分雞群出現肝淤血、變黑,腎臟腫大、出血、壞死。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眾所周知,禽流感新城疫病毒已經普遍存在各大雞場已經散養戶家中,只是發病的契機不同,是否發病取決於雞群的抗體水平,雞舍的條件,飼養管理水平,以及疫苗的預防藥物的預防等等。一旦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給疾病帶來了機會,有時甚至讓你防不勝防。

我們不得不重視起來!

北方的深秋早上10度左右,中午甚至20度,到了太陽落山以後又下降到個位數,夜間就不知道冷到什麼程度了,很多雞群都是在夜間(尤其是凌晨1、2點左右)感染了賊風得的病,因為這個時間段是最冷的時候,氣壓也低,養殖戶的注意力處於最低時段,就給病毒帶來了機會,筆者以為,夜間的溫度一定要比白天高1到2度,陰天要比晴天高1到2度,颳風天要比沒風天高1到2度,因肉雞對天氣的變化很敏感,我們養肉雞相當於養三歲以下的小孩,一定要照顧周全,因他們抵抗力真的很弱,弱到你都無法接受,既然選擇養肉雞,就有一種養孩子的準備。

就流感的症狀來說,我們往自己孩子身上聯想一下,起初是發燒,白天吃了退熱藥,燒退了,到了晚上又高燒,因為什麼?

因為有病毒感染,體內有炎症,我們應該首先抓住退燒,消炎,抗病毒,可是病毒這東西從來不配合我們,就連打點滴都不能把他怎麼樣,當然我說的是小孩,那如果是雞呢,又不能打點滴,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只能綜合用藥,原則就是中西藥退熱,中西藥抗病毒,西藥消炎,一定要選用你認最好的藥,只顧便宜上了不但沒效果,還耽誤了病情的最佳治療時期,所謂的消炎藥就是針對桿菌和呼吸道效果最敏感的藥,如果這個時候呼吸道流感沒控制住,接下來就是堵肺堵氣管,死亡成倍增加,就連扎針都無法控制。

秋季不同時間段肉雞通風管理要點和多發病分析

秋季,常白天溫度可達到25度左右,到了夜間又會降到10度左右甚至更低。如此大的波動,給雞舍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白天隨著溫度升高,可能需要調整到夏季的通風模式。夜間隨著溫度的

深秋雞場控溫和通風的四要點時間點及雞舍溫度控制

深秋後,天氣變涼,晝夜溫差大,晝夜溫差可達10-15℃,對雞群的冷熱應激較大。下面就簡單的和養雞朋友們談一下,秋天,雞場雞舍管理的4大注意事項:1、早晚防涼初秋,早晚溫度低溼度

現代籠養肉雞春季通風管理要點

春季氣候多變,乾燥多風,同時溫差較大,疫病多發。對於肉雞養殖,春季管理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那麼如何合理掌握春季養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降低養殖風險。就變得尤為重要。那

梅雨季節種雞飼養管理要點

梅雨季節是種雞飼養管理中一個重要的轉折時間段,各生產單位應把工作重心逐步從防寒保暖轉向防暑降溫,迎接夏季的到來。此階段的種雞生產涉及的細節工作較多,筆者根據以往的生產經驗,總結這一時間段的工作要點,供廣大同仁參考。1、飼料保管,防止黴變梅雨季節,空

春季蛋雞舍通風管理:做好程式、時間和空間三個適宜

春季的主要天氣特點為多風、乍暖還寒和晝夜溫差大。蛋雞舍內環境要溫度適宜,蛋雞適宜生長溫度為18~22℃,可以通過三個方面的工作將舍內溫度控制在適宜生長的溫度範圍內,即程式上適

春季養雞注意要點

春季雖然是疾病多發的季節,只要把握好疾病發生的特點和規律,關注日常飼養管理,適時強化免疫接種,保證隔離有效,及時做好預防性投藥等工作,就一定能夠有效抵禦各種傳染病的發生。1、加強飼養管理。1.1保暖通風。春季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各種病原微生物繁殖加快

為什麼春冬易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多發。主要原因是:第一,禽流感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時間縮短。另外,夏秋時節光照強度相對更高,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第二,夏秋時節禽舍通風強度遠遠高於冬春季,

秋季氣囊炎的多發原因分析

1、溫度、溼度、通風不合理是主要的誘發因素飼養管理中的通風和溫、溼度控制不當,我認為這是氣囊炎的主要誘發因素。在肉雞市場上遇見了這樣一類養殖戶,他們在秋冬季節總是怕雞舍溫

野雞飼養管理要點

掌握進苗時間按消費習慣,雄性肉山雞95日齡~105日齡上市,體重2斤~3斤,羽毛豐滿,出現七彩外觀;而雌性肉山雞上市要求不嚴格,體重約為1.5斤~2斤,所以常以公雞為準計算上市日齡(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