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家禽免疫接種失敗現象分析及防控

隨著我國集約化、規模化、放養一體化的家禽生產模式的形成,由於模式轉換速度大於我們飼養管理技術進步速度,導致我們在禽業生產過程中出現一系列以往沒有遇到的問題。表現最突出的即是多病毒混合感染、隱性感染常態化、黴菌毒素高度汙染、疫病多發勤發、免疫抑制高度普遍化等。表現在臨床上的最直接的一個問題,就是接種各種疫苗都可以引起因接種疫苗而發病;發病率佔總體發病率的80-85%。因此,我們不得不來研究這個問題。

一、 接種疫苗引起發病的現狀

早期,約5年前接種各種滅活苗引起蛋雞產蛋率下降、注射部位炎性腫脹;近期也可以誘發ND、AI、鼻炎等。

1、在5-7日齡NDH120首免後發病

接種後的1-3天,出現類似新城疫(ND)、傳支(IB)、H9AI等症狀。患雞剖檢病變很難確診,按病變定性後用藥物很難見效;只要誘發疾病,導致雞群終生難養,始終處於發病狀態。此次,控制無效或不徹底,最終成為養殖危害最大關鍵點。

2、14日齡接種IBD疫苗後發病 

同樣是接種後的1-3天內,就出現發病現象。此次發病,一般都有呼吸道症狀,剖檢患雞多表現為法氏囊萎縮、腫脹、囊內有膿性分泌物、部分充血、腎臟腫脹(無尿酸鹽沉積);部分雞氣管紅布樣出血、胸腺萎縮腫脹有出血點、部分支氣管鳴管上方有0.5釐米出血環。

發病3天后部分拉綠色糞便、腫頭腫臉、流淚、結膜潮紅等,死亡率增加很快。剖檢胸氣囊出現有漿液性滲出物(泡沫狀),肺臟充血水腫;部分嚴重雞隻氣囊內有乾酪樣滲出物。

3、21日齡左右接種NDH52等疫苗發病

此次發病基本上同於15日齡左右,但是,由於此前的疫病沒有徹底康復,就再次接種疫苗,所以誘發的呼吸道病症狀、病變更加嚴重。主要表現在死亡率、綜合性病變上。病變上主要以肺部水腫、充血、纖維素樣壞死、氣管堵塞為主,腎臟腫脹、花斑樣、一側睪丸出血、腸道淋巴濾泡典型腫脹出血、胰臟出血壞死等。最終是以嚴重的纖維素樣腹膜炎、乾酪樣腹膜炎為主的「氣囊炎」病變為結局。治療難度比以往都大,結果導致藥物種類多、方案大、藥費高、治癒率差。

4、26-28日齡接種ND疫苗發病

該階段多發生呼吸道症狀,ND、AI、IB、IBD病變都可以在患雞剖檢中看到。多種方案治療都難見效,方案成本一次次大幅度上升,這樣的狀況讓獸醫、飼養員、技術專家普遍的困惑,甚至造成白羽肉雞在35日齡左右就提前出欄,一時間使我國達標商品肉雞數量受限。這些由於接種疫苗誘發的疫病,已經成為我國雞飼養過程中最具威脅的一個問題;目前新模式飼養已經逐漸成為主流,我們生產相關人員如何儘快提升自己對行業的認識,對疫病的認識、對疫病發病形式的掌握成為我國雞從業者一項必備的技能,只有緊緊掌握我國雞疫病流行動態、流行形式,我們才能及時調整防控方案或措施。

二、引起接種疫苗發病的原因分析

(一)5-7日齡接種疫苗發病原因

1、種雞垂直傳播病毒存在

⑴H9 AIV:

