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現代肉雞的環境控制技術

隨著現代寬胸塊大型肉雞遺傳育種工作的不斷進展,肉雞生長速度越來越快,飼料轉化效率越來越高。現代肉雞每年都有40-45g的體重進展和飼料轉化率每年有0.02-0.025的提高。 肉雞生長速度的不斷提高,意味著相同日齡的肉雞越來越大,其所消耗的氧氣不斷增加,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氣體,即肉雞對通風量的需要不斷增大。 許多肉雞從業者抱怨現在的肉雞越來越難養了。筆者認為,在影響肉雞生產效能的幾個因素中,如品種、飼料、裝置、疫病和環境控制,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肉雞的環境控制工作沒有做好。肉雞飼養戶沒有考慮到現代肉雞的生長速度不斷提高的實際情況,依然固守多年前適合於常規型肉雞的環境控制技術,沒有滿足雞群對飼養環境要求不斷提高的管理要求,而導致雞群生產效能低下。考慮到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各個肉雞育種公司釋出的雞群環境控制要求和自己多年的肉雞飼養管理實踐,從溫度與體感溫度、溼度和通風等幾個方面,和大家一起來探討現代肉雞的環境控制工作,期望在肉雞生長速度不斷提高的情形下,我們能夠滿足雞群對飼養環境要求不斷提高的管理要求,從而提高我們雞群的生產成績。 1.溫度與體感溫度 初生雛雞體溫在39.4- 41.1℃之間,體重32-42g左右,體表面積相對於體重而言較大,毛相對較少,保溫能力差,採食量少,利用能量產溫能力也差。如果雞舍環境溫度控制不當,比如環境溫度低於最適溫度,這時可見到雛雞吃料增加、產熱增加,即雞的代謝需要增加、飼料轉化率降低、需氧量增加,嚴重時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反之,如果雞舍環境溫度高於最適溫度,可見到雛雞吃料減少、多喝水、排稀便、營養消化不充分、呼吸加快、體內代謝不平衡,嚴重時發病死亡。隨著雛雞日齡增大,雛雞進食量增加,體重不斷增加,羽毛覆蓋率增加,羽毛保溫能力和利用體內能量產熱能力不斷增強。雛雞28日齡以後,羽毛開始長齊,體溫調節機制開始健全,開始逐漸適應了外界環境。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肉雞的適宜溫度範圍受體重、通風量(風速)、採食量、相對溼度和環境溫度的影響。我們尤其要強調雞隻的體感溫度的高低。體感溫度是溫度、相對溼度和風速的函式。雞舍內溼度與風速不同,雞的感覺溫度也不同。因此設定目標溫度一定要根據雞群日齡(體重)、實際溼度與風速來決定溫度的設定。 下列「表1」「表3」是肉雞各日齡飼養環境中的溫度、溼度和通風之間的控制要求: 表1 肉雞各個飼養階段適宜的溫度和相對溼度要求

 

日齡 相對溼度% 溫度 溫度
(父母代周齡小於30周齡) (父母代周齡大於30周齡)
0 30-50 34 33
7 40-60 31 30
14 40-60 27 27
21 40-60 24 24
28 50-70 21 21
35 50-70 19 19
42 50-70 18 18

 

表2 肉雞各日齡最大的風速要求

 

日齡(天) 風速(米/秒)
014 < 0.30/秒(使用最小通風系統)
15-21 < 0.50/秒(開始使用過渡通風系統)
22-28 < 0.875/秒(使用過渡通風系統)
28 1.75 - 3.0/秒(考慮用縱向通風系統,或結合水簾蒸發降溫系統通風)

 

同時,為了保證進雞後有合適的環境溫度,我們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及季節變換安排預溫時間,通常在進雞前 24天進行預溫。在2003年前,肉雞育雛期的第一週舍內墊料區內墊料(墊網)的溫度通常為30-32℃。2003年以後,隨著寬胸快大型肉雞的推出,由於它的生長速度明顯比常規型肉雞的生長速度快,育雛第一週則要求雛雞入舍後的舍內墊料區內墊料(墊網)的溫度要達到32-35℃(32-33℃),因為只有達到這個溫度才能看到雛雞更加活潑,吃料增多,才更加有利於雛雞的卵黃吸收和生長髮育。「表3」是肉雞各日齡育雛期間墊料(墊網)溫度要求: 表3 肉雞各日齡育雛期間墊料(墊網)溫度要求(℃)

