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白羽肉雞養殖技術

概述:目前經濟發展購買先進的養雞裝置很容易,但如何發揮裝置的作用,提高養雞技術水平,按照肉雞的生長髮育規律科學資料指導生產,真正做到養雞精細化管理,是人員素質問題,關鍵在於管理者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人員素質的提高,培養學習是非常必要的,有了高素質人員隊伍,裝置的現代化、自動化、智慧化的優勢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飼養人員要求既要有飼養管理技術,又要懂的飼養裝置的維護管理,養雞業才能創造出最好經濟效益。

一、養殖場建設

1、養雞場要建在交通方便、水質良好、水量充沛、地勢高,無有害氣體、煙霧即其他汙染的地區。並距離交通要道、居民區、學校500m以上。

2、飼養後糞便汙染處理區與生活區、辦公區佈局合理,且相互分開,符合防疫要求,雞舍建築更滿足標準化生產需要(暖風爐、溫簾、風機、水線、料線、空氣質檢測儀、臭氧消毒機),先進的裝置對雞舍內小氣候能有效控制和調節。

二、肉雞飼養方式

1、平養

地面平養和網上平養簡便易行投資少。但勞動強度大,飼料浪費,房舍面積利用率低,易發球蟲。

2、籠養

階梯式籠養和層疊式籠養;飼料管理方便,減少料浪費,充分利用雞舍空間,提高了自動化水平,改善了雞舍環境條件,提高養雞效益。但雞易折傷腳翅。

三、進苗前的準備

1、雞舍的準備

①雞舍應在上批雞轉走之後就將舍內糞便清除乾淨,並對雞舍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修,防止漏雨、堵好鼠洞,還要把雞舍周圍打掃乾淨,噴藥消毒。

②籠具使用籠具育雛工藝時要檢好籠具,還有如遠紅外熱源、底網、類盤、掛網等是否具備,如有損壞應及時配齊更換好。

③對照明通風、供暖、供水、供料等系統的線路、管道、閘盒、開關和其它部件進行全面檢修,使處於完好狀態,以備使用。

2、飼養用具的準備

①對飼槽、水罐、水槽、添料拌料用具等清洗乾淨,在雞舍內燻蒸消毒之前放置舍內。

②消毒雞舍籠具檢修後用高壓自來水沖洗,從高到低將頂棚、牆體、籠具、地面沖洗乾淨,保證無塵、無羽毛、無糞便,自然乾燥,溫度21—25℃,在密封的雞舍內從氣霧噴灑自來水,使溼度達到60%—80%,然後用福爾馬林溶液以每立方米20ml加等量水,加熱燻蒸。

3、飼料的準備

飼料的準備雛雞料必須符合本雞種的營養標準,配製好的全價料不要放置太久,最好不要超過兩週,以防飼料變質及維生素A、E等的氧化,一般按每隻雛雞1.1—1.5公斤即可。

4、藥物的準備

其它物資的準備:燃料、疫苗及常用藥物、燈泡等應準備夠用,疫苗及藥物並按要求妥善存放好。

5、最後的準備

雞舍預熱、試溫,在進雛前12天,供暖裝置應並試執行,以保證雛雞到達日子能有足夠的溫度。採用煤爐、火牆供暖方式應特別注意檢查是否有串煙的地方,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四、白羽肉雞的飼養管理

1、飼養

白羽肉雞的養殖過程需要較多營養,投喂飼料時要保證營養物質的全價均衡質量穩定。對飼料造價高低沒有太大要求,因為每個廠家的飼料製作營養成分都不同,相互比較沒有太大意義。在白羽肉雞的養殖初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增強白羽肉雞的肉質和營養平衡,後期需要大量能量補充,以加強白羽肉雞的抗病能力,減少發病率,濃縮料根據實際情況增減。

2、管理

①合理有效地通風。通風的目的是為了給雞群提供一個良好的空氣環境:提供新鮮的空氣、排除雞舍內的灰塵、降低舍內的有害氣體(如氨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濃度、降低舍內病原微生物的濃度,同事通風可以調節舍內空氣溼度使墊料保持乾燥,減少氨氣產生,合理通風也可以使舍內的溫度更加均勻一致,減小雞舍各部位的溫差。

