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病毒性關節炎的剖析與防控方法

雞病毒性關節炎在雞群中傳染率很高,影響著雞群的生長以及養雞戶的收益。本文結合該病的發病機理與流行病學、病理變化、臨床症狀三方面進行診斷,並從加強科學飼養管理、疫苗接種、藥物治療三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雞病毒性關節炎主要病原是禽呼腸孤病毒,常存在於病雞的盲腸扁桃體、跗跖關節和糞便中,一年四季都具有傳染性。主要傳播方式有兩種:一種為水平傳播,通過在不同雞之間直接或間接引起;另一種是垂直傳播,由母雞感染禽呼腸孤病毒後通過蛋傳播給下一代。

雞群在感染禽呼腸孤病毒之後,病毒首先在雞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中進行復制,然後進入雞的血液,潛伏1~2 d後出現病毒血症,隨後在雞體內各個部位發生擴散,以關節腱鞘及消化道含毒量較高,排毒途徑主要通過消化道。

禽呼腸孤病毒對不同品種、不同性別、不同周齡的雞都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大多數發病雞在10周齡之內,2~6周齡的雞發病率達到了最高;對成年雞群也有一定影響,會在特定情況下引起敗血症,但不致死。除此以外,還有以下幾種情況。

1、大腸桿菌病

該病是肉仔雞和蛋雞飼養過程中**常見的多發病之一。近幾年來,由大腸桿菌病引發的癱瘓已佔就診雞腿病總數的13.4%。病雞肢體癱瘓,呼吸道感染,個別雞排黃白色或綠色稀糞。剖檢少見有典型肝周炎、腹膜炎和心包炎等變化,常見十二指腸卡他性炎症,洩殖腔膨大,積有黃白色稀便。

治療用藥:對該病可用恩諾殺星、慶大黴素、禽菌靈等防治。

2、葡萄球菌病

病雞跛行或跳躍式步行,足關節腫脹。切開病雞病變的關節,腔內有淡黃色膿性或乾酪樣凝固物。

治療用藥:治療該病用慶大黴素、氨苄青黴素和卡那等黴素都有很好效果。

3、白肌病

該病主要是由微量元素硒和VE缺乏所致。病雞兩腳麻痺,運動失調,腹部和腳出現紫紅色腫脹,胸肌和腿肌呈灰白色索狀病變。

治療用藥:防治該病可用亞硒VE針劑飲水或用亞硒VE粉拌料飼餵。

4、支原體病

該病易發生於4~6周齡的雛雞。病雞關節腫脹,跛行,伴有呼吸道症狀。切開腫脹關節,見有黃色黏稠奶油狀滲出物。

治療用藥:對該病可用支毒淨、鏈黴素等藥物治療。

5、痛風症

病雞跛行,起立困難,結節增大,排白灰樣稀糞。解剖可見內臟附著一層白灰渣樣尿酸鹽沉積物。

治療用藥:防治該病一方面要降低飼料中的鈣和蛋白含量,並適量新增維生素A;另一方面用腎腫解毒藥和禽腎康等藥物治療。

6、馬立克氏病

該病易發於3~4月齡雞。病雞呈「劈叉狀」,即一隻腳向前,另一隻腳伸向後方,病側腿部肌肉萎縮,爪子多彎曲。

雞腿病的預防

1、創造良好的環境。保證雞舍通風良好、乾淨衛生,不能有廢棄物長期囤積。注意地面或籠具的調整,應該選擇柔軟舒適的墊料把地面鋪墊平整,注意一定是柔軟舒適的墊料,切不可將特別粗糙的墊料,如整株玉米秸或很長的麥秸墊進去。

飼養的密度要適宜,3周齡~4周齡後,每平方米不超過10只,如果飼養密度過大會限制雞群活動,缺乏運動會導致骨骼生長髮育不良,同時密度過大會導致雞群擁擠,溫度升高而產生應激。在轉群、疫苗接種時抓雞要輕,不可粗暴,以免驚群或產生應激。

雞的膽子很小,即便是在飼餵的時候也應放低聲音,雞舍內保持安靜,儘量不要有太多人進進出出,以免影響雞群休息,而且噪音容易驚群或使雞產生應激反應,嚴重者也有直接死亡的可能性。

2、營養全面。飼料不能單一,應保證營養全面、均衡。3周齡以內的雞應保證每公斤日糧中維生素A、維生素D的含量在250-400國際單位,並且注意補充礦物質元素如錳、鋅、鈣。3-4周齡的雞正是骨骼生長髮育時期,除了營養跟得上以外,還要加強運動,以促進骨骼生長。

