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春育雛雞的六項措施

1.防寒保溫 對育雛來說,春季氣溫依然偏低,一定要做好保溫工作。最初幾天育雛室溫度維持在32~33℃。此後溫度每週下降2~3℃,到4周齡後維持23℃左右。

2.保證溼度 1~7日齡雛雞要求舍內相對溼度為60%~70%,7日齡後相對溼度保持在50%~60%。舍內溼度過大,勤換墊草;溼度過低,可用火爐燒水,以產生蒸汽增溼。

3.合理光照 雛雞在1~2日齡可採取24小時光照,燈光以雞能看見吃食即可;3~14日齡除夜間餵食外,一般不開燈;15日齡後增加陽光照射,以殺菌防病。

4.密度適宜 1~2周齡雛雞,每平方米飼養30只左右,3周齡起每週每平方米遞減5只。到7~8周齡時,每平方米飼養8~10只。

5.科學飼餵 雛雞出殼24小時後即可開食。開食前先餵給飲水,用20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水溶液讓雛雞自由飲用。開始喂料時,可將小米或玉米碎粉加適量蒸至半熟的雞蛋黃,搓碎後撒在塑料布上,讓雛雞學習啄食。15日齡內的雛雞,每天喂5~6次(白天4次,晚上1~2次),15日齡後逐漸過渡到每天喂4次,不斷供給清潔飲水,水中適量加入維生素和抗生素。

6.做好防疫 雛雞3日齡時,飼料中新增0.3%~0.5%磺胺類藥物,連喂2天,預防白痢病;7~10日齡,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10~20倍稀釋雞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每隻1~2滴,預防雞新城疫;20日齡後,每200只雞用10萬單位青黴素拌料一次喂完,連喂3天,預防球蟲病和雞出血性敗血症;45日齡後,每隻雞再注射一次稀釋100倍的雞新城疫Ⅰ系疫苗0.4毫升。

確保蛋雞育雛期舍內溫度適宜、均勻、穩定的措施

一般將蛋雞0-42日齡稱為育雛期,適宜的溫度是保證雛雞健康和成活的首要條件。育雛期溫度不平穩或者出現冷應激,會降低雞群的免疫力,進而誘發感染多種疾病,造成死淘率增高或進入產蛋期後難以實現雞群產蛋上高峰。因此育雛期溫度是否穩定是雛雞群健康的基礎,育雛階段

肉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措施

一體重管理1限飼方法1~6周每日限飼。該階段是給種雞的均勻度和體形結構打基礎的時期,尤其是前4周種雞的蛋白積累量,會影響4周後的體重和均勻度,以及開產後蛋的大?⒊嘰綰筒?奧省?7~12週四三限飼。通過嚴格限制飼餵避免雞隻超重,並維持良好的均勻度。13~20

春季提高雛雞成活率的措施

春季氣溫回升,是育雛旺季,但雛雞體?⒖共×θ醯?芾砩雜惺韜觶?自斐紗笈?勞觥R虼耍?憂抗芾恚??乃俏梗?拍莧繁3?Τ苫盥矢折⑸?た臁?1嚴格消毒接雛前準備好育雛室。飼槽飲水器等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再用熱鹼水刷洗,清水沖洗後晾乾備用。育雛室用清水衝掃

春季提高雛雞成活率的措施

春季氣溫回升,是育雛旺季,但雛雞體?⒖共×θ醯?芾砩雜惺韜觶?自斐紗笈?勞觥R虼耍?憂抗芾恚??乃俏梗?拍莧繁3?Τ苫盥矢折⑸?た臁?1嚴格消毒接雛前準備好育雛室。飼槽飲水器等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再用熱鹼水刷洗,清水沖洗後晾乾備用。育雛室用清水衝掃

種公雞不同生長階段的管理措施

育雛階段雞隻整個一生中最初的72小時尤為重要,這不僅能確定其抵禦疾病侵襲的能力,心血管系統的發育和全身羽毛的生長狀況,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最初的階段決定著雞隻骨架的發育。只有育雛育成期種公雞得到良好的骨架發育,它們才能在整個產蛋期進行有效地交配。

密閉式雞舍,蛋雛雞冬季的溫度管理措施

育雛期培育目標是通過對0-6周齡的雛雞進行嚴格、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培育出符合其品種生長髮育特徵健康無病、體重、體尺達標的均勻合格雛雞。在育雛期飼養管理過程中,環境溫度適

密閉式雞舍,蛋雛雞秋冬換季的溫度管理措施

育雛期培育目標是通過對0-6周齡的雛雞進行嚴格、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培育出符合其品種生長髮育特徵健康無病、體重、體尺達標的均勻合格雛雞。在育雛期飼養管理過程中,環境溫度適

肉雞養殖:魏氏梭菌綜合防控措施

一、魏氏梭菌病流行特點:1、自然條件下僅見雞發生本病,肉雞、蛋雞均可感染。平養雞較籠養雞多發,育雛和育成雞多發,肉用雞發病常見於2~8周齡。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炎熱潮溼的

商品蛋雞沒有高峰的主要原因分析與防控措施

商品蛋雞沒有高峰是指6月齡左右產蛋率仍然不到90%的不正常現象。造成商品蛋雞沒有高峰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育雛、育成機體發育不良;開產後雞群營養管理不當;疫病危害等三大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