 

日齡 03 47 814 1521 2228 3542
溫度 32-33 30 28 26 24 21-18

 

2.溼度 雞舍適宜的溼度能使舍內溫度更加均勻,能夠防止雞隻脫水,尤其是預防育雛第一週因為雞舍溼度過低,導致均勻度差及生產效能低下,也有利於雞隻羽毛的生長、換羽和雞體保溫,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呼吸道疾病、球蟲病和腳墊的發生。事實上,隨著肉雞的生長速度不斷加快,溼度對雞群的健康顯得越來越重要。無論是肉雞還是肉種雞,雞舍內的相對溼度應該控制在45%-65%之間。雞舍溼度低於45%會使雞的呼吸系統受到刺激和不適,而超過75%會引起呼吸困難和削弱心血管系統傳遞氧氣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檢查雞舍內的溫溼度計,觀察舍內頂棚、料具、牆壁、棚架、網面是否溼、髒還是太乾燥,觀察雞的羽毛是否乾燥、外翻、亂、蓬鬆、短或溼、髒,觀察雞爪、脛是否溼潤、圓黃、還是幹暗、細紅,檢查雞腳底是否完好或乾裂等來評價飼養期間的溼度是否合適。「表4」是肉雞各日齡適宜相對溼度要求 表4 肉雞各日齡適宜相對溼度要求

 

日齡 相對溼度%
0 30-50
7 40-60
14 40-60
21 40-60
28 50-70
35 50-70
42 50-70

 

我們還需指出的是,在雞舍的溫度計和溼度計的使用上,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以保證測量到雞舍真實的環境溫度和溼度: -- 溫度探頭應該均勻分佈於雞舍,即一個探頭掛在中央,兩個分別掛在前1/3和後1/3處。溫度探頭不能靠近暖風機及其他熱源懸掛,也不能靠近風門懸掛或掛在牆上。隨著雞日齡的不斷增加,我們要及時調整溫度探頭的高度。 -- 雞舍溼度探頭懸掛在雞舍前端的1/4處,離地1.2米。同溫度探頭一樣,溼度探頭也不能靠近暖風機及其他熱源懸掛。 -- 定期校正雞舍的溫度計和溼度計。 3. 通風 通風是指排除舍內有害氣體(如氨氣、硫化氫、一氧化碳和粉塵等),換進外界新鮮空氣的過程。合適的通風能夠均勻分佈新鮮空氣,而又不會對雞群造成風寒的應激,能夠調節舍內的溫度,輔助控制相對溼度,以及維持良好的墊料環境。 實現有效通風的首要條件是雞舍的密閉性。即雞舍完全密閉時,排風扇以最小通風量排風時,雞舍的負壓值能夠達到0.15英寸水柱以上。如果排風扇以最小通風量排風時,雞舍的負壓值達不到0.15英寸水柱,這意味著雞舍漏風較多,通風效率不高,雞群生產效能難以得到保障,需要我們堵住雞舍漏風之處以提高雞舍的通風效率。 3.1雞舍良好的空氣質量標準 通風是雞舍環境控制中最具挑戰性的工作,我們需要給予經常性的關注。沒有合適的通風,雞群的飼料轉化率、體重增長和雞群健康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同時雞群的死淘率也會增加。而且,通風不良還需要對飼養密度做出調整。雞舍良好的空氣質量標準如「表 5」所示:  表5 雞舍良好的空氣質量標準

 

空氣質量標準
氧氣 > 19.6%
二氧化碳 < 2500ppm
一氧化碳 < 10 ppm
氨氣 < 10 ppm
相對溼度 45-65%
可吸入性灰塵 < 3.4 mg/m3

 

需要指出的是,前幾年人們認為雞舍內的二氧化碳濃度低於3000 ppm便是良好的空氣質量標準引數之一。但最近有實驗資料表明(「表 6」所示),由於肉雞的生長速度不斷加快, 雞舍內二氧化碳濃度低於2500 ppm 將更有利於現代肉雞的生長髮育,尤其在籠養雞舍或使用天然氣作為熱源的雞舍能夠看到其優勢。 表6 雞舍不同二氧化碳濃度與肉雞體重對比試驗

