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失敗的「黑鍋」該誰背?
免疫失敗原因分析及防制對策
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種能否獲得成功,不但取決於接種時疫苗的質量、接種途徑和免疫程式等外部條件,還取決於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這一內部因素。接種疫苗後的機體免疫應答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生物學過程,許多內外環境因素都影響機體免疫力的產生、維持和終止。所以,接種過疫苗的雞群不一定都能產生堅強的免疫力。近年來,一些免疫雞群常常爆發傳染病,給養雞生產造成了較大的損失。根據生產實踐和調查分析,就引起雞群免疫失敗的因素及防制對策概括如下,供參考。
一、疫苗及稀釋劑
(1)、疫苗的質量
疫苗不是正規生物製品廠生產,質量不合格或已過期失效。疫苗因運輸、儲存不當或疫苗取出後在免疫接種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或取出時間過長,或疫苗稀釋後未在規定時間內用完,影響疫苗的效價甚至失效。
(2)、疫苗選擇不當
某些肉雞場忽視肉仔雞生長快、抵抗力相對較弱的特點,選用一些中等毒力的疫苗,如選擇中等偏強毒力的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新城疫Ⅰ系疫苗飲水,這不僅起不到免疫的作用,相反造成病毒毒力增強和病毒擴散。
(3)、疫苗間干擾作用
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無交叉反應的抗原同時接種時,機體對其中一種抗原的抗體應答顯著降低,從而影響這些疫苗的免疫接種效果,如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新城疫和傳染性法氏囊病等。
(4)、疫苗稀釋劑
疫苗稀釋劑未經消毒或受到汙染而將雜質帶進疫苗;有時隨疫苗提供的稀釋劑存在質量問題;飲水免疫的,飲水器未消毒、清洗,或飲水器中含消毒藥等都會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敗。
二、雞群機體狀況
(1)、遺傳因素
動物機體對接種抗原有免疫應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遺傳控制的,雞品種繁多,免疫應答各有差異,即使同一品種不同個體的雞,對同一疫苗的免疫反應強弱也不一致。有的雞隻甚至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從而導致免疫失敗。
(2)、母源抗體干擾
由於種雞個體免疫應答差異以及不同批次雛雞群不一定來自同一種雞群等原因,造成雛雞母源抗體水平參差不齊。如果所有雛雞固定同一日齡進行接種,若母源抗體過高的反而干擾了後天免疫,不產生應有的免疫應答。即使同一雞群不同個體之間母源抗體滴度也不一致,母源抗體干擾疫苗在體內的複製,從而影響免疫效果。
(3)、應激因素
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經、體液和內分泌的調節,在環境過冷過熱、溼度過大、通風不良、擁擠、飼料突然改變、運輸、轉群等應激因素的影響下,機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腎上腺皮質激素能顯著損傷T淋巴細胞,對巨噬細胞也有抑制作用,增加IgG的分解代謝。所以,當雞群處於應激反應敏感期時接種疫苗,就會減弱雞的免疫能力。
(4)、營養因素
維生素及許多其它養分都對雞免疫力有顯著影響。養分缺乏,特別是缺乏維生素A、D、B、E和多種微量元素及全價蛋白時能影響機體對抗原的免疫應答,免疫反應明顯受到抑制。試驗表明,雛雞斷水、斷食48小時,法氏囊、胸腺和脾臟重量明顯下降,脾臟內淋巴細胞數減少,網狀內皮系統細菌清除率降低,即機體免疫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