我國蛋雞種雞H9、H5流感長期持續流行,尤其是H9的流行對我們雛雞威脅最大。H5流感病可以導致種雞長時間雞蛋不能種用,但H9感染種雞後,可以引起產蛋率下降、呼吸道症狀等,而且部分會出現沒有症狀隱性感染,這些發病期、隱性感染期的種蛋,很多雞場都種用了;導致受精率、孵化率、出殼率明顯降低,部分孵化出的雛雞就成為隱性感染的群體。所以,2011-2012年,我國蛋雞流感病多發,商品代雞流感病多發,就是這個原因。因為1日齡的雞很多都已經感染了H9病毒。因此,我們在飼養過程中,尤其是商品肉雞飼養過程中,忽視了垂直傳播的病毒因素,尤其是H9的存在,是很難飼養成功的。H9病毒隱性感染,是潛伏或定殖在氣管黏膜上皮上,在雞群沒有應激因子、致病因子作用時,它不引起發病;如果遇到接種凍幹疫苗或其它應激因子、致病因子作用下,發生疾病。此時,接種NDH120傳支疫苗後則表現出外源病毒入侵作用,所以同時會出現新城疫、傳支病變;如淋巴濾泡腫脹、喉頭氣管噴灑狀出血、氣管堵塞等病變,進而引起接種IB、ND疫苗時發病。10日齡內發病的雞群,氣管堵塞病變多於其它日齡就是這個道理。(氣管堵塞病變:60%是AIV、20%IBV、10-20%是陽性菌)。

⑵黴菌毒素垂直汙染

種雞在出現黴菌毒素蓄積性中毒後(多毒素),像奶牛將毒素儲留在牛奶內一樣,將毒素儲留在雞蛋內。使種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出殼率嚴重下降;出殼的雞有大量次等雞,大部分雞外表看不到什麼症狀,但是,在1日齡後剖檢可以看到肌胃有黑色潰瘍;通過實驗室檢測,發現肌胃腺胃內有大量的黴菌毒素,並且是多毒素混合存在。這些亞健康雞在以後生長過程中,會因管理條件及黴變料的使用表現出不同差異。部分雞群經過養戶育雛期的管理保健結果狀況好轉,但是,免疫力低下不能避免;部分雞群則因管理粗放、以及繼續黴變飼料的使用而出現肌胃炎,免疫器官發育障礙等,導致免疫力差,抗應激能力差,缺乏區域性免疫組織,引起接種疫苗失敗或發病。所以,雛雞儘早提升免疫力,排除黴菌毒素是十分關鍵。

⑶其它免疫抑制病毒垂直傳播

如白血病病毒、馬立克氏病病毒、傳染性貧血病毒、呼腸孤病毒等等,經過國家多個實驗室檢測,都認為普遍存在,它們存在雖然不直接誘發疾病,但是會加重其它疾病感染髮生的機會,影響其它疾病發病程度。接種疫苗時,同樣會引起或加重雞群應激反應。

⑷垂直傳播支原體(MG)、沙門氏桿菌

支原體、沙門氏桿菌是垂直傳播的主要病菌,支原體的存在,會加大育雛期呼吸道病發病機會;沙門氏桿菌存在,會加大5-12日齡的發病機會。接種疫苗,會引起氣管炎性病變增大,導致發病。

2、飼養管理問題

雛雞在第一週齡內對環境條件要求甚高,如果溫度、溼度、通風不合理,會導致雞群風寒感冒。如果,密度大易造成支原體感染,支原體損害氣管黏膜。由於感冒、氣管黏膜受損,在接種首免疫苗時候同樣也可引起雞群發病;多是咳嗽等呼吸道異常。

(二)14日齡接種IBD疫苗後發病的原因

1、IBD疫苗靶器官正是高階中樞免疫器官

一方面法氏囊疫苗一般都是中等毒力,本身對靶器官損害嚴重;另一發面,疫苗靶器官是正在發育的中樞免疫器官。疫苗的直接刺激使法氏囊發生了炎性變化,同時也使法氏囊產生了嚴重的應激刺激;因此,多在接種IBD疫苗後引起發生法氏囊病。