同時應根據需要限量飼餵,控制脂肪堆積。4-5周齡是育肥期,防止日糧中鈣、錳及維生素D、維生素B2缺乏,維生素D對骨骼的發育尤為重要。產蛋後期的蛋雞由於鈣、磷和維生素D代謝減弱,故適當延長光照時間至17小時,並在下午加補鈣源。

3、搞好疾病預防。對於遺傳性疾病,預防的關鍵在於選購雞苗的時候,上面也提到過選購雞苗的時候應注意品牌及品種。對於本就健康的雞苗,從開始就要精心管理,重要的還是打造一個乾淨衛生、乾燥、通風的雞舍,以防細菌和病毒入侵,雞的腿部疾病多為細菌和病毒引發。同時做好各種疾病的疫苗免疫工作,對於已患有腿疾的雞應及早隔離,單獨飼養,精心看護。

國際視角看雞病毒性關節炎的流行變化與防控措施

雞病毒性關節炎是由禽呼腸孤病毒(ARV)感染後導致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該病流行廣泛,全球性分佈。有多種疾病表現,最常見的疾病是病毒性關節炎、腱鞘炎(圖1-4),病雞常表現為跛行、單側或

肉雞病毒性關節炎的最新剖析與治療方法

當前,在我國肉雞的主要養殖地區,經廣泛取樣檢測、監測的肉雞病毒性關節炎,陽性率和發病率都比過去明顯在升高。雞病毒性關節炎曾稱病毒性腱鞘炎,其臨床診斷特徵是跗關節周圍發炎

病毒性關節炎(呼腸孤病毒感染,腱滑膜炎)

呼腸孤病毒在雞或火雞中普遍存在,有些毒株的病毒血性株,分佈於大的關節,導致關節炎、肌腱炎和滑膜炎。大部分雞群對於呼腸孤病毒中的呼吸道一腸道毒株易感,雞和火雞對病毒性關節

病毒性關節炎怎麼免疫

8~12日齡雞病毒性關節炎活苗皮下注射或飲水免疫,56~98日齡第2次活苗免疫,臨產前用病毒性關節炎油佐劑苗免疫。雞病毒性關節炎活苗免疫時,應與馬立克氏�⒎ㄊ夏也∪醵久緄拿庖呦喔�5天以上,以免發生干擾。一般提倡用滅活苗免疫種雞,其傳給子代的母源

如何防治家禽病毒性關節炎

病毒性關節炎又稱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家禽呼腸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關節滑膜、腱鞘及心肌的傳染?F涮卣魘槍亟諢?ぁ㈦燁屎託募∷鶘耍?趾王乒亟諫戲誡燜髦狀蟆?一、臨床症狀多表現為關節炎和腱鞘炎。急性感染時,雞表現為跛行,部分雞生長受阻。慢性感染雞的跛行更加

病毒性關節炎怎麼免疫?

8~12日齡雞病毒性關節炎活苗皮下注射或飲水免疫,56~98日齡第2次活苗免疫,臨產前用病毒性關節炎油佐劑苗免疫。雞病毒性關節炎活苗免疫時,應與馬立克氏?⒎ㄊ夏也∪醵久緄拿庖呦喔?天以上,以免發生干擾。一般提倡用滅活苗免疫種雞,其傳給子代的母源抗體可保護初

肉雞病毒性關節炎的鑑別分析與治療

雞病毒性關節炎曾稱病毒性腱鞘炎,臨床特徵是跗關節周圍炎、關節滑膜炎、肌腱腫脹、腱鞘炎、腓-腸肌腱斷裂等。由於病雞關節腫脹、行走困難,無法正常採食,淘汰增多,造成一定的經濟

一例雞病毒性關節炎病的診斷與體會

摘要:我縣自1987年開始引進肉雞小規模養殖,直至發展到今天以蛋雞規模化生產為主的養禽業,從未發生過地方性雞病毒性關節炎病,但2009年3月,我縣因一起外購肉雛雞而引入雞病毒性關節炎,致使購入的雞在30天左右幾乎全部發病,給養殖戶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雞病毒

雞病毒性關節炎簡介

一、簡介病毒性關節炎主要是肉用雞的一種傳染病,本病可發生於2一16周齡的肉雞,6一7周齡的小雞發生最多。二、臨床表現特徵是病雞兩側小腿和健束變粗,發生肢行。發病率很高,但死亡率不到1%,主要損失是由於滑膜炎而造成大批肉屍廢棄。自然發病雞的小腿變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