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9亞型禽流感在雛雞和青年雞群的流行病學調查和防制
H9亞型禽流感在雛雞和青年雞群的流行病學調查和防制
王群義 欒棟祖、劉東、李彬、劉平、劉紅祥、王宗升、劉曉東、馬東、國平
2010年2月份至今,在山東、廣東、遼寧、浙江等地的一些白羽肉雞、三黃雞和15-70日齡的商品蛋雞流行一種以咳嗽、呼嚕、怪叫和張口喘為主要特徵的急性傳染病,為了解此病的流行特徵,開展此項工作,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1 流行情況調查
1.1 調查時間 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底。
1.2 調查方法
1.2.1 就診病例 對前往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門診就診的病例,詳細瞭解記錄雞群發病過程及發病前後雞場免疫、用藥情況,現場剖檢觀察病理變化,並採集有典型病變的組織用PCR方法或接種雞胚的方法檢測是否感染了禽流感(H9N2)。
1.2.2 發病現場調查 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技術服務人員前往發病雞場實地調查發病情況,調查內容同1.2.1。
1.2.3全國部分養殖公司傳送青島易邦公司的病料。調查內容同1.2.1
1.3調查範圍 發病雞群主要來自山東、河南、河北、遼寧、廣東、廣西、江蘇、湖南、天津、浙江等省市的養雞密集地區。
1.4 調查病例分佈情況 我們共調查有類似症狀的病例352批(場),各省市病例數量及發病雞群初發日齡分佈情況見表1.
表1 被調查病例分佈情況
調查地點
|
白羽肉雞
|
蛋雞
|
三黃雞或麻黃
|
病例數
|
日齡
|
病例數
|
日齡
|
病例數
|
日齡
|
山東
|
167
|
15-30
|
59
|
35-80
|
5
|
35
|
廣東
|
--
|
--
|
|
|
23
|
20-60
|
廣西
|
--
|
--
|
--
|
--
|
2
|
35
|
浙江
|
--
|
--
|
2
|
33
|
2
|
45
|
江蘇
|
--
|
--
|
8
|
35-60
|
3
|
43
|
湖南
|
---
|
--
|
3
|
70
|
--
|
--
|
湖北
|
--
|
--
|
4
|
65
|
--
|
--
|
河南
|
--
|
--
|
6
|
40-80
|
--
|
--
|
河北
|
8
|
20-30
|
11
|
20-50
|
|
|
天津
|
8
|
20-30
|
--
|
--
|
--
|
--
|
合計
|
|
|
|
2 主要流行特點
2.1 季節性明顯:2010年11月,遼寧、河北、山東等地的雞群發病率逐漸增加,12月份該病在山東的發病率達到高峰;1月份廣東、浙江、廣西、江西等地的發病率呈增高趨勢。
2.2 在已調查的雞場中,90%的雞群都免疫過禽流感(H9)油苗,免疫不同公司的雞新城疫-禽流感(H9)二聯油苗的雞群,發病率和死亡率差別較大,但都不能完全阻止該病的發生。
2.3 傳播速度、發病程度和死淘率與飼養管理密切相關;管理好的雞場,發病率較低,發病日齡推遲,死淘率較低。有些管理不好的雞場在25日齡不得不提前淘汰。
2.4 抗生素治療無效。
3 臨床症狀
3.1病雞主要表現以咳嗽、呼嚕、噴嚏、張口呼吸,怪叫為主的呼吸道症狀;病雞精神不振,頭插翅膀下,拉黃白色糞便,採食量下降幅度可達10-20%。一般病程為10-15天。死亡率較高達10-20%。
3.2白羽肉雞的臨床表現較為嚴重,大群表現採食、飲水廢絕,精神萎靡,部分雞群不得不提前出欄。
3.3商品蛋雛雞和商品蛋中雞的症狀較輕,以呼吸道為主,採食飲水變化不大,病程長達1個月左右。
4 病理變化
4.1白羽肉雞和三黃雞:病雞氣管充出血,內有血痰,乾酪物或黃白色粘液,主要集中在氣管中下段;支氣管充出血,內有乾酪物堵塞;部分雞腺胃腫脹,腺胃乳頭出血。
4.2商品蛋雞青年雞鼻腔黏膜潮紅,內有膿性分泌物;氣管內有分泌物。
5 病毒分離及PCR鑑定
5.1 部分病料病毒分離情況 :所取病料經處理接種11日齡SPF雞胚,並定時照蛋,將死亡的雞胚收穫,並檢測血凝價,禽流感(H5N1、H9N2及H7亞型)及陽性血清、新城疫及陽性血清對有血凝價的尿囊液進行鑑定,H9分離結果如下:
表1 H9病毒分離情況
調查地點
|
白羽肉雞
|
蛋雞
|
三黃雞或麻黃
|
山東
|
134/167
|
38/59
|
5/5
|
廣東
|
--
|
|
15/22
|
廣西
|
--
|
--
|
2/2
|
浙江
|
--
|
1/2
|
1/2
|
江蘇
|
--
|
3/8
|
3/3
|
湖南
|
---
|
3/3
|
|
湖北
|
--
|
2/4
|
--
|
河南
|
--
|
2/6
|
--
|
河北
|
8
|
5/11
|
|
天津
|
5/8
|
--
|
--
|
合計
|
|
|
|
5.2 RT-PCR鑑定: 從來自山東、廣東、遼寧等地疑似H9的尿囊液中提取RNA並反轉錄為DNA作為模板,進行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按照常規方法進行PCR , 反應引數為94 ℃預變性5min ,然後進入94 ℃變性30 s ,55 ℃退火30 s 和72℃延伸2 min 的29個迴圈,4 ℃儲存。反應結束後取5μL PCR 產物,用10 g/ L 的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擴增結果。
選取來自山東、廣東、遼寧等地的近十株分離毒,進行基因序列分析。我們發現,近期分離到的H9亞型禽流感存在HA核酸序列變異現象,目前流行的H9亞型毒株與青島易邦公司的疫苗毒株H9V-YBF003的同源率可達98%以上,並且該基因序列與易邦公司研發的禽流感-新城疫重組二聯活疫苗(rL-H9)中的H9保護性抗原的基因序列同源性高。
6 治療方案的探討
一般發病初期治療效果較為理想;白羽肉雞的治療效果較差;
卡那黴素2-5萬單位/只,大群飲水;
飼料中新增萬分之二的氨茶鹼或在飲水中加萬分之五的氯化銨;
安乃近10毫克/千克體重連用5天;
7 肉雞「新支靈」對H9亞型禽流感的防治效果反饋
7.1 2010年12月份以來,山東、北京、遼寧幾個白羽肉雞養殖公司開始免疫肉雞新支靈,從目前的免疫效果來看,免疫效果良好,特別是山東的幾個肉雞公司,完全控制住了H9亞型禽流感的發病和流行。
7.2 2011年1月, 廣東某三黃雞養殖公司,60日齡的雞群發生H9亞型禽流感,死亡率達10%左右。發病後對雞場中所有的未發病雞群(15日齡、30日齡、45日齡共三批雞)2羽份緊急接種,免疫後至今該場沒發生H9亞型禽流感。