2、H9AIV的1-2%隱性感染率對做苗的影響

由於各種因素制約,14日齡前不發病的雞群很少,尤其是白羽肉雞群。它們在育雛前期發病後,或由於疾病恢復或控制不徹底,或由於前期發病康復後體質嚴重變差。到了14日齡左右,雞群抗病力差抗應激能力差,此時接種法氏囊疫苗,無疑會加重發病機會;接種疫苗引起發病。

經過國家動物衛生疫病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的大量試驗資料顯示,目前我國H9流感病毒已經成為雞群體中隱性感染的常在病毒;尤其是商品肉雞,每100只健康的雞隻當中就有1-2只隱性感染H9流感病毒,感染後不引起發病,這些病毒潛伏、定植在氣管黏膜上,在接種法氏囊疫苗時候,疫苗對法氏囊器官嚴重的刺激,導致短時間內機體抗病力、抗應激能力急速下降;啟用潛伏在氣管上的H9病毒,產生呼吸道病。所以,這個時間段發病的雞群,基本上都有H9病毒的參與。由於H9具體一點的特徵性作用,在它和其它病毒混感時候,臨床症狀、病變上一般不容易看出來。如是H9病毒為主要致病因子病毒,臨床上症狀、病變多是流感典型的症狀病變;如果致病因子是接種的疫苗或其它野毒感染,臨床上發病的雞群多在症狀或病變上表現為其它病毒的典型變化。如接種法氏囊疫苗,引起發病後,法氏囊潮紅、充血,或典型的出血等病變;以及腎臟花斑樣病變等。此時按法氏囊病控制效果不會理想,必須得考慮H9方向的影響。

3、免疫抑制、黴菌毒素蓄積性中毒的普遍存在

此階段,剖檢的雞黴菌性肌胃潰爛的比例應在60-70%,尤其是夏季;引起的胸腺萎縮、法氏囊萎縮導致免疫接種失敗,甚至抗病力下降引起接種後發病。

(三)21日齡左右接種NDH52等疫苗發病的原因

1、H9AIV的1-2%隱性感染率對做苗的影響

2、換料期的應激

3、免疫抑制、黴菌毒素蓄積性中毒普遍

4、支原體(MG)感染普遍

由於支原體感染普遍,氣管、氣囊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漿液性炎症;接種疫苗會加大黏膜部位的損失,引起發病;嚴重的出現最終氣囊炎病變,死亡率高。

(四)26-28日齡接種ND疫苗發病

1、H9AIV的1-2%隱性感染率對做苗的影響

2、此日齡斷雞群處在的發病期

很多養戶和行業人,認為疫苗是必須要做;基於這樣的原則,大多數雞群接種新城疫疫苗後,有90%雞群是病情加重或起呼吸道病。從症狀上和病變上根本理不清控制思路,胡亂用藥成為當今應對此時期的一個嚴重現象。一個療程用4個藥物、5個藥物的雞群比比皆是;養殖戶苦不堪言、獸醫、養殖公司技術人員束手無措。

(五)垂直傳播支原體(MG)、沙門氏桿菌的原因

目前,我國種雞支原體、沙門氏桿菌淨化仍是嚴重的瓶頸,大多數種雞企業無能為力,因此,會引起嚴重的垂直傳播現象。

三、引起接種疫苗發病的預防與控制

(一)5-7日齡接種疫苗發病

1、預防:

⑴清除黴菌毒素  使用「速治」飲水4-5天;

⑵提升免疫力、抑制或清除H9病毒   使用「金琪康」飲水3-5天;

⑶加強飼養管理,將管理做細做實,確保雞舍有清新舒適空氣。

⑷清除抑殺垂直傳播支原體、沙門氏桿菌;可以使用「阿奇康」、「楊樹花口服液」、「力健」等。

建議:1-5日齡:力健(或楊樹花口服液) 金琪康 支達寧,速狀拌料。

2、建議治療原則:

提升免疫力抑制病毒  抗支原體 抗菌;肌胃炎明顯雞群需配合「速治」等。

(二)14日齡接種IBD疫苗後發病

1、預防:

做好飼養管理同時    抗流感 清解合劑 抗支原體藥物

2、建議治療原則:

