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一例雞病毒性關節炎病的診斷與體會

雞病毒性關節炎

摘 要:我縣自1987年開始引進肉雞小規模養殖,直至發展到今天以蛋雞規模化生產為主的養禽業,從未發生過地方性雞病毒性關節炎病,但2009年3月,我縣因一起外購肉雛雞而引入雞病毒性關節炎,致使購入的雞在30天左右幾乎全部發病,給養殖戶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

雞病毒性關節炎作為三類動物疫病,其傳播性和感染性雖然遠遠低於一、二類動物疫病,但我縣2009年3月發生的一起雞病毒性關節炎病,對我縣養殖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卻是致命的。後經診斷及時,處置快速,防止了該病的進一步擴散流行,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1.發病情況

2009年2月21日,我縣兩肉雞養殖戶從內蒙古某公司購進肉用雛雞8010只,起初飼養一切正常,待餵養到30日齡以後,雞群開始陸續出現站立不穩,反應遲鈍,有些雞出現跛行、生長停滯,消瘦,繼而發展到關節腫大,臥地不起等症狀,截至4月21日,幾乎全群發病,死亡1791只,死亡率22.4%。

2.流行特點

病毒性關節炎又稱為病毒性腱鞘炎,是一種由禽呼腸孤病毒引起雞和火雞的病毒性傳染病。本次發生的病毒性關節炎主要以發生關節腫脹、腱鞘炎、跛行及生長停滯為主要特徵。病毒在雞群中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水平傳播,感染髮病率、死亡率均較高。多見於30日齡以後出現症狀。

3.臨床症狀

發病初期病雞主要表現為不願走動、行動遲緩、蹲伏現象;中後期消瘦、關節腫大、跛行、生長緩慢或停滯症狀。個別雞關節出現硬化、變形,跖骨歪斜,趾向後屈曲等症狀。

4.病理變化

病死雞剖檢可見跗關節上下週圍腫脹,關節囊及腱鞘水腫、囊膜有充血或點狀出血,關節腔內含有少量淡黃色或帶血色的滲出物。個別雞單側或雙側腓腸肌腱斷裂。

5.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理變化等特點,在臨診中可對該病做出初步診斷,但確診還須進行實驗室診斷。

病毒的分離與鑑定:從腫脹的腱鞘、跗關節的關節液、氣管和支氣管、腸內容物及脾臟等取病料進行病毒分離。採用5~7日齡的雞胚卵黃囊內接種,雞胚應來自SPF或沒有Reo感染的種雞群。接種後3~5天,雞胚死亡,胚體出血,內臟器官充血、出血、胚體呈淡紫色。如種蛋帶有Reo母源抗體,或者病料含毒量低,則雞胚死亡的時間會推遲,也可能有部分雞胚會孵出。如將含病毒材料接種於CAM上,接種後的胚胎死亡規律和胚體變化與卵黃囊接種的結果基本相同,特徵變化是絨毛尿囊膜增厚,有白色或淡黃色的痘斑樣病變,CAM細胞內可見到胞漿內包含體,確診為雞病毒性關節炎。

我們經嚴格採集病料樣品,委託寧夏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送國家參考實驗室進行了確診。

6.控制措施

6.1接到疫情報告後,為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我們立即採取了隔離、監控措施,限制家禽移動及產品的流動。

6.2 因本縣以前未發生過該病,為儘快確診,以便採取有效防控措施,我們及時採集病料委託上級業務部門進行送檢。

6.3確診後,我們立即啟動突發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預案,對感染髮病的6219只雞全部採取焚燒、深埋等處理;糞便、排洩物或可能被汙染的墊料、經嚴格消毒後進行無害化處理;對禽舍、用具、院落、運載車輛進行嚴格消毒。

7.體會

7.1 提高疾病防控意識,杜絕外來疫病的傳入。建議養殖戶嚴把購雛關,嚴禁從有發病史雞場購進種蛋和雛雞,購入時嚴格檢查,購入後採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

7.2 本次在我縣發生的雞病毒性關節炎,屬外來性傳染病,給我縣養禽業造成了極大地影響,經與養殖戶溝通後採取了嚴格的控制措施,消除了在我縣擴散流行的隱患,是非常必要的和可行的。

