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黴菌毒素中毒診療分析
一 基本情況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新田鎮養殖戶劉某於2013年7月5日購進19 600只817白羽肉雜雞,採用某飼料公司生產的肉雞料飼餵。免疫程式為:6日齡用新支二聯疫苗飲水;12目齡法氏囊苗飲水;18日齡禽流感(H5 H9)二價滅活疫苗皮下注射,0.4 mL/羽。20多日齡時,雞群曾發生過較嚴重的小腸球蟲病,經治療後病情得到了控制。其後雞群採食和飲水正常,總體生長狀況良好。
二 發病情況
41日齡時,雞群死亡20多隻,但整群精神狀態尚好。雞舍內溫度高,溼度大,有濃重的黴味。料槽內靠近底部的一些飼料已黴變結塊,其周圍散落在墊料上的飼料已發黴。仔細觀察糞便,發現一些糞便發黃,內有未消化顆粒,還有少量爛西紅柿樣糞便。
大部分死亡雞較瘦,腳瓜外側多出血或潰爛。剖檢病變主要有:旰髒質軟,呈橡皮樣,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塊;脾臟微腫,有灰色壞死灶;腺胃乳頭水腫,甚至出血,嘰胃角質龜裂,嚴重有潰瘍灶,極易剝離,角質層下有出血斑;胰腺上有透明大小不等的壞死點;腎臟紅腫,輕微花斑樣,輸尿管內有尿酸鹽沉積,其它未見異常。
基於雞舍現場考查結果和病死雞剖檢病變,初步診斷為黴菌毒素中毒。
三 治療措施
根據初診結果採取以下治療方案。每天用速解酶7瓶拌料飼餵,連用4天,另用硫酸銅750 g兌水1500kg飲用,連用5天。同時,更換添料,徹底清洗料槽和飲水器,加強雞舍內通風換氣。
用藥後第5天回訪,採取上述措施後,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日死亡雞數逐漸下降,由原來的30只左右下降至幾隻。雞群採食量也有昕增加,日耗料量也由發病時的41包(40kg/包)增至46包。
四 結果與分析
根據剖檢病變和對症治療效果,本案例主要是由黴菌毒素中毒引起的。
本案例中,由於雞群採取地面平養方式飼養,舍內溫度高,溼度大,加之此前由於雞群發生過較重的小腸球蟲病,導致雞有啄癖,出現勾料現象,養殖戶並未及時意識到本病的防控。散落在地面上和料槽內剩餘過久飼料極易發生黴變,雞長期採食後造成中毒發病。
黴菌毒素中毒是雞的一種常見的中毒性疾病。本病重在預防,避免雞食入黴變飼料是預防該病的根本措施。購入的飼料應存放在陰涼乾燥的環境中,避免被水淋溼或浸溼。在日常飼養過程中,新增飼料應視雞群的採食量而定,不要一次新增過多。料槽內的剩料,應注意及時清
理,或是在加料時倒在新料的上面,以防時間久了發黴變質。在雞舍保溫的同時,要注意通風換氣,保持舍內乾燥,及時清除發黴的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