②飲水與飲水系統管理。雛雞飲水要注意水溫,最好使用25~27℃左右的溫開水。定期對飲用水進行微生物指標檢測,防止因水源汙染而影響雞群健康甚至發病。

③飼養密度是否合適,主要是看能否始終維持雞舍內適宜的生活環境。應根據雞舍的結構和雞舍裝置調節環境能力來決定飼養密度。

④一週齡內,為了讓肉雛雞熟悉環境,學會飲水採食,應給與較強的光照強度。一週內之後,可將雞舍內的光照強度逐漸降低。後期嬌弱的光照可以使雞群保持安靜,有利於育肥。

⑤雞舍的地面應該硬化,防止地面的返潮,也有助於環境徹底消毒。

五、白羽肉雞疾病的防控

大家都知道綜合衛生防疫措施對肉雞飼養管理的重要性。但實際上許多業內人士並不十分重視這項工作。指望依靠疫苗和藥物就能防控傳染性疾病,以為對雞群進行了某一特定疾病的免疫,雞群對這種疾病就有了完全的保護力。甚至幻想給雞群喂喂藥,雞群就不會發病或者能夠治癒疾病。

2012年肉雞行業「速生雞」、「藥物雞」事件的報道和持續發酵,警示人們必須規範化養殖肉雞。科學用藥和控制藥物殘留是今後肉雞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

因此,出於現今肉雞嚴峻的疫病情況及食物安全的考慮,實施綜合衛生防疫措施才是肉雞健康養殖的重要保障。現代化肉雞場必須採用封閉式的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模式,通過做好雞舍的沖洗準備工作、病源隔離、物品與車輛的消毒、人員進出場管理措施、雞群免疫計劃的實施、雞群科學用藥與健康監測等方面的綜合措施來保證肉雞的健康。

現代肉雞的環境控制技術

隨著現代寬胸塊大型肉雞遺傳育種工作的不斷進展,肉雞生長速度越來越快,飼料轉化效率越來越高。現代肉雞每年都有40-45g的體重進展和飼料轉化率每年有0.02-0.025的提高。肉雞生長速度

肉雞網架養殖技術

雞舍的搭建雞舍最好選在遠離村莊、地勢略高、通風條件好的地方,無論建石棉瓦房或平房,房屋都不能太低,太低的房屋冬天保溫差,夏天隔熱差。房頂設天窗,牆根留通風口,門窗不能太小,房舍的跨度最好在5米以上。取暖加溫溫度是提高肉雞成活率的關鍵。雞舍建成後,加

黃羽肉雞的養殖技術

1、飼養方式可以採用籠養。優質黃羽肉雞生長速度慢、體重小,因此胸囊腫現象基本不會發生。可以採用籠養,特別是後期肥育階段,採用籠養更有明顯效果。在廣東一些大型優質黃羽肉雞飼養場,0~6周齡育雛階段採用火坑育雛,7~11周齡採用竹竿或金屬網上飼養,12~15周齡

肉雞籠養管理技術

1、採取分階段擴群籠養,即飼養期前21d小區域集中育雛,節約供暖費用,21d後逐步擴群。2、根據籠養肉雞營養需要,研究設計相應的飼料配方,滿足在高密度籠養條件下生長髮育的需要。飼料配方的維生素比地面平養標準平均提高20%,適應籠養肉雞需要。3、育雛期雞籠前網

商品肉雞飼養技術要點

2012年底的速生雞事件和2013年春H7N9禽流感事件,對整個肉雞養殖行業造成了重創。H7N9禽流感在肆虐兩個月後,目前其影響日漸減弱,但留下的,卻是人們心頭一個巨大的陰影和千瘡百孔的肉雞產業鏈。在危機消退的背後,整個肉雞產業需要不斷地反思和調整以應對未知的危機

肉雞養殖場飼養管理技術缺陷及建議

在生產督查中發現,養殖場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溫度、溼度、飲水、光照、飼料、防疫管理及環境衛生差等諸多技術操作缺陷問題,成為影響養殖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一、存在問題1、空舍消

無抗生素生態肉雞養殖技術手冊之一

一、肉雞品種與品種選擇肉雞可分為快大型和優質型(一)、快大型肉雞:此種肉雞不分公母,一般飼養68周齡即可上市食用,該雞特點是生產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目前一般68周齡上市,料肉比1.62.0),適合集約化,大群飼養,肉細嫩,多汁易熟,缺點是肉味清淡,面板粗

肉雞育雛的關鍵技術

雛雞出生後的保管、運輸和育雛管理非常重要。特別是雛雞出生後的前48小時,管理環節中任何失誤都會影響雞隻遺傳潛力的正常發揮。在實際生產中,這些環節的管理很容易被忽視。因此,為

簡述肉雞飼料原料供應商的管理

1部門間的配合與協作大型飼料加工企業一般都設有獨立的飼料技術研發、品質控制、採購等3個部門。為達到保證飼料質量的食品安全的目的,通常由飼料技術研發部確定使用原料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