7.3 3—4月份正值季節交替,氣候多變時節,容易引發各種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流行,同時由於養殖戶雞舍內採用火牆取暖,溫度較難控制,加之北方氣候較晾,通風換氣不良,也是本病發生的誘因所在。

7.4 該養殖戶雖然從事養殖多年,有一定的養殖經驗,能夠按照免疫程式對雞群進行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法氏囊、禽流感等疫苗的免疫接種,並實行全進全出、定期消毒的養殖模式,但對外來的突發性傳染病沒有足夠的應對能力,預防意識的薄弱,導致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

7.5 在目前開放的市場流通和頻繁的畜禽調運環境下,加強畜禽的調運管理,購入前、後的疫病檢疫等環節,將規避一些外來性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為養殖戶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肉雞毒性關節炎的最新剖析與治療方法

當前,在我國肉雞的主要養殖地區,經廣泛取樣檢測、監測的肉雞病毒性關節炎,陽性率和發病率都比過去明顯在升高。雞病毒性關節炎曾稱病毒性腱鞘炎,其臨床診斷特徵是跗關節周圍發炎

毒性關節炎的剖析與防控方法

雞病毒性關節炎在雞群中傳染率很高,影響著雞群的生長以及養雞戶的收益。本文結合該病的發病機理與流行病學、病理變化、臨床症狀三方面進行診斷,並從加強科學飼養管理、疫苗接種、

毒性關節炎(呼腸孤病毒感染,腱滑膜炎)

呼腸孤病毒在雞或火雞中普遍存在,有些毒株的病毒血性株,分佈於大的關節,導致關節炎、肌腱炎和滑膜炎。大部分雞群對於呼腸孤病毒中的呼吸道一腸道毒株易感,雞和火雞對病毒性關節

毒性關節炎怎麼免疫

8~12日齡雞病毒性關節炎活苗皮下注射或飲水免疫,56~98日齡第2次活苗免疫,臨產前用病毒性關節炎油佐劑苗免疫。雞病毒性關節炎活苗免疫時,應與馬立克氏�⒎ㄊ夏也∪醵久緄拿庖呦喔�5天以上,以免發生干擾。一般提倡用滅活苗免疫種雞,其傳給子代的母源

如何防治家禽毒性關節炎

病毒性關節炎又稱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家禽呼腸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關節滑膜、腱鞘及心肌的傳染?F涮卣魘槍亟諢?ぁ㈦燁屎託募∷鶘耍?趾王乒亟諫戲誡燜髦狀蟆?一、臨床症狀多表現為關節炎和腱鞘炎。急性感染時,雞表現為跛行,部分雞生長受阻。慢性感染雞的跛行更加

毒性關節炎怎麼免疫?

8~12日齡雞病毒性關節炎活苗皮下注射或飲水免疫,56~98日齡第2次活苗免疫,臨產前用病毒性關節炎油佐劑苗免疫。雞病毒性關節炎活苗免疫時,應與馬立克氏?⒎ㄊ夏也∪醵久緄拿庖呦喔?天以上,以免發生干擾。一般提倡用滅活苗免疫種雞,其傳給子代的母源抗體可保護初

肉雞毒性關節炎的鑑別分析與治療

雞病毒性關節炎曾稱病毒性腱鞘炎,臨床特徵是跗關節周圍炎、關節滑膜炎、肌腱腫脹、腱鞘炎、腓-腸肌腱斷裂等。由於病雞關節腫脹、行走困難,無法正常採食,淘汰增多,造成一定的經濟

國際視角看雞毒性關節炎的流行變化與防控措施

雞病毒性關節炎是由禽呼腸孤病毒(ARV)感染後導致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該病流行廣泛,全球性分佈。有多種疾病表現,最常見的疾病是病毒性關節炎、腱鞘炎(圖1-4),病雞常表現為跛行、單側或

雞病毒性關節炎簡介

一、簡介病毒性關節炎主要是肉用雞的一種傳染病,本病可發生於2一16周齡的肉雞,6一7周齡的小雞發生最多。二、臨床表現特徵是病雞兩側小腿和健束變粗,發生肢行。發病率很高,但死亡率不到1%,主要損失是由於滑膜炎而造成大批肉屍廢棄。自然發病雞的小腿變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