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峰:謹防大溫差和冷應激誘發家禽感冒
趙德峰 山東壽光雞寶寶肉雞養殖專業合作社
養殖從業者的敵人首先是自己,只要管理沒問題,其他問題都不是問題。因而業界應更加關注生物安全、飼養管理、環境控制等方面,防治永遠在防不在治。
關於家禽感冒的話題,很大、很深、很模糊、也很玄乎。中獸醫講到家禽感冒,常分為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主要還是把中醫的理論和經驗直接搬到獸醫上用而已。什麼是風熱感冒,什麼是風寒感冒?他們分得很清楚,也有不同治療原則和方法,至於效果如何,並沒有多少獨立的、成功的案例值得分析和借鑑。
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的症狀區別主要在於發熱與惡寒的輕重、飲水多少、鼻腔是否有分泌物,以及分泌物的顏色和粘稠度,口色與舌象等方面。具體表現:
發熱與惡寒的輕重:
風熱感冒為風熱之邪(這裡之所以叫邪,主要是受制於古代科研水平和診斷能力,不能對病原進行明確定位和分析)侵犯肌表所致,故熱象較為明顯,患病雞隻常出現發熱重而不畏寒的情況。而風寒感冒則為寒邪閉塞肌表,陽氣不能執行,肌表失於溫煦,一開始則出現畏寒聚堆,體質孱弱輕度發熱的情況,若病程遷延難愈則陽氣鬱積嚴重,發熱的症狀反而會有所加重。
雞沒有汗腺,不具備依靠出汗散熱的功能,比家畜更怕熱。相比之下風寒感冒不容易口渴多飲,鼻腔分泌物多而稀薄、清亮,口色舌象清淡。風熱感冒就會有不同的表現。面向那些以此為據進行禽病診斷的中獸醫,且不去評論對與錯,關鍵還是要靠看治療效果。
我對家禽感冒的認識
我的專業是獸醫,大學期間也系統學過中獸醫課程,曾經記住了很多中醫理論,也背過了很多經典組方,畢業後分配到種雞場,生產中受西醫藥影響比較大,在中獸醫藥方面反而沒有足夠的實踐體驗。幾十年的養殖經驗提醒著我,面對規模化養殖的禽病防控,我更傾向於關注生物安全、飼養管理、環境控制等方面的內容,防治永遠在防不在治。
家禽為什麼容易感冒?
這是由家禽的呼吸系統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家禽的呼吸系統包括鼻腔、喉、氣管、支氣管、肺泡和氣囊組成,是一個對外開放的死衚衕。正常情況下,呼吸系統主司氣體交換,為生理生化反應保駕護航,為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提供保障。
隨著社會單元養殖載量的加大,隨著規模化養殖的發展,禽病流行日見增多,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汙染了整個大環境,養殖場裡裡外外都存在著大量的病原,這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黴菌等等。何況雞舍內還有煙霧、粉塵、毛屑、多種有害氣體等等作為幫凶。一旦因為通風設定或調整不夠精準,就會導致大溫差和冷應激,這都會成為呼吸道感染的誘因,尤其是在春、秋、冬季。冷應激狀態下,因為呼吸系統感染或條件性啟動的病原不同,會出現一系列以呼吸系統感染為主的疾病,很多人、尤其是部分中獸醫便統稱之為「感冒」。
家禽傳染病學上有多種呼吸系統感染為主的疾病,有禽流感一說,獨獨沒有籠統的感冒。呼吸道感染為主的疫病有很多: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溫和性禽流感、強毒和超強毒引起的禽流感、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傳染性鼻炎、禽霍亂等等都會引起明顯的呼吸困難。
治療家禽感冒的中獸藥很多,比如:清瘟敗毒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柴胡口服液、甘草口服液、麻杏石甘湯,還有形形色色的退燒藥、支氣管擴張藥等等,大都是對症治療的,由於靶性不強、療效也就不確定、不穩定,很難形成經驗和經典去推廣。
如果家禽感冒(暫且稱之為感冒),在能夠確定病原的情況下,針對性選擇緊急接種、帶雞消毒、選用抗體、抗生素、抗菌類藥物去治療,配合環境改善、保溫供暖、調劑營養供給等等,是完全可以「把感冒趕跑的」。
如果站在中獸醫角度,把冷應激或大溫差應激導致的以呼吸系統為主的傳染性疾病統稱感冒的話,我不反對,那就按照中獸醫思維去治療,要是病原是單純的細菌或支原體,治療效果會好一點,要是病原是病毒,就會比較麻煩,尤其是最常見的禽流感H9毒株混感支原體、黴菌、大腸桿菌等時,一定要綜合考量,選擇更靠譜的防控方案,以求得相對好的效果和想對低的成本與損失。所謂支氣管栓塞、黑肺病大都是有多種病原參與的。
至於風熱感冒還是風寒感冒,更多的是所謂「感冒」的兩個不同階段,往往源於對立統一的一種或混合感染,在寒熱溫涼的矛盾運動中,家禽的體質、體溫、免疫力、抵抗力都在變化,這就需要中獸醫的辯證施治來進行詳細區分,除了用藥方案及時調整外,還要根據大群病轉趨勢進行治則和治法更新。
面向規模化養殖,站在動保和治療的角度看,我還是不習慣於用「家禽感冒」的說法,只要是受涼以後引起的傳染性的、以呼吸系統病症為主的病,根據病原不同,該叫啥就叫啥,不一定非要叫「感冒」。同一種病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可以及時調整對因、對症治療方案,沒有什麼祕密可保,也沒有什麼奧妙可言。
最後一句話奉勸大家:養殖從業者的敵人首先是自己,只要管理沒問題,其他問題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