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家禽免疫應激反應

動物應激反應是指動物機體在外界作用因素下(包括環境變化、氣溫變化、免疫接種等),使生理功能和生產效能下降等現象的總稱。

家禽免疫應激是指家禽接種疫苗後出現個別過敏,少數動物體溫升高,一些動物厭食,代謝改變,生長減緩,飼養週期延長的現象。在現代養殖業生產中,疫苗對預防、控制和消滅家禽傳染病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免疫接種一方面保護了動物機體免受病原的侵害,另一方面也作為一種特殊的應激因子對機體產生一定的損害,這種損害不僅影響家禽的生長髮育及生產效能,而且可能造成少數動物的死亡。

一、免疫應激反應產生的影響

按照反應程度,免疫應激反應可分為一般反應和嚴重反應。一般反應表現為注射部位腫脹,體溫升高,精神萎頓,減食或停食1~2d,隨著時間延長,症狀逐漸減輕,一般注射疫苗3d後即可恢復正常;嚴重反應表現為急性過敏反應,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顫、可視黏膜充血、甚至死亡,一般此類反應發生的概率較小。

1、免疫應激對家禽生產效能的影響

不管是慢性免疫應激 、細菌感染性免疫應激還是細菌脂多糖(LPS)刺激導致的急性免疫應激均降低了家禽的生產效能。

(1)在免疫應激狀態下,雞體內儲存的原本用來生長、繁殖、產蛋、免疫的營養物質都用來對付應激,這樣就使雞的生長髮育及生產效能受到影響,主要表現為發育不良,育成率、成活率低下,繁殖力、產蛋率下降,蛋重減輕,蛋內容物稀薄,蛋殼變薄,軟殼蛋率 、破蛋率上升。

(2)降低採食量,相應提高了維持消耗所佔機體總養分消耗的比例。主要由白細胞介素1(IL-1)和腫瘤壞死因子(TNF)所介導,其中IL-1對食慾的影響較TNF大。

(3)免疫應激導致雞胴體水分下降,體脂含量相應升高,從而使飼料利用率降低。免疫應激改變機體養分代謝,如增加肌肉蛋白的降解、抑制合成。

(4)提高基礎代謝率。KorverDR等的研究表明,免疫應激促進細胞因子(CK)的釋放,細胞因子導致發熱和體溫升高,並通過提高氨基酸的糖異生、氨基酸酸化和葡萄糖的利用作為機體提高基礎代謝率重要的能量來源。

2、免疫應激對蛋白質代謝的影響

免疫應激對蛋白質代謝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1)提高急性期蛋白的合成 (APP),特徵之一是肝急性期蛋白的合成。急性期蛋白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它能降低由白細胞釋放的有毒物質引起的損傷和幫助修補組織。

(2)降低骨骼肌的沉積。

(3)提高氨基酸的糖異生和氧化供能。研究表明:免疫應激使蛋白質合成代謝減弱而分解代謝增強。同時,整個機體的蛋白質週轉速度提高,氮排洩增加,體氮沉積降低。

3、免疫應激對碳水化合物代謝的影響

免疫急性期中糖類的利用急劇增加。在炎性細胞因子的作用下,肝糖原的異生和糖原分解過程加速,使葡萄糖生成增加。在肝外組織中葡萄糖的氧化和葡萄糖轉化為乳酸的速率提高,以滿足發燒導致的基礎代謝率增加和特異性細胞增殖等免疫相關過程對能量的需要。

4、免疫應激對脂肪代謝的影響

機體感染或發生炎症反應時,IL-1、IL-6和TNF都可介導脂肪的代謝變化。它們一方面通過降低脂肪組織中脂蛋白脂酶的活性而降低甘油三酯類的清除率。另一方面,增加肝臟脂肪酸的合成和非必需脂肪酸的重新酯化,造成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

5、免疫應激對能量代謝的影響

免疫應激期間家禽採食量下降,進而使能量攝人降低,為了滿足免疫系統的能量需要,乳酸鹽及生糖氨基酸的糖異生作用增強,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由脂肪的氧化增強來供能,這一過程主要由腫瘤壞死因子介導。

免疫接種對免疫力的影響,既取決於雞的遺傳背景,也決定於免疫接種的激烈程度和持續時間,如果超過雞對付應激免遭損害的能力,對雞無疑是一種病理傷害。因接種疫苗造成免疫應激引起家禽疾病時有報道,由於疫苗接種造成應激而誘發雞免疫力下降.出現脂肪肝綜合徵,以及免疫接種引起父母代種雞發生溫和性雞新城疫 (ND)、馬立克氏病(MD)。雞在免疫應散情況下表現出生長率和飼料報酬降低,營養需要增加,在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下極易引發疾病,造成死亡。研究免疫接種對免疫功能的影響,關係到雞群的抗病能力及生產效能。

二、免疫應激產生的原因

產生免疫應激反應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疫苗的選擇和使用方法不合理;不同工藝的疫苗,純淨度、雜蛋白、內毒素、滅活劑殘留量有差異,這些都會成為致敏源。不同品種疫苗需根據家禽品種、日齡來進行調整,否則應激反應增大。