 

日齡 體重1 (g 二氧化碳ppm 氧氣 (%) 體重2 g 二氧化碳(ppm) 氧氣 (%)
0 43.4
 

 
39
 

 
1 54.5 3100-3700 19.7 51.9 2400-2600 20.2-20.5
2 65.5 3100-3550 19.9 59.3 1400-1900 20.3-20.8
3 78.9 2990-3320 19.9 72.5 1500-2500 20.3-20.9
4 97 2800-3050 19.9 91.9 1300-1900 20.3-21
5 119.1 2800-2990 20.1 111.6 1000-1900 20.4-20.9
6 141 2500-2860 20.1 133.4 1300-1900 20.4-20.9
7 156.2 2500-2800 20.2 163 1100-2200 20.2-20.9

 

3.2 最小通風量要求 為了保證雞群正常的生長髮育和良好的通風需要,我們必須保證雞舍的最小通風量。最小通風量是雞群的維持需要,也就是說通風量低於最小通風量會對雞群的生命造成威脅,雞群健康難以得到保證。在2003年前,肉雞與肉種雞最小通風量有0.30-0.35 cfm/kg0.0085-0.00991m3/m/kg)就足夠了。但是,在2003年以後,隨著寬胸快大型肉雞品種的推出,人們發現繼續使用0.30-0.35 cfm/kg0.0085-0.00991 m3/m/kg)的最小通風量的雞群很容易出現健康狀況與生產效能都不佳的現象。廣大從事肉雞與肉種雞飼養的專家經過自己的生產實踐以及向國外同行交流學習後,體會到今天的肉雞與肉種雞的最小通風量應該不小於0.50 -0.60 cfm/kg0.01416-0.01699 m3/m/kg),並且要求在飼養前期,其最小通風量不能小於8分鐘排一次換氣量的20%的風量,即一次換氣時間不能超過40分鐘。也就是說,當雞舍按最小通風量不小於0.50-0.60 cfm/kg0.01416-0.01699 m3/m/kg)設計時,其通風量大於40分鐘換氣一次時,我們推薦最小通風量不小於0.50-0.60 cfm/kg0.01416-0.01699 m3/m/kg),反之則要求一次換氣時間不能超過40分鐘。 舉例:某120米長、12米寬、2.2米高的肉雞舍,雞舍安裝了848英寸的排風扇(通風量20000 cfm/,通風效率95%),飼養密度為12/平方米,按照0.60 cfm/kg設計肉雞舍的最小通風量。「表7」為這棟肉雞舍實際最小通風設計方案。 表7 肉雞舍實際最小通風設計方案(5分鐘通風時間迴圈)

 

日齡 體重(g 成活率% 雞數 總通風量cfm 一個排風扇(分鐘) 1次換氣時間(分鐘) 5分鐘通風時間迴圈, 實際最小通風設計方案
0 41 100.0 17280 2125 0.1 4.9 266 11日齡前, 148英寸排風扇開0.8分鐘,停4.2分鐘
1 52 99.9 17268 2694 0.1 4.9 210
7 164 99.5 17194 8459 0.4 4.6 67
10 260 99.1 17120 13353 0.7 4.3 42
11 298 98.9 17095 15283 0.8 4.2 37
12 339 98.8 17070 17360 0.9 4.1 33 148英寸排風扇開0.9分鐘,停4.1分鐘
13 383 98.6 17045 19585 1.0 4.0 29 148英寸排風扇開1.0分鐘,停4.0分鐘
14 430 98.5 17021 21957 1.2 3.8 26 148英寸排風扇開1.2分鐘,停3.8分鐘
21 843 98.2 16969 42914 2.3 2.7 13 148英寸排風扇開2.3分鐘,停2.7分鐘
28 1397 98.0 16934 70972 3.7 1.3 8 148英寸排風扇開3.7分鐘,停1.3分鐘
35 2017 97.5 16848 101947 5.4 -0.4 6 148英寸排風扇常開,另148英寸排風扇開0.5分鐘,停4.5分鐘
42 2626 96.8 16727 131776 6.9 -1.9 4 148英寸排風扇常開,另148英寸排風扇開1.9分鐘,停3.1分鐘
49 3177 96.1 16606 158273 8.3 -3.3 4 148英寸排風扇常開,另148英寸排風扇開3.3分鐘,停1.7分鐘
56 3644 95.4 16485 180215 9.5 -4.5 3 248英寸排風扇常開

