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牡丹江地區雞球蟲病流行病學調查
一 材料與方法
1 調查材料
調查物件為隨機選取牡丹江的寧安、穆稜、海林、林口4個縣區23個養雞場和29個養雞農戶。分點採集每個養雞場和養雞農戶的雞的新鮮糞便20份,分裝到乾淨的塑封袋內,登記編號,帶回學校實訓室檢查;在此期間,對來我校獸醫院就診的疑似球蟲病的病雞,收集其腸內容物,記錄養雞地區名稱和飼養方式等資訊。共計52個養雞場(戶),糞便和腸內容物樣品總計1107份。
2 卵囊的分離與收集
將採集的病雞腸內容物或新鮮糞用飽和食鹽水漂浮法收集球蟲卵囊。先將採集的樣品加水搗碎,用2n0目篩進行過濾和離心沉澱,向沉澱物中加飽和食鹽水進行漂浮,取漂浮液用顯微鏡觀察球蟲卵囊的有無,離心洗去飽和鹽水,收集球蟲卵囊,在裝有25g/L重鉻酸鉀溶液的平皿中儲存,放置到28℃恆溫箱中培養2—3天;得到孢子化卵囊,備用。
3 卵囊擴增
保存於4。C上述孢子化卵囊按4×10。個/只雞的劑量接種於10目齡嚴格飼養於無球蟲環境肉雞,肉雞飼養於無卵囊汙染的條件,所用飼料均為特別製作,無任何添加藥物,感染第5天開始收集糞便,直至第13天收集結束,檢查卵囊的增殖情況和各種類的潛隱期,通過觀察雞球蟲的特徵、裂殖體和寄生部位、病雞的臨床症狀和病變部位等來鑑定感染球蟲的種類。
4 卵囊的鑑定
將擴增得到的卵囊在高倍鏡下進行觀察,包括卵囊的形態和大小、卵囊壁的厚度和顏色、內外殘體和斯氏體的有無、孢子囊的形狀等。在29℃恆溫培養箱中,每隔2小時觀察一次卵囊孢子化。每個種類隨機抽樣120個雞球蟲,在顯微鏡下觀察卵囊並測量,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根據卵囊上述生物學特徵和參考資料描述進行種類鑑別。
二 結果
牡丹江部分地區艾美耳球蟲感染情況(感染率和種類)(見表1和表2)。
三 討論
1 牡丹江部分地區雞球蟲病的病原
本次在牡丹江地區的海林、寧安、穆稜和林口4個縣區養雞場(戶)中主要查出了艾美耳球蟲共計6種,柔嫩艾美耳球蟲(49.33%)、堆型艾美耳球蟲(47.76%)、巨型艾美耳球蟲(45.40%)為主要感染蟲種,雞群總感染率為80.58%,表明在牡丹江部分地區雞球蟲病的主要病原是這3種艾美耳球蟲。
2 診斷雞球蟲種類的生物學特徵
有肉眼可見的病變、病變的位置和卵囊大小,這些生物學特徵可用於進行雞球蟲種類的判斷。卵囊大小可以用來單純鑑定巨型艾美耳球蟲,該球蟲的卵囊比其它種類球蟲大。通過調查發現的6種艾美耳球蟲的特徵基本與文獻資料報道的一致,在形態上個別蟲種的卵囊稍有差異。
3 雞球蟲病感染的季節性
卵囊的孢子化與外界環境的溫度、溼度及空氣流通關係密切。由於冬季雞舍溫度在20℃以下且較為乾燥,所以卵囊發育受到限制,從而雞球蟲病的發生隨之減少。而春秋季節,溫度和溼度較大,為球蟲病的高發季節。在夏季,有時氣溫高於30%:,卵囊發育同樣受到限制,球蟲病的發病率降低。本次調查時間為2010年9月~2011年3月,從感染結果來看,寧安、穆稜、海林、林口4個縣區的感染率均大於75%,可見感染率較高。這個實驗結果說明,本地區雞球蟲病的發生受季節影響不明顯。由於牡丹江地區處於我國北方,入冬時間較早,氣溫較低,但是對於養殖戶和集約化養雞場大多飼養密度較大,且注意冬季的保暖,因此,球蟲感染的季節性變化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