(2)家禽健康狀況不佳;免疫之前家禽已經出現病原隱形感染或輕微發病都會增加應激反應。

(3)未按照免疫程式規範免疫;

(4)外部環境不適宜。過冷、過熱、冷熱不均、通風不良加重應激反應。

免疫應激後免疫反應的持續性狀態,可導致病理改變。而且免疫應激還可以 造成免疫器官的形態學變化,而這些形態學的變化可能進一步加強免疫抑制。

三、降低免疫應激反應的措施

1、合理選擇疫苗

如禽流感(H5 H7)滅活疫苗,儘量選擇工藝先進,純淨度高,雜蛋白少的,內毒素和甲醛殘留量低的疫苗,配合進口白油佐劑,細胞懸浮工藝疫苗產生應激反應的概率相對要小很多。

2、正確儲存和使用疫苗

油乳劑滅活疫苗存放溫度一般要求2-8℃冷藏儲存,疫苗從保溫條件下取出後要在注射前進行回溫,搖勻後才能使用,這樣可以減少冷應激。

3、規範免疫程式

按照疫苗廠家推薦的免疫程式,把握好注射時間和疫苗用量。如蛋雞注射禽流感H5 H7疫苗,在7-14日齡注射,用量0.3 ml;30-50日齡注射,用量0.5 ml;在蛋雞開產後每2-3個月左右進行一次免疫,用量保持在0.5ml。疫苗注射過多、過頻,都會增加免疫應激反應發生的風險。

4、規範免疫操作

在進行注射免疫接種前應做好免疫器械的消毒,根據家禽日齡不同選擇合適的注射針頭及注射部位,注射時動作要輕,注射部位要準。

5、合理餵養,提高家禽抵抗力

家禽健康狀況不佳,抵抗力下降,對疫苗的適應能力就會下降。養殖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飼料的營養配比,提高動物免疫系統的完整性,最好在免疫接種前後3d在飼料或飲水中增加黃芪多糖、VE、VC、電解多維等,提高動物機體抗應激能力。

6、科學免疫

合理制定免疫計劃

根據養殖場實際如種苗、易發季節、母源抗體水平、感染壓力等,合理制定免疫計劃,根據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單獨免疫或不免,儘量避免發病或亞健康狀態下進行免疫。

選擇適宜的環境

高溫季節宜在早上或傍晚涼爽時進行。低溫季節宜在氣溫高時進行。

發生疫苗應激後,應採取相應方法對症治療,防止引起炎症反應,淘汰反應嚴重的家禽,進行抗體檢測,以確定是否需要重新免疫接種。

熱應激對家禽的影響

熱應激是家禽夏季的主要危害之一,輕者造成家禽採食量低下,生長速度減慢,料肉比升高,嚴重者造成家禽死亡。熱應激呼吸頻率增加:可增加體熱的散發,但過度頻率將會致使CO2排出過量

家禽熱應激風險管理,你做對了嗎?

簡介:熱應激在各種家禽生產中都受到高度關注。嚴重的熱應激會對飼料消耗、生長、孵化率、死亡率和其他決定家禽業成功的重要特徵產生不利影響高環境溫度會對家禽的生理和效能特徵

高溫來襲,家禽如何逃脫熱應激造成傷雞、採食量降低?

隨著夏季到來,氣溫的驟然升高給家禽帶來了新的考驗,尤其在高密度的集約化養禽業中,熱應激反應隨時都可能發生,並對家禽產生較大的影響,時間也較長,熱應激給養禽業帶來了很大的

利用抗氧化維生素補給緩解家禽熱應激

環境溫度過高是引起家禽熱應激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會直接影響肉、蛋的產量。環境溫度過高(熱帶地區可高達35-43℃)會導致家禽採食量降低、營養利用率降低、增重減緩、蛋產量下降、雞蛋

趙德峰:謹防大溫差和冷應激誘發家禽感冒

趙德峰山東壽光雞寶寶肉雞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從業者的敵人首先是自己,只要管理沒問題,其他問題都不是問題。因而業界應更加關注生物安全、飼養管理、環境控制等方面,防治永遠在防

季節更替,管理應激是關鍵

一、應激的產生坊間盛傳:一捂一閃必得流感,一閃一捂必得支堵(支氣管堵塞),此話一方面說明了夏秋交接家禽易患疾病,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家禽發病的原因。二、應激的危害一捂一閃說明

應激並不是家禽呼吸道病難治的主病因

當前氣溫逐漸走低,雞群發生呼吸道的情況比比皆是,而且發生後病情很難控制。採食量不增,生產效能變差;如若控制不好,則死亡率會迅速升高。該病養殖戶控制起來的成本也很高,那該如

乾燥是嚴重的應激!!!

本文是冀農藥業市場部根據畢英佐老師在《第三屆家禽疫病防控與健康養殖技術研討會》上的主題演講整理。北方乾燥季節,一般秋冬春季都非常乾燥,可以說是太乾燥,環境溼度一般在20-

高溫天氣將給雞群帶來哪些變化?

家禽熱應激是指環境溫度超過家禽適溫值(21-26度)時,家禽生理與行為發生的應答性反應。短時和輕度的氣溫變化(26-32度)對家禽來說,完全可以通過輕微的應激行為調整和適應。相反,長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