 

我們還強調,在飼養後期,雞舍溫度達不到目標溫度的情況下,一定要處理好通風量、溫差和溫度三者的關係。如果雞舍的空氣質量達不到「表5」這些條件,我們就必須增加最小通風量!一定要在首先保證最低通風量的基礎上再考慮目標溫度。在供暖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降低目標溫度,而且還要注意在後期提前平穩降溫,不能出現隨著最低通風量的增加,雞舍實際溫度出現大幅度降低的現象。 3.3在不同日齡下,全密閉的環境控制雞舍的通風風速要求 針對肉雞各階段發育的特點,在不同日齡下,全密閉的環境控制雞舍的通風風速要求見「表2」。同時,我們特別強調, 為了獲得最好的生產成績,14日齡以後就要考慮體感溫度而不是實際溫度,決不能以人的感覺進行通風! 對沒有吊頂的雞舍或較短的雞舍,如果夏季雞舍的縱向風速達不到要求,我們可以每隔9-12米加裝一個擋風簾來提高雞舍風速。擋風簾的高度需要嚴格計算,因為高度不足的擋風簾會影響縱向通風效果。擋風簾能夠擋住雞舍上部的氣流,有效地減少了縱向通風的面積,增加了風速,從而增加了風冷效應。需要指出的是,擋風簾不能用於替代風機通風量不足,因為炎熱天氣下,保證每分鐘一次空氣交換是十分重要的,在沒有吊頂的雞舍,頂棚相當於一個巨大的散熱器,如果空氣交換不夠,這時候不是風冷效應的作用,而是熱輻射的作用。 3.4不同寬度的雞舍的進風口面積、風速要求及雞舍負壓範圍 對於不同寬度的雞舍,其進風口面積、風速要求及雞舍負壓範圍如「表8」要求,即不同寬度的雞舍在排風時,無論通風量有多少,通過風門或水簾進風口的風速要求達到對應的風速要求。因為只有達到這個風速,從風門或水簾進風口進的風才能到達雞舍中間,以保證冷風不直接落到雞隻身上,使新鮮、涼爽的舍外空氣和雞舍內的空氣得到充分混合。 表8 不同寬度的雞舍的進風口面積、風速要求及雞舍負壓範圍

 

雞舍寬度(m) 雞舍壓力inH20 風門風速 風執行的距離 排風量決定的所需進風口的面積
m/s (fpm) (m/ft)
10 0.03 3.5m/s (700fpm) 5.0m/16ft 4.0cfm6.80m3/h)的排風量需要的 進風口面積是1平方英寸(0.000645平方米)
12 0.04 4.0m/s (800fpm) 6.0m/20ft 5.0cfm8.49m3/h)的排風量需要的 進風口面積是1平方英寸(0.000645平方米)
15 0.08 5.0m/s (1000fpm) 7.5m/25ft 6.0cfm10.19m3/h)的排風量需要的 進風口面積是1平方英寸(0.000645平方米)
18 0.1 6.35m/s(1200fpm) 9.0m/30ft 6.5cfm11.04m3/h)的排風量需要的 進風口面積是1平方英寸(0.000645平方米)
21 0.15 7.5m/s (1470fpm) 10.5m/35ft 7.0cfm11.89m3/h)的排風量需要的 進風口面積是1平方英寸(0.000645平方米)

 

