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雞養殖場飼養管理技術缺陷及建議

在生產督查中發現,養殖場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溫度、溼度、飲水、光照、飼料、防疫管理及環境衛生差等諸多技術操作缺陷問題,成為影響養殖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

一、存在問題

1、空舍消毒不嚴格

雞舍廢物打掃不徹底、沖洗不乾淨,更有甚者根本不沖洗;沖洗後消毒時,甲醛使用數量不足,雞舍密封差或達不到24h以上,消毒效果不佳。

2、溫度控制不到位

溫度是影響雞群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嚴格執行溫度要求標準,註定造成養殖失敗。為節省供熱成本,在不該脫溫時脫溫,難以達到肉雞生長對溫度的適宜需求;忽冷忽熱、溫差過大是造成雞群感冒直接誘因,同時造成腸道拉稀,呼吸道症狀、採食量降低或達不到正常標準等一系列病症;雞群在防疫、斷喙時要求比正常溫度高1-2度,大部分養殖戶人為將溫度降下來,不但會造成雞群拉稀(黃色糞便),而且會使得雞群免疫效果差,甚至造成疫苗免疫失敗;個別雞舍保溫效能差,溫度難以控制好;天氣變化時,忽視雞舍溫度調節控制;冬季外界溫度高時,不注意通風,出現熱死雞的現象。

3、擴群分群不及時

為了省煤,冬、春季節擴群速度太慢,擴群不及時造成雞舍空氣汙濁,生存環境差,易於引起呼吸道病和腸道疾病,嚴重影響雞群的生長髮育;擴群不及時,造成雞群密度增加、料位水位不足,最終影響雞隻採食量。

4、飲水質量無保障

飲水管道長期不清洗消毒;飲水器中落入的飼料經過發酵腐敗,雞隻飲用變質的水源,無形中將引起腸道疾病,最終導致料肉比升高;個別養殖戶在4-5天就撤掉小飲水器,換成大飲水器,導致雞隻飲水不足,更有甚者,從一日齡就開始直接使用大飲水器,導致雞隻飲水嚴重不足,導致大量死亡;飲水器故障造成飲水器沒有水,特別是溫度高時給雞隻造成傷害更嚴重;飲水器漏水,造成雞舍溼度過高,引起球蟲病的發生;飲水溫度過高或雞舍溫度太高時,出現個別雞隻洗澡現象。

5、光照控制不合理

光照過強引起雞群啄羽、啄肛現象;活動量太大,能量消耗;光源設定不均,影響生長髮育和生產效能。

6、採食質量無保障

個別養殖戶在小雞階段喂料,採用鋪設塑料紙散料餵養,數量不夠或時間太短,有的直接用小料筒或大料桶,導致雞隻採食量小,部分雞隻吃不上料;飼料儲存在高溫環境中,維生素氧化,品質下降,料肉比提高;個別養殖戶飼料儲存缺乏倉庫設施,不按技術規範保管,導致肉雞採食黴變或汙染飼料。

7、環境衛生髒亂差

雞糞亂倒亂放,大量病菌經傳播媒介,雞群就會發病,直接影響養殖經濟效益。環境衛生不打掃、消毒,成為病菌藏汙納垢場所,隨時威脅著雞群健康;進入生產區、雞舍無消毒設施,有的也形同擺設,人成為疾病傳播的罪魁禍首;雞舍內不能定期帶雞消毒,發現雞群出現問題時已為時過晚;雞糞不及時清理,雞舍氨味、硫化氫、二氧化碳濃度大,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影響到疫苗抗體的產生,威脅到機體健康。

8、防疫免疫效果差

疫苗來源非正規渠道,質量無法保障;未按儲存貯藏規範要求操作,特別在農村未有停電應對措施,造成疫苗失效;防疫操作時,稀釋好的疫苗未在1--2小時內用完,不能保證每隻雞獲得足量有效效價;飲水免疫水量不足或太多,飲水器清洗不夠乾淨,免疫前後三天聯續使用消毒劑和抗病毒藥物,影響防疫效果。

二、整改建議

1、嚴把溫度關

溫度控制是關係養雞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雛雞的飲食、活動和休息,造成卵黃吸收不良,抗病力下降,生長髮育遲緩,甚至死亡。具體辦法:看雞施溫,在最適宜的溫度時,始終看見有5%左右的雞張口呼吸,雞隻在雞舍內分佈均勻。控溫的原則是:前期高,後期低;弱雛高,強雛低;小群高,大群低;陰雨天高,晴天低;夜間高,白天低。溫度的變化,應根據日齡增長與氣溫情況逐步平穩進行,絕不可忽高忽低變化無常。與肉雞雞背同高處,不同日齡的溫度要求是:1--3日齡34--35℃;4--7日齡32--33℃;8--14日齡30--31℃;15--21日齡28--29℃;22--28日齡26--27℃;28天以後不低於24℃,嚴寒冬季,可適當提高舍內溫度1--2℃。

