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呼吸道病的基本臨床藥理
畜禽呼吸道病,是養殖生產過程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一年四季發生,尤其以秋冬和來年的春季多發。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很多,大類別上來分,主要有條件型的、病毒型、細菌型的三種。
對於條件型的呼吸道病來說,臨床常見畜禽養殖舍溫度忽高忽低、溫度不達標,以及氨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超標,還有就是飼料黴變和飲水受到汙染等等。針對這種情況,養殖者或指導獸醫,指導養殖者或工人改變不正常條件,加強飼養管理即可改善和促進動物自愈。
對於那些病毒型的呼吸道病來說,一般僅需抗病毒藥加對症藥處理就好了,沒有必要使用針對呼吸道病治療方向的抗菌抗支原體藥物。但是,對那些條件型或病毒型的呼吸道病,又併發或繼發了細菌感染的「混和型呼吸道病」。呼吸道類的抗菌抗支原體藥物的使用,則就成為了獸醫治療處方中所必須有的藥物。
在對畜禽臨床常見呼吸道病的統計後人們發現,60%以上的畜禽呼吸道病都有細菌和支原體的因素參與。但是,在當前獸藥市場中,抗菌藥物非常多。很多獸醫和獸藥使用者,因為不瞭解這些藥物的臨床藥理,常常把磺胺類藥、多肽類藥物、磷黴素類藥物、青黴素類藥物、頭孢類藥物等用於畜禽呼吸道病的治療。
這種盲目用藥,一是造成了藥物的浪費,二也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三是給食品安全增加了風險。尤其是在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的今天和發展趨勢下,這種盲目用藥非常不利於養殖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因為這種狀況下,養殖者會越來越痛苦的發現,自家養的動物一直在吃中藥、微生態、西藥、新增劑和用疫苗等各種藥物,「困在」藥裡不能自拔!
其實,就藥物的臨床藥理來講,對現有獸藥市場中的所有抗菌藥物來說,在呼吸系統具有較好分佈和作用的藥物是有限的。比如說,大環內酯類藥物、醯胺醇類藥物、四環素類藥物、氟喹諾酮類藥物、磺胺藥的抗菌增效劑、氨基糖苷類藥物和林可胺類藥物等,這些大類範圍內的藥物對呼吸道的細菌和支原體感染才有效。
拿替米考星和強力黴素來說吧,其相對分子量比較大;氟苯尼考和甲氧苄啶的脂溶性較高,這些藥物的這種特性使得它們很容易滲入肺部和支氣管組織中。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在痰液和氣管、支氣管分泌物中的濃度,約為血藥濃度的一半,甲氧苄啶在痰液中的濃度超過血藥濃度。
還有,像大觀黴素,口服(不易吸收)在痰液中的濃度約為血藥濃度的40%,可抑制50%‐70%的腸桿菌科細菌以及綠膿桿菌、支原體;如果是把大觀黴素注射給藥,因其生物利用度的大幅提高,那它在呼吸道中分佈的藥物濃度就遠超血藥濃度,95%以上的細菌和支原體都可以被其抑制或殺滅。
之所以不把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和頭孢氨苄、頭孢噻呋等用於畜禽呼吸道病的治療,主要是因為它們的藥物性質使得它們只能彌散性的、極少量進入氣管和支氣管及肺組織中,它們在痰液或支氣管分泌物中的藥物濃度,相較於血藥濃度則低的很,通常僅為1%‐10%。就是注射,也需要加倍加大劑量使用,以提高藥物在呼吸系統的分佈。
但是,治療的藥費、副作用與劑量成正比、方便性等因素,往往制約了該類不擅長呼吸道病治療藥物在該方面的應用和發展。還有像強力黴素,它在痰液中的濃度可達0.5%;這對它來說,可是一個很高的濃度。恩諾沙星和環丙沙星按治療劑量給藥,也有相當量的深入痰液中,高的可達血藥濃度的兩倍。
鹽酸林可黴素屬於比較特殊的一種呼吸道病治療用藥,它在按照常規劑量給藥後,在畜禽呼吸道分泌物中即可達有效血藥濃度;並且具有比較強的穿透痰液中糖蛋白成分的活力,這是其它類別抗菌抗支原體藥物所不具備的。
因此,在七年前,複方獸藥產品盛行的那個年代裡,就有廠家掌握了該藥物的臨床獨特藥理。而組了一個針對雞氣囊炎治療有較好效果的方子——「痢菌淨 林可黴素 抗病毒藥 其它」,當然也有更高變換後的「痢菌淨 林可黴素 強力黴素 其它」。一個產品賣遍大江南北,也著實火了一把!
但是,這些都早已成為了過去。如今各方面都很規範的時代, 痢菌淨是禁用於家禽養殖業的,原來很多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藥,也都被國家三令五申列為了禁用藥。誰還在繼續,誰還想回到過去,那都是自尋末路。
當前與以後,在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在行業政策和行政許可下,通過提高養殖技術、疫病防控及飼養管理水平,逼迫獸藥行業通過提高製藥技術水平,逼迫獸醫和獸藥使用者提高用藥技術水平,從而做到養殖和防病為主、獸藥治療為輔的新養殖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