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毒性腎炎的鑑別診斷
禽病毒性腎炎是由腎炎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小雞腎臟,呈現亞臨床症狀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
【在床症狀】在實驗條件下,1日齡感染腎炎病毒的雞僅出現一過性腹瀉,並非所有的雞都表現腹瀉症狀。接種病毒7~14 天后仔雞增重受阻,4~21天內可見雞排白色稀薄糞便。本病病死率受腎炎病毒毒株毒力、家禽品種和品系及實驗感染條件等因素影響。在野外條件下,肉仔雞感染腎炎病毒後有的呈現亞臨床感染症狀,雛雞患病呈現僵雞綜合徵。
【病理變化】 在實驗情況下,接種後4~21天腎臟有輕度到嚴重的變色(蒼白、褪色),不腫大,呈現腎臟尿酸鹽沉積,在心臟、腹膜和肝臟表面沉積著粉筆末樣的尿酸鹽結晶。組織學變化主要表現為近曲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和壞死,並有顆粒細胞浸潤,在變性的上皮細胞漿中見大小不等的嗜酸性顆粒。此外,還見間質淋巴細胞浸潤和中度纖維化。
【類症鑑別要點】
一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可引起雞間質性腎炎,僅據組織學和病變難以將這兩種病區分開,要根據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有呼吸道症狀和氣管有病變進行區別。
二傳染牲法氏囊病 與傳染性法氏囊病引起的腎臟腫大及代謝病痛風症引起的尿酸鹽沉積進行區別。
【防制】 目前對本病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法。防止直接和間接接觸的水平傳播及經蛋垂直傳播,預防各種病原混合感染,注意雞舍消毒對控制本病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