2、嚴把溼度關

1—7日齡雞舍相對溼度要求在65%左右,7天后隨著雞的飲水量和排糞量增加,水分也相應提高,一般要求在60%左右。高溫高溼易因雛雞體內熱量不易散發而悶氣、食慾下降、抵抗力下降、生長緩慢;高溫低溼易引起雛雞腹內蛋白吸收不良,絨毛乾枯發脆,腳趾乾癟脫水且易受寒氣侵襲患呼吸道病。

3、嚴把密度關

網上平養時1—2周齡40只/㎡、3—4周齡30只/㎡、5—6周齡25只/㎡、7周齡至上市20只/㎡;立體籠養時1—2周齡60只/㎡、3—4周齡40只/㎡、5—6周齡30只/㎡、7周齡至上市25只/㎡。適宜的相對密度,會使雞隻有充足的採食、飲水、休息,降低應激反應,確保雞群健康。

4、嚴把通風關

要求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儘量加大通風量。通風有助於釋放雞舍內的有毒有害氣體。在現代化雞舍一般採用自動環控設定,風速按照0.5m/s控制,能確保雞舍內氨氣濃度在10mg/m3、硫化氫濃度在2mg/m3、二氧化碳濃度在1500mg/m3以內。在冬季通風時一般要求做選擇在外界溫度較高時,且舍內溫度要比要求溫度略高於1--2℃,可以解決通風與保溫的矛盾。

5、嚴把防疫關

一是做好空舍消毒。對耐腐蝕的牆壁、地面,用2-3%火鹼或10%石灰水進行消毒,對雞架飲水設施(飲水器、飲水管道)等用消毒劑進行消毒,最後將所有養雞裝置放入雞舍進行密閉薰蒸消毒24-48小時。具體操作是:每立方米用高錳酸鉀14克、甲醛28毫升,分多點設定,用瓷器盛裝,舍溫升到20度以上,溼度達到70%以上燻蒸消毒。二是做好帶雞消毒。每1--3天應用0.2%--0.4%的過氧乙酸帶雞消毒1次,最好在每日溫度最高的晌午進行,10日齡前的小雞要用溫水帶雞消毒,即可除塵除臭,又可調節舍內溼度。三是做好疫病預防。7日齡: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2倍量點眼;9日齡刺雞痘(推薦每年在5—10月份)2倍量刺中;12日齡早8點開始全群停水,停水2小時候後用傳染性法氏囊疫苗2倍量飲水;16日齡禽流感H5N1亞型頸部皮下注射0.3ml/只;21日齡傳染性法氏囊疫苗2倍量飲水;28日齡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2倍量飲水。防疫前後共3天時間不要帶雞消毒、飲水消毒,不要用抗病毒藥物。四是做好人員消毒。養殖場首先嚴禁外來人員出入或竄舍。場區工作人員及工作檢查人員出入,必須進行腳盆、水盆、紫外線全面消毒,穿戴工作服有序進入,不得高聲喧譁,隨意亂竄。

6、嚴把飲水關

進雞後飲涼開水(26度左右)3-5天,雞一般飲水的溫度26℃左右,水溫達舍溫之後雞寧可挨渴也不喝,同時還有洗澡現象。飲水器應該擺放均勻,在雞1.5m活動範圍內,不能斷水;經常調節飲水器高度,7日齡內使飲水器邊緣與雞背同高,7日齡以上飲水器底部與雞背同高。飲水器必須及時清洗消毒,做到每天一次清洗飲水器。為便於發現雞群的問題,有條件時,每天記錄雞群飲水量。

7、嚴把光照關

光照強度是影響雞群生長髮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太強是造成雞隻猝死和腹水症多發的主要誘因,太弱又影響採食和生長。一般遵循前期強後期弱的光照原則,建議:1—3日齡為18W/㎡;4—14日齡3W/㎡;15天至出欄1W/㎡。光照實行0—3日齡24小時光照制;4日齡後23小時光照制;全封閉雞舍實行:0—3日齡24小時光照制,以後實行1h黑暗與2h光照間歇制。