舉例:某12.0米寬的雞舍安裝了400.25*1.20 米的小風門(雞舍密閉良好)。當這棟雞舍排風時,進風口風速要求為4.0/秒,進風口所需面積要求是每 5.0cfm8.49m3/h)的排風量需要的進風口面積為1平方英寸(0.000645平方米)。當雞舍120000 cfm的排風扇工作時(通風效率95%進風口所需面積=(20000 cfm *95%/5.0 cfm) 平方英寸=3800平方英寸(2.45平方米),即40個小風門需各開啟0.05(2.45平方米/(40*1.2)=0.05)。如果雞舍密閉很好,此時雞舍負壓應該是0.04英寸水柱。 3.5 水簾蒸發降溫系統 水簾蒸發降溫系統工作的原理是夏季高溫空氣通過溼簾,摩擦產熱,溼簾中的水分受熱蒸發,吸收了空氣中的熱量,使進入雞舍空氣的溫度降低。因此,溼簾的蒸發降溫效果與過簾風速、水溫以及空氣溼度有關。通常,經過15釐米厚度水簾的最小風速不低於1.78 /秒,理想速度是2.03/秒,最大風速不高於2.29/秒,此時溼簾的蒸發效率最好;水溫不能太低,低溫不利於水分蒸發,降溫效果自然就會不好;空氣溼度太大甚至接近飽和也不利於溼簾蒸發,降溫效果同樣不好。 水簾水泵的啟動同時受溫度和相對溼度這兩個因素控制。當雞舍溫度高於28°C和相對溼度低於85%時,我們才能開啟水簾蒸發降溫系統。同時,水簾水泵關閉的時間比開啟的時間更重要,因為水簾蒸發降溫系統降溫效果取決於水蒸汽從水簾紙表面蒸發的能力。一旦水簾紙表面達到露點,水就不再蒸發,雞舍的溫度不僅不會再下降,雞舍的相對溼度還會增加,這很顯然會導致雞群熱應激指數上升,雞群健康和生產效能都會受到影響。

現代肉雞快速生長的奧祕

肉雞的品種特點早在上世紀初,人們就根據個人喜好,通過對雞的外貌和體型等性狀進行個體選擇。由於當時較少涉及雞生長速度的選擇,那時雞的長速並不快。到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隨著遺傳育種技術的進步,國外專業的肉雞育種公司運用數量遺傳學技術開始從事肉雞

現代化肉雞屠宰廠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

根據肉雞屠宰加工的生產流程,本人彙集了多家現代化肉雞屠宰廠常見的問題,結合美國科寶公司全球屠宰技術服務專家Da-vidBeavers先生的技術觀點,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措施,以期這些肉雞屠宰廣家能夠生產出更高品質的雞肉產品和最大程度地提高雞肉產量。肉雞停

現代籠養肉雞春季通風管理要點!

春季氣候多變,乾燥多風,同時溫差較大,疫病多發。對於肉雞養殖,春季管理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那麼如何合理掌握春季養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降低養殖風險。就變得尤為重要。那

現代肉雞飼養管理關鍵點

隨著現代肉雞遺傳育種工作進展不斷加快,肉雞的生長速度也越來越快,飼料轉化效率越來越高。美國科寶公司2012年釋出的cpbb500肉雞(公母混養)42日齡的出欄體重為27:32g,飼料轉化率為1.70。從世界範圍來看,現代肉雞每年都有40~45g的體重進展,飼料轉化率每年有-0.02

現代籠養雞舍冬季通風管理要點!

隨著蛋雞、肉雞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通風管理在養殖管理當中變的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如何做到科學合理的通風管理,是養殖成功與否的關鍵。那麼冬季雞舍通風管理

現代籠養雞舍通風管理原則解析(實踐應用版)

對於現代大型雞舍,通風管理是成功健康養殖的基礎,只有良好的通風換氣,才能保證雞舍內的空氣良好,雞群才能在舒適的環境中健康生長,而且不易發病。對於雞舍通風,我們只有深入了

現代肉種雞育成期的培育

雞群育成期培育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高峰產蛋率的高低和維持時間長短,以及是否具備良好的抗病能力。在實際生產中,養殖者普遍認為雛雞長到育成階段對外界環境已具備了良好的適應性、抗病能力增強。對育成期的工作往往不重視或重視不足,出現了許多不正確的管理方式,需

現代肉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關鍵控制點!

現代肉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中應確保公雞具有良好的開端和理想的骨架發育。育成期關注飼餵管理,提高採食均勻性和均勻度,特別是控制漏光。遵守體重增長曲線,避免超重,混群前對

雛雞育雛期間環境因子的控制技術

喬治亞大學家禽推廣學家BrianFairchild探討了溫度和雛雞生理;溫度對雛雞生長效能的作用;相對溼度、通風和光照以及能量儲存的重要性。育雛雞雛的主要目標是有效經濟地給生長雞提供舒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