抗流感(中西) 法氏囊病毒 抗支原體 抗菌,一個療程4-5天。肌胃炎明顯雞群需配合「速治」等。

(三)21日齡左右接種NDH52等疫苗發病

1、預防:

做好飼養管理同時   抗流感 抗新城疫 抗菌

2、建議治療原則:

抗流感 抗新城疫 氣囊炎專用藥物 抗支原體,肌胃炎明顯雞群需配合「速治」等。

(四)26-28日齡接種ND疫苗發病

原則上同21日齡左右接種疫苗前的預防,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抗流感藥物最好保證是中西醫兩個,同時使用氣囊炎專用藥物和抗支原體藥物。此階段使用的藥物在治療過程中的都很重要,因此必須選擇高效副作用小的藥物。

四、總結

通過我們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能夠把握以上預防機會,我們在雞飼養過程中,有足夠的勇氣來養好雞;在防止接種疫苗引起發病因素分析中,我們看到病原、病原存在形式、雞群狀況的不可掌控性引起的;同時,我們也要儘量選擇沒有汙染的疫苗、甲醛不超標的疫苗、選擇SPF疫苗;儘量科學制定適合自己的免疫程式;做好飼養管理同樣是關鍵所在。

2012年5月29日

幾種免疫失敗現象的分析與控制

5~7日齡接種疫苗發病原因1H9AIV我國蛋種雞H9、H5流感長期持續流行,尤其是H9的流行對雛雞威脅最大。感染種雞後,可引起產蛋率下降、呼吸道症狀等,而且部分會出現沒有症狀隱性感染,這些發病期、隱性感染期的種蛋,受精率、孵化率、出雛率明顯降低,部分孵化出

蛋雞免疫失敗該如何補救?

免疫是控制蛋雞疾病的重要手段,幾乎所有雞群都需採取免疫接種。但不是經免疫接種後的雞群都能抵抗相應的疾病,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很多,在實際工作中應全面考慮、周密分析,找出造成

熱應激對雞免疫機能的影響和防控措施

通過免疫接種、生物安全措施和必要的藥物治療,已基本控制了家禽急性傳染病的發生。但由於應激所致的免疫失敗時有發生,特別是我國大部分地區夏季高溫、高溼,且常伴有明顯的氣溫波

家禽免疫失敗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公眾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蛋白質提供重要來源之一的家禽和家畜產品對藥物殘留的控制會越來越嚴格,因此畜禽傳染病的防控主要以獸用疫苗免疫

禽用疫苗免疫失敗原因簡述

對於禽傳染病的預防,除了加強飼養管理、建立健全完整的生物安全體系外,最重要的還是疫苗免疫來防止傳染病的發生發展,然而實際生產表明,有時家禽經過免疫接種後仍然會有發病,

家禽主要病毒病的免疫防控措施

家禽主要病毒病的免疫防控措施目前對於病毒病的預防,通過疫苗接種仍是有效的措施之一,下面就將通過免疫接種對家禽主要病毒性疾病進行防控的內容分別介紹如下。【馬立克氏��飼養期超過70天的雞隻必須用CVI988液氮苗,50~70日齡上市的快速型三黃雞也

免疫失敗的「黑鍋」該誰背?

免疫失敗原因分析及防制對策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種能否獲得成功,不但取決於接種時疫苗的質量、接種途徑和免疫程式等外部條件,還取決於機體的免疫應答

造成雛雞免疫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一、接種時間不當。雛雞身上有母源抗體,一般在1~2周內不易感染雞新城疫。如接種過早,反而和母源抗體中和;接種過遲,因體內抗體消失,易被毒力強的野毒侵染髮�K?裕?話憬又質奔漵υ詵醭齪�7~10天。二、疫苗質量問題。1、部分單位生產的疫苗質量

家禽免疫應激反應

動物應激反應是指動物機體在外界作用因素下(包括環境變化、氣溫變化、免疫接種等),使生理功能和生產效能下降等現象的總稱。家禽免疫應激是指家禽接種疫苗後出現個別過敏,少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