8、嚴把喂料關

少添勤添是增加採食量的最主要的方式。添料次數要求30天以後每天喂2次,20-30天每天喂3次,10-20天每天喂4次,1-10天由每天8次逐漸降到4次。料桶數量要充足,料盤按50--80只/個設定,每次加料為容量的1/3,即減少飼料浪費,又避免飼料變質。

9、嚴把無害化關

死雞、糞汙會成為傳播疾病的根源,老鼠、狗、貓、蒼蠅、蚊子、飛鳥和野生動物會成為傳播媒介。目前,對於死雞處置最簡單的方法是深埋,如一次存欄10000只肉雞場,修建一個直徑為1.85m的圓形化屍池,加蓋密封即可。對雞糞的處理方法是修建1個100㎡且具有防滲、防漏、防雨設施的貯糞棚,內有堆積發酵、涼晒、幹糞收集功能即可。

由此可見,肉雞養殖無捷徑可走,只要養殖場思想上重視,能按照技術操作規範落實每一個細節,都會創造出良好的養殖效益。

秋冬季要注意控制肉雞多病因呼吸道

高密度集約化飼養,使飼養條件和環境都發生了變化,管理因素成為控制禽類生存的決定因素之一,從而使飼養場面臨許多原因複雜的新問題,如營養+環境+免疫功能缺陷+併發或繼發多種病原體。高密集飼養縮短了病毒細菌的傳播過程,使發病突然,傳播迅速,病原傳代與重組機

無抗雞養殖手冊之四:肉雞飼養管理技術

(一)肉雞飼養階段劃分和環境要術1、雞飼養階段劃分肉雞分二階段飼養:0~3周為育雛階段,4~9周左右為育肥階段。2、環境要求1、溫度(見表1)表1肉雞飼養溫度要求周齡12345周齡以後範圍(℃)31~3528~3025~2722~2418~212、溼度(見表

肉雞養殖三大階段的飼養管理技術

1.飼養前期(0--10日齡)此期主要控制沙門氏桿菌病和大腸桿菌?K勞雎室話閽?%-3%,約佔全期死亡總數的30%。應從正規的、條件好的孵化場進雛;改善育雛條件,改用暖風爐取暖,減少粉塵;保持適宜的溫度、溼度,溫度切勿忽高忽低;用藥要及時,選藥要恰當。同時,應

肉雞為什麼建議用ND油苗免疫?

在防疫差的養戶雞場裡,所飼養的肉雞有時刻受到ND強毒攻擊的可能。在這種條件下,只接種兩次活苗是不夠的,如果二免在第三週末則雞群在40齡後仍可以爆發典型ND。因此至少在接種3次活苗才能使雞群維持到7周齡出欄而不發生大問題,但散發ND仍然不斷出現。如果同時接種油

黃羽肉雞的養殖技術

1、飼養方式可以採用籠養。優質黃羽肉雞生長速度慢、體重小,因此胸囊腫現象基本不會發生。可以採用籠養,特別是後期肥育階段,採用籠養更有明顯效果。在廣東一些大型優質黃羽肉雞飼養場,0~6周齡育雛階段採用火坑育雛,7~11周齡採用竹竿或金屬網上飼養,12~15周齡

肉雞疾病治療、用藥建議

肉雞疾病治療、用藥的幾點建議:一、分析現在肉雞病越來越多、越來越難治是大家的共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1、菌毒株的變異;2、抗藥菌株的增加;3、用藥不合理;不顧配伍禁忌亂搭亂配,達不到療程;4、原料藥的過渡濫用;5、養殖戶管理及環

籠養肉雞飼養管理的幾個技術要點

針對籠養肉雞,在實際養殖生產時,容易發生或注意不到的幾個技術要點,我們今天就在這裡跟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一、消毒雛雞進場前5天徹底清洗消毒,對料槽、飲水器清洗消毒,雛

商品肉雞飼養技術要點

2012年底的速生雞事件和2013年春H7N9禽流感事件,對整個肉雞養殖行業造成了重創。H7N9禽流感在肆虐兩個月後,目前其影響日漸減弱,但留下的,卻是人們心頭一個巨大的陰影和千瘡百孔的肉雞產業鏈。在危機消退的背後,整個肉雞產業需要不斷地反思和調整以應對未知的危機

無抗生素生態肉雞養殖技術手冊之一

一、肉雞品種與品種選擇肉雞可分為快大型和優質型(一)、快大型肉雞:此種肉雞不分公母,一般飼養68周齡即可上市食用,該雞特點是生產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目前一般68周齡上市,料肉比1.62.0),適合集約化,大群飼養,肉細嫩,多汁易熟,缺點是